('
衙役身姿挺拔整整齐齐列队。别看他们都是一群肌肉发达心思粗糙的武吏,但是情义最重的也是他们。一个个看着陆久安,告诉自己不準落泪。
陆久安掐了把大腿,喉咙几度哽咽,才把想说的话吐出来。
“我已得到消息,广木巡抚把此次灾情如实上报,自然也包括你们主动请缨前去救援的衙役和医学生。你们两支队伍训练有素又纪律森严,表现得十分打眼,巡抚大人早已注意到你们,呈上去的折子里,为你们说了不少好话。”
“你们应当也知道,平时地方备御,京军空缺时,很得补上一批人,其中一部分便会由州府举荐,这一次你们得巡抚亲荐,不用我说,也晓得机会难得。你们在救灾中脱颖而出,为的又是利民之事,被选上肯定是铁板钉钉的事,进去了说不得还会论功行赏。”
“衙役往上升,最后还是衙役,禁卫军则能官至统领。若是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回晋南的,就在大人这儿彙报一声,若是安土重迁不愿意走的,也不强求,大不了大人再为你们做最后一件事,去替你们回绝了此事。”
“干系各位前程,好生考量,深思熟虑后再告诉我也不迟。”
赵老三沉重地问:“警犬呢?”
“犬随主人,你们各凭本事领去的,可自行决定。”陆久安想了想,又道:“去了晋南,人生地不熟,可以随时来找我,当了你们六年的县令,这个忙大人还是肯帮的,要是惹了什麽祸事,就别来找我了,也别说认识我。”
陆久安后半段的这几句话是奔着调节气氛去的,衙役听懂了,露出一个比哭难看得笑容的,陆久安心里更难受了。
最终,陆久安疲倦地挥了挥手:“就地解散”。
第180章
陆久安任职县令这六年, 做了太多事情,他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哪些人该留, 哪些人该跟着他走, 这些都要计划好。单单目前这两件事,就已经让他身心具疲。
衙役们心里难受得紧, 还要强打一副替他高兴的模样。几个衙役无精打采地为他收拾行装, 赵老三刚把两罐雪盐装进车架里, 陆起又走过来, 让他跟着去吾乡居一趟 。
陆久安在书房内,一件一件清理,每拿起一个物品,就能想起一段回忆,他舍不得丢, 但放马车上, 又添累赘。
陆久安从抽屉里, 捡出一个虎头金器。
“沐小侯爷给的展览阁信物。”是了, 离开应平也应该给沐蔺去信一封,让他以后回信时送到晋南,省得到时候断了联系。
陆久安提笔给沐蔺写好信,陆起带着人走进来, 指挥衙差将书房中的东西打包装箱。
赵老三环顾一番:“所有都要装起来?”
“所有。”陆起点头强调, “公子贵重珍视之物,全都放在这吾乡居了。特别是这些书,公子平时稀罕得跟金子似的。”
陆久安出口阻止了:“书就不用搬了, 留着放守藏室,给应平的百姓看。”
韩致见他情绪低落, 搂着他安慰:“若是难过,就缓一缓吧。不必那麽着急,皇兄都发话了,吏部的催令用不着管。”
陆久安摇摇头:“左右躲不过去。”
韩致无奈,陪着他一起出了衙门。
走在大街上,百姓见了陆久安,一如既往地跟他拱手致礼,他调任回京的消息目前还在县衙内部流转,百姓尚且不知。
经过生活广场,看到华彩坊的铺子,陆久安不由驻足。这几日因为地动,铺子里稍显冷清,负责迎客的伙计站在店门外脑袋小鸡啄米似的打着瞌睡。
“进去看看?”韩致提议。
陆久安目光落在在偌大的牌匾上,点点头:“倒是把华彩坊给漏掉了。”
陆久安和韩致很少亲自到铺子里,一般需要什麽款式的衣衫,或者要看账本,都是由掌柜程南直接送到府上,因此在这里看到他们二人时,程南还有讶异。
“没事,你去忙吧,我们随便逛逛。”
调任回京后,韩致和陆久安或许再也不会踏足应平,那麽华彩坊如何处理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在这点上,两人的想法截然不同。
韩致倾向于将华彩坊连同房契一块儿另转他人,陆久安舍却不得,他想将华彩坊保留下来,先不说这个招牌已在江州声名鹊起,每年为他提供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韩致眼神古怪看了他一眼。
陆久安双手无奈向两边一滩:“要养两个吞金兽,囊中羞涩……”
“吞金兽?”
“封敬道长和谢怀亮带领的两个研究团队。”
韩致了悟。
程南做掌柜这几年,华彩坊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他管理下,铺子里也没出过什麽鸡鸣狗盗的事,至少人品道德是信得过的,陆久安打算继续用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