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页(1 / 1)

('

有了清闲的时光,也能够专心减肥了。

李泰正在举着用石头做的杠铃,寒风下也是大汗淋漓的。

他每每举起一次杠铃,脸上的肥肉都会颤动。

玄奘行礼道:“院长?”

李泰放下了杠铃,一边喘着坐下来,灌了一口水,拿过一旁的布巾擦拭了起来,又道:“坐吧。”

玄奘看到一旁的石凳,便放下后背的木匣子,而后才肯坐着,木匣子中的经书是他最珍视的,也是半辈子的心血。

“请问院长,如何称呼?”

李泰漫不经心回道:“我是魏王李泰,你称呼我院长也可以。”

玄奘了然点头,“刚刚是在锻炼体魄?”

李泰点头道:“我们这里不仅仅有技术课程,也给学子锻炼体魄,每个月都有六节体育课,学子不仅仅要学习,锻炼体魄也是很重要的。”

随后李泰又开始做起了放松运动,舒展着四肢,以免锻炼过后四肢酸痛。

玄奘又问道:“不知院长请贫僧来相见,所谓何事?”

李泰道:“我姐夫不肯见你,我怕你寻短见。”

“贫僧不会寻短见的。”感受到院长有取笑的意思,玄奘板着脸道。

“你还是不愿意还俗吗?”

“贫僧自出家那日起,就没有想过要还俗。”

李泰弯着腰,试图让指尖碰到鞋子,两只手就这么轮换着,一边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玄奘道:“这里的人很忙碌,他们很充实,他们无暇他顾。”

李泰道:“你错了,当一个人食不果腹的时候才会无暇他顾,只有吃饱了饭,才能有更多的思考,这里是个崇尚智慧的地方,不过你的智慧对我们来说没有用。”

“贫僧为何又错了?”

“罢了,只是想来见一见你,本以为你有多么的落魄,清清那孩子心软,怕你饿死在骊山外,才会给你衣食。”

玄奘又念了一声佛号,“原来你和骊山县侯是一伙的。”

李泰惆怅道:“和尚果然讨人厌,你走吧,想去哪里去哪里,现在不会有人拦着了。”

玄奘重新背起了自己的匣子,又拿起骊山学术的书,离开了这里。

这卷书是纪王李慎整理出来的。李泰忽然道:“玄奘,你看这种书就不怕自己疯了吗?”

玄奘的脚步忽又停下,回身道:“贫僧心神坚定不会疯的。”

“你要去何方?”

“四海为家。”

“不,你没有家,你只能漂泊。”

听到李泰的反驳,玄奘又是念了一声佛号,“若这世道能够更好,贫僧也会祝愿县侯的,尽管他罪孽深重。”

玄奘走出了学术院,他先去了长安城,现在的长安城少了一面城墙,许多房屋从城内建设了出来,这里多了一条朱雀大街,来往的商贩行人很多。

长安城没有寺,没有和尚容身的地方。

问询之后才知道,大慈恩寺都已经拆了,改建成了学馆或者医馆。

佛门的旧地成了造福世人的地方,玄奘还是心有宽慰的。

长安城是个有很多故事的地方,这些故事有关天可汗,有关骊山县侯,有关大唐的社稷交替,有关万民反对土地兼并的风潮。

在长安城住了一个月,玄奘时常会听人讲故事,都是唐人的故事。

讲述唐人将领王玄策带兵横扫了天竺,骄傲的唐人天下无敌。

天竺王阿罗那顺死在了王玄策的刀下,他们在天竺建立了天竺都护府,大唐节制天竺兵马,从此听从大唐皇帝号令。

还有一个故事是滕王李元婴谋逆被处死,滕王阁被保留了下来。

漠北的阿史那杜尔北征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带回来了白色的熊毛,据传闻那是极北之地的国王进献给大唐的新帝的。

大唐建立了东海都护府,在贞观十八年夏天的时候,那装着骊山蒸汽机的海船就开始了试行。

还有松赞干布与骊山县侯的故事,多年以来吐蕃与大唐之间的争斗很有意思。

吐蕃赞普与骊山县侯是对手,但之后又成了朋友,后来松赞干布回了吐蕃。

温挺在倭奴的暴行终于被新帝知晓了。

后来温挺交出了东海,并且交予朝中管制,建设了东海都护府。

皇帝想要赐予他东海都护的官职,但被温挺拒绝了,他只求在长安城的弘文馆任职,给这里的学子讲述东海的情形,讲述渡海的经验,以及外面世界的模样。

大唐的脚步没有停下,大唐还会继续扩张,继续向前。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玄奘和尚在一处驿馆中听完了人们的讲述,唐人的故事说不完,还有很多很多。

有个年轻的僧人请玄奘去了扬州。

之后玄奘的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玄奘住在了国清寺,他听闻了慧旷与骊山县侯的故事。

为了传世的经书,慧旷穷尽所有的财富都没能买到骊山的造纸术与印刷术。

想起当初慧旷带着自己的种种。

玄奘道:“西行之前是他为贫僧开化,给贫僧点悟。”

玄奘捧着慧旷和尚的僧袍哽咽着。

他缓缓道:“长者一直在等着贫僧西行而归,是因贫僧坚持己见,不肯还俗无法将经书送到,才让他这般郁郁而终。”

再之后,玄奘用了数年光阴来悼念这位高僧,从此不再过问世事,隐居在了国清寺,也没有外人知晓这位玄奘和尚的死活。

传言说玄奘和尚真的疯了,他已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一生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也有人说玄奘和尚在半道上就病死了。

更有人说玄奘是为社稷不容,被人刺杀。

番外:许敬宗篇

内阁建立才三个月,也是新帝登基的第三个月,朝堂上下好不容易从今年年初的忙碌中安定下来。

许敬宗很想念当初县侯在朝堂的日子,去年的宗室之乱后,县侯与天可汗便隐居骊山不问世事了。

现在是正乾的第一年。

要放在以前,还能和县侯与书信往来,如今却连一张纸都递不进去了。

许敬宗已是内阁成员之一,如今的内阁还有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段瓒。

内阁一共五人,陛下为何会选段瓒,多半是考虑西征战事。

当年段瓒在安西都护府驻守数年,是唯一一个以武将的身份进入内阁,并且有统领西域的经验。

许敬宗觉得段瓒之所以能够进入内阁也是因为这个人的背景很干净,对大唐绝对忠心。

本来想要举荐上官仪,许敬宗长叹一口气,奈何里骊山一系的都资历尚浅,就算是张大象也能力不够。

中书省内有人小声议论,话语声低得像蚊子叫。

“听说有个叫裴炎的小子,安排在了太府寺少卿的位置上。”

说话的是马周,许敬宗知道这是在问自己,便回道:“朝中鼓励重用年轻臣子,裴炎是个好孩子,他好学懂事,自然是可以任职太府寺少卿,掌兴修水利。”

马周皱眉道:“听闻这个孩子是在宗室之乱时,投效的你?”

众人是内阁的成员,为陛下制定国事,众人还保留着官职,岑文本任职中书令,马周任职谏议大夫,褚遂良任侍中,段瓒任职兵部尚书兼内阁。

许敬宗想着自己现在也是个中丞。

众人的官职地位都是一样的,各司其职。

马周继续掌监察之事,许敬宗继续掌大唐与诸国的外事。

听着对方的疑惑,许敬宗道:“马御史是觉得我许敬宗擅用自己人了?”

马周收回了目光,“裴炎的任用确实不是你经手的,现在裴行俭也要回来了,老夫只是劝你在朝中的势力莫要太大了。”

许敬宗作揖道:“多谢马御史忠告。”

马周稍稍点头,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正如现在的陛下是一个严苛的皇帝,马周这样的人更对皇帝的胃口。

为官半辈子了,许敬宗心中暗暗念着,老夫也想退休呀,这狄仁杰怎么还没回来,这小子野在外面究竟都在做什么?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