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志这样一讲,陆久安稍稍冷静一些,一禾九穗岂是说得那麽容易,要不然怎麽会一经发现就被视为吉兆。
陆久安温和地笑道:“你于种地一事上果然有天赋,你看这九分地的稻株,个个绿油油沉甸甸的。”
申志摇了摇头,不敢居功:“多亏了陆大人给的那本册子,一开始我还不懂上面为什麽那麽做。不过按照书里的法子,稻株确实要茂盛一些。”
陆久安本来计划的是把葡萄藤拨给申志培育,现在这九分地还有两个月就要收成了,眼看佳禾有望,他不準备让申志分心了,免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陆久安只好另外招人,应平县衙里的活计早就成为了百姓争相追捧的香饽饽,告示一经贴出,立马就有人前来应聘,陆久安最后从里面选了三人出来。
葡萄藤种下后,陆久安隔三差五来看一眼,连带着旁边认真种田的申志都受了影响,满头大汗来告罪:“大人,是不是小的有什麽地方做得不对。”
要不然为什麽总是不放心前来察看。
随后又想到那株疑似九穗的稻谷,不免也跟着紧张起来。
陆久安摆摆手:“你不要有压力,我就是来看葡萄的时候顺便看一下稻谷,你还是像往常一样该怎麽做就怎麽做。”
虽然他这麽说,但是陆久安发现申志还是不能放松下来,于是在葡萄藤稳定生长以后,就停了自己这种行为,不再干扰那群农夫正常工作。
八月初,秋高气爽。
陆久安如往常一般吃了朝食準备去封敬的道馆看看,走到门口,突然见负责传信的驿卒风驰电掣飞奔而来,很快倒了跟前。
驿卒脸上带着畅快的笑意,下马的时候因为太急,差点摔了个跟头,他摇着手中的文书高呼:“大人!大喜事!”
陆起接过文书递给陆久安,笑骂:“什麽事让你如此失态。难道是上面给咱们大人赏赐了?”
驿卒兴奋大叫:“不是赏赐,是捷报啊!”
捷报?那定和边疆战事有关了,难道是韩将军打了胜仗?
陆久安展开文书一目十行看下来,忍不住抚掌大笑:“韩大哥威武!打得好。”
不只是胜仗,还胜得大快人心。
怪不得捷报在七月中旬快马加鞭传至晋南之后,大周皇帝会龙颜大悦,甚至当即拟诏将此事以文书昭告天下,举国同庆!
文书把韩致的功绩写得明明白白。
自从韩致拔军驻扎边陲落云城以后,挞蛮震慑于雪拥十二骑的威名,不敢明目张胆来犯,韩致也没有主动出击,双方一直相安无事,维持着浮于表面的和平。
直到几个月前,大周斥候探到挞蛮蹤迹,对于敌寇这种偷偷摸摸刺探的行径,韩致选择按兵不动,假装不知,实则将计就计,放长线钓大鱼。
在摸出敌寇目的以后,韩致当即立断,调令精锐三千人,顺着挞蛮游兵蹤迹,孤军深入腹地。
雪拥十二骑不愧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猛虎之军,区区三千人,势如破竹杀入地方阵地,入过无人之境。
此战犹如斩断后路的备水一战,在斩首西子山八千敌寇以后,杀红了眼,韩致再调两千轻骑。两千轻骑和雪拥十二骑精锐三千在韩致的带领之下趁胜追击,急行一千多里,抛弃了补给军粮,半路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茹毛饮血。在十日以后摸到挞蛮小亲王驻地,双方再次爆发了一场大战。
若说大战也实在不準确,大周只有五千人,而他们面对的是整整一万多人。
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厮杀,韩致于万马敌军中取下小亲王首级,另斩首大小将士若干,歼灭敌方精锐两千,得战马三千多匹。
剩余敌军不成气候,仓皇而逃。
韩致这一仗打得,真正有有一种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之势!
此战过后,挞蛮犹如丧家之犬,被赶到越岐之外,龟缩在姆摩之地,暂时收了那蠢蠢欲动的心思,短时间内应该都会夹紧尾巴不敢有小动作。
夺下的越岐之地马草肥美,是一块天然的牧场,再加上从小亲王那虏获的三千良驹,可谓收获颇丰。
陆久安大为解气,一连赞了三声好:“太爽快了,韩将军不愧是落云战神,以少胜多的战事不是没有,可是以三千之人先战八千多敌军,再以五千之人战一万多人,放在这年少将军身上,实在是太过传奇。”
此等战役,该列入兵法之书里引作典範了吧。
陆久安感慨过后,又叹息道:“韩大哥此仗打得实在是是兇险之极,真正是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半点后路,这不是拿自己命去赌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