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1 / 1)

('

韩致的话还印在脑海里, 陆久安却越想越糊涂了。

他一个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 凭什麽就得了当朝天子的青睐,成了他看中的社稷人才。不惜拨乱布局已久的棋盘,只为了保住他这个初出茅庐的愣头小子。

这其中,又有什麽他不知道的事。

然而这些蜘蛛网一样的谜团并不没有得到解答,因为韩致要离开应平了。

文书递到县衙不久, 兵部尚书冯熹济的回信也随后到达。

就烈士抚恤一事, 冯熹济一开始并不认可。

驻守边境的除了韩致麾下亲率的五万大军, 还有另外三个大将统领的军队, 分别驻守在大周不同的方向,只不过有大规模战事发生的仅此云落一个城池而已。

然而就算这样,每年拨往前线的军饷源源不断,四万石的粮食运到云落, 一个月就吃完了, 这还是在承平之时,若是打起仗来,粮草只多不少, 户部那群老贼变着花样给圣上哭穷,还想给伤亡士兵抚恤?简直是异想天开。

要是这事递上去, 冯熹济都能料想到户部尚书如何在朝堂之上涕泗横流声泪俱下了。

“如今国库虽然充盈,但是陛下宽厚仁慈,想要藏富于民,几度减轻赋税,再加上用钱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去年打造战船,国库就消耗了不少。士兵战死是很正常的事.......”

这些话都是户部老生常谈的。

不过冯熹济还是被自己假想的场景气得一股火蹭蹭往头上冒。

他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没少受这老贼的气,现在还要攻讦他士兵生死,这和打他脸没什麽两样。

冯熹济气愤难当将一叠文书摔在桌上,猛锤了一下结实的桌子,兵部侍郎吓了一跳,连忙宽慰他:“大人消消气。既然将军主动提及此事,到时候定然与你同仇敌忾。”

冯熹济怒气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也很快,兵部侍郎把韩将军写的文书重新递给他。

冯熹济再看韩将军写的信,越看越觉得中肯。

“设置抚恤金,战士免了后顾之忧,战场上方能义无反顾沖锋陷阵.....”

“烈士是用血肉之躯,铸就民族之魂.....”

“为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和平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好!写得真是太好了!

面面俱到,发人深省,感人肺腑。

连他这个一把年纪的大老爷们看了都觉喉咙坚硬,眼眶湿润。

只是这遣词造句和将军一贯的风格不太相似,总觉得是出自另一人之手。

冯熹济当即热气上涌,第二天上朝,当着天子和四周肃穆而立的衆官的面上奏了此事,果不其然引得朝堂一片哗然。

反驳的不仅有户部那群穷抠搜,还有都察院,其余人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好整以暇坐看几队人马你来我往唾沫横飞的滑稽场面。

而结果自然是兵部尚书寡不敌衆,摆下阵来。

皇帝陛下自始至终态度不甚明朗,冯熹济摸不準当今天子高深莫测的心思,但是一想到韩将军的性格,再加上他与天子的关系,立马百里加急写了回信到应平搬救兵。

“镇远将军,老夫一个人实在搞不定,还望你速速回京相助。”

隔着一页信纸,冯熹济被逼到穷途末路气急败坏着急摇人的形象跃然而出。

陆久安看得哈哈大笑。

“这位兵部尚书怎麽就笃信你回去一定能成事?”

韩致正喝着水,听到问话,被呛得连连咳嗽,他一只手握着水杯,面色古怪。

陆久安顿时被勾起了兴致,用手臂撞了撞他:“哟,看来咱们韩将军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连朝堂之上也是叱咤风云,是我小瞧你了。”

“没有。”韩致干巴巴地回答。

“没有什麽?”陆久安不怀好意问,“当初发生过什麽,说一说呗。”

“都过去了,不足为提。”

陆久安故作诧异:“避而不谈,莫非是什麽难以啓齿的事?让我来猜猜,难道是户部想把他家中女眷说亲于你,因此对你厚爱有加?”

韩致额角狠狠抽了抽,握紧拳头,忍住了去堵住他嘴的沖动。

“看你反应那就不是了。”陆久安摇摇头,摸着下巴越发口无遮拦,“莫非是户部之中有人喜欢你这款的,你两有过一段,所以不方便告诉我。但是只要你开口,那人就是有求必应?”

“也不是?那……”

韩致被陆久安逼得节节败退,深吸一口气,抓住陆久安发身按在墙壁上,无奈道:“就这麽想听?”

“好奇嘛,我想多听听你以前的事。”

韩致眼神暗下来,右手摩挲着他后脖颈,居高临下俯视着他,眼里意味不明:“那久安得付出点什麽代价了” ', ' ')

最新小说: 这个明星合法但有病 繁园里的夏天 末世重生,806女寝靠囤货躺平 霓虹星的轨迹 爱在两千公里外 思音不觉 [清穿+红楼]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 伯爵夫人来自大清 柯南之酒厂都是我马甲 超神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