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页(1 / 1)

('

“火车?为何?”

李象看着远处神色向往,“听说铁路就要竣工了,马上就要连通洛阳了。”

张清清道:“哪有这么容易,阎大匠最近还要铺设时钟。”

“时钟与铁路有关系吗?”

张清清解释道:“有,有很重要的关系,火车是有时速的,车站的时钟就尤为重要,每一次发车与停车的时间都要精确到分钟,而且随着时区不同,经纬度不同,时区变化下,时钟的准确性就更为重要了。”

“以前爹爹造出来的摆钟现在已用不上了,魏王舅舅用三百个摆钟同时做实验,发现秒针的运作误差很大,便开始抛弃以往笨重的摆钟,想要造出更精细的时钟。”

李象皱眉听了这些话,脑海中在消化着这些学识。

其实太子一直没有找到老师,而是这两年一直跟随这位表姐在学习知识。

似乎陛下有意无意让太子跟着这位骊山的小郡主。

让太子熟悉骊山很多领先的学识。

因当年的朝堂与骊山的脱轨太过严重,后来朝堂要跟进国策来适应骊山带给关中的变化。

这也是这些年朝中一直以来这么被动的原因。

李承乾想要扭转这种情况,并且适应现在关中变化,所以下一任储君的教导特别重要。

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往后储君的老师不能从朝中选择,太子少师这个位置也已被废弃了。

以免将来再出现第二个张阳。

张阳不愿意收太子李象为弟子,李承乾就默许了李象与骊山小郡主来往。

并且李象这些年的变化,李承乾也是看在眼中的。

现在太子的成长让他很满意。

在如今中原的众多学说中,只有骊山学术派的学子沿袭着当初张阳的志向,除了将关中连接洛阳,还要兴建大西北。

既是骊山学术派的传承,凡有骊山学子,都以建设中原为志向。

在实际效用下,骊山学术产生的效益也是最为明显的。

后记(七)

骊山学术派从来不会广招门生,也不会拉着人入伙。

上官仪自任职京兆府尹以来,一直在主持建设关中事宜。

裴炎这个太府寺少卿想要兴修水利,需要得到上官仪这位京兆府尹的同意。

京兆府内,上官仪低声道:“朝中只允许你在关中的一处水道做改建,至于其他的地方还要看看之后的成效再作决定。”

裴炎行礼道:“可是治理黄河不是只改一处水道,就能起到作用的。”

上官仪放下手中的奏章,抚须道:“那你就选个最关键的位置。”

见裴炎还有些迟疑,上官仪耐心地劝道:“如今的朝堂不再是当初了,大唐已不会再有权臣了。”

“下官不解。”

“如果你有能力,内阁一定会帮你争取的,但现在朝中要看你的能力。”

裴炎躬身道:“下官明白了。”

等人离开了之后,上官仪又开始处理手中的卷宗,自从清查田亩之后,关中的田亩还是很富裕的。

各县摊开之后,关中田亩数量膨胀了两倍有余。

而朝中赋税恢复之后,去年的产粮所得赋税也很可观。

这也是在去年的时候,铜钱如此贬值的情况下,各类货物价格上涨,但粮食的价格还依旧在两钱上下起伏。

上官仪今天的心情还算是不错,至少任职京兆府尹之后,许多事正好落在了他擅长的领域。

有小吏匆匆来禀报道:“上官府尹,裴将军命人带话,说是今日去他府上饮酒。”

闻言,上官仪苦恼地扶着头,有时候实在喝不过裴行俭的酒量,便摇头道:“就说我今日身体不舒服。”

“喏。”

裴炎穿着太府寺少卿的官服,自小刻苦读书熟读经义与各类圣人典籍。

小时候读这些学识是为了明白道德与为人之本。

这也是科举必需的。

但自从接触了骊山学术院的学术之后,才知道那些知识才是有用的,其中的学识能够造福世人,也能够改变现在的关中。

骊山学术知识中的地理,物理与气象学,数术等各类学识都有人在继续专研。

翌日清晨,天刚亮。

裴炎从长安城一路走到了骊山的学术院。

骊山学术院有一个巨大的藏书阁,这里的书柜上放着众多的书籍。

技术院的院长李泰时常会在这里整理这些书,平日里这里的学子来往藏书阁,都不知道这个看守藏书阁又很严厉的管理员,就是这座技术院的院长。

今日裴炎又来了。

李泰正扫着地,笑道:“你这么早就来啦。”

裴炎点头走入藏书阁。

这是一个很好学的孩子,每一次都踩着藏书阁开门的时辰便来这里看书。

其他的学子都还未睡醒,又或者还要去做别的事。

这里一直都是很安静的,李泰也会将这里打扫得很干净。

书卷都是骊山的心血,是姐夫与皇姐闲来编写的也好,是袁道长自己领悟的也罢。

这里的书很宝贵。

骊山的学术底蕴很单薄,仅有的这些一定要好好保存。

哪一本书在什么位置,李泰心里都一清二楚。

又或者人多的时候,谁拿着什么书,谁看了什么书,就算是人再多,上百本书同时借阅。

李泰也能做到将这些书悉数收回。

现在朝中能够自己造纸了,关中的纸张也越来越多,从父皇得到了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朝中便开始大规模的印刷。

也不知道父皇与现在的李承乾又在这上面投入了多少的人力与资源,总之纸张是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便宜了。

骊山藏书阁的书卷都是纸张的。

也有竹简抄录,因竹简能够保存更久。

裴炎看着一个书柜,低声道:“这位大哥,地理一类的书只有这些了吗?”

李泰挠头道:“只有这些了,很多都是当年礼部借括地志完善的,你要看关中水土的话,还需看看气象学,这里面也有不少对水土的记录,是当年骊山县侯任职太府寺卿所编写的。”

说着话,在裴炎讶异的目光下,李泰从书柜上拿下一卷卷书,解释道:“其中编写得有点零散,气象学是一门很生涩的学问,如不了解世界地理,很难理解。”

说着话,李泰又从书柜的顶层拿出一卷图,“这是早年前袁天罡道长所作的图,后来经骊山县侯改过,只不过对这份世界地图朝中还有诸多异议,要说你用来借鉴的话,对理解还是有用的。”

这位看管藏书阁的大哥好似通晓这里的所有书籍。

裴炎问道:“大哥,你看过的书真多。”

李泰又拿起扫把,回道:“我就是一个看书院的,平日里闲着就看书罢了。”

裴炎行礼道:“想来大哥在这里很久了吧。”

“很久了……”李泰叹息道:“从贞观六年就开始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看着骊山一步步走出来,看着这些学识一点点编撰成册,便特别有体会。”

裴炎点头,打开手中的图,入眼是一片的蓝色的油画,蓝色的是海洋,海洋很广阔。

这张图上有不少的标注,裴炎第一次看到了陆地的全貌。

完全打开这张图,需要将几张桌子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便占了好几个座位,这在骊山的藏书阁规矩来说是不礼貌。

见到裴炎的局促,李泰朝着门外看了看,“现在还早,他们也都过了晌午下课才来这里看书,你先看吧。”

“多谢大哥。”裴炎盘腿坐下来,拿出自己的小册子一边看着标注与气象记录,写着笔记。

李泰坐在藏书阁外,给自己倒上一碗茶水,拿出一张饼放在炉子边,等着饼烤热。

先是喝下一口水,舒坦地看着眼前的风光。

教学楼很高,足足有五层,三幢教学楼收纳了两千个学子。

“这大唐真是越来越好了。”李泰低声说了一句,已闻到了饼香,饼已经烤好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