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眼神闪过一丝窃喜的神采:“当真?”
“嗯,去炸的时候记得带上魏王舅舅和太上皇,河间伯伯他们。”
“女儿明白,如此一来皇帝也不敢造次。”
张阳拍了拍她的后脑,“有进步了。”
甘露殿,李世民不断往嘴里灌着茶水。
太监宫女站在一旁,不敢吱声。
这些天陛下的脾气很大,起因是陛下要骊山再造三千门火炮,竟然被拒绝了。
这骊山哪里来的泼天胆子,竟然还违抗旨意。
李世民当然想要带兵去攻打骊山,这种想法已经脑海中有过无数次了,就算是在梦里,张阳的死法又丰富了不少。
“这个逆子,混账!”
李世民怒骂道。
魏征与长孙无忌站在一旁默不作声,两位朝中重臣各有心思。
长孙无忌觉得骊山有恃无恐,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十分高超的铸造术。
魏征心里担忧的便是现在的情形,陛下会为了火炮不顾民力与天理。
一旦皇帝失控了,后果不堪设想。
火器已放大了陛下的野心,魏征近来深感疲惫,随着年岁越大,越力不从心。
如果有一天自己老去了,能够管住陛下的人也只有骊山了。
但张阳又是行事十分散漫的人,如果骊山能够一直这般压制陛下的野心魏征觉得自己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陛下!”李君羡的脚步匆匆而来,“安东都护府的战报到了。”
李世民终于来了精神,沉声道:“递来。”
“喏。”
一份军报打开,其上是安东都护府远征的种种事迹。
自新罗使者来长安城朝贺,到现在已过去一年了。
正想看看倭岛是不是真有这么多的银山。
李君羡回道:“陛下,还有新罗大臣金春秋的国书,那温家的门客也将战报送到了骊山。”
听到骊山二字,李世民额头的青筋明显跳动了一下。
长安城内,随着辽东的战报送到,皇城内静悄悄,有一个个的官吏在各个官衙之间走动,大家都在打听这份军报的消息,等着宫里的消息传出来。
太常寺内,李义府抱着一封书信掩面痛哭,“县侯终于给下官来信了。”
许敬宗安慰道:“义府不用这般激动。”
“县侯说无为之为,本于仁义,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动。”李义府喃喃自语道:“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动,县侯的言语真是深邃难测。”
许敬宗拍着他的后背安慰道:“原来骊山还是将你放在眼里的。”
现在的张阳只要一句话,就能让李义府动容成这般。
骊山只要跺跺脚,关中的人就会闻风而动。
这是何等的名望与权势。
许敬宗看着李义府就像是在看一个可怜人,他很可怜,他一辈子都想要摆脱那低贱的身份。
但同时李义府又是自尊心很强的人,不会轻易对别人唯命是从。
他拿着书信,低声道:“许侍郎,从现在开始县侯的仇敌就是下官的仇敌。”
“呵呵呵……”许敬宗干笑道:“县侯的仇敌早就死光了。”
第九百零三章 县侯的品行
良久,李义府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他站起身看着屋外的秋雨语气坚定地道:“从此往后,县侯让下官做什么,下官就做什么。”
许敬宗将张阳的这句话看了很多遍,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动。
这是劝李义府做个君子?
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够劝人做君子的人。
这句话也十分不适合李义府的为人品性。
许敬宗再一想,又觉得张阳的话中带着别的意思,劝李义府做个君子不可能,话语中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他拍了拍李义府的肩头,笑道:“县侯的话高深吗?”
李义府颔首道:“很简单的话,越是品味越觉得有深意。”
许敬宗帮他整了整衣襟,淡淡道:“老夫知道,你成不了君子,但坏人也有君子作风。”
李义府站得笔直又道:“多谢许侍郎教导。”
“嗯。”许敬宗点着头走出了这个空荡荡的太常寺。
其实太常寺的官衙很破落了,太常寺的官吏也就三两个,像个官邸又不像是个官邸。
许敬宗回头看了一眼,便觉得李义府想要一路往上爬的路很难。
回到家中,就见到狄仁杰正吃着酱牛肉,许敬宗好奇道:“骊山送来的?”
狄仁杰给他递上碗筷,解释道:“这是晋王殿下带来的,骊山给了宫里送了不少,晋王殿下也得了一些,便给了小子。”
许敬宗也坐下来,嘴里嚼着酱牛肉。
狄仁杰问道:“许侍郎给骊山的书信回复了吗?”
很不喜欢这个小子打听朝中的事,这孩子太聪明了,过早地接触这些对他的心性不好。
孩子们该是天真无邪的,现在狄仁杰的成长状态,许敬宗就很不满意,“给李义府了。”
狄仁杰回道:“现在他应该朝着骊山顶礼膜拜了?”
许敬宗颔首道:“嗯。”
“果然都被我说对了。”
“你在得意什么?”
狄仁杰嘴里嚼着牛肉,“从小子看到许侍郎给骊山写书信开始,就已经猜到了之后的一切。”
他擦了擦嘴又道:“对骊山说来李义府这个人不重要,但许侍郎需要身边有这么一个办事得力的人,骊山县侯会看在许侍郎的情面上给他指点。”
这小子的话,只说对了一部分,李义府对县侯来说确实不重要,可骊山也需要朝中有人周旋。
许敬宗抚须道:“你知道骊山县侯以前是怎么控制人的吗?”
狄仁杰好奇道:“怎么做的?”
“县侯先将他的全家抓了,然后让人去卖命,照理说当那人的利用价值没了,杀了他全家就可以了。”
狄仁杰点头道:“担心对方是不是怀恨在心,杀了他全家确实是最好的方式。”
“可县侯从来不会这么做,他将那人的全家放了,并且给了他们籍贯,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放归,至于那个给县侯办事的人也得到了官职,正在波斯远征。”
许敬宗低声道:“因此即便是县侯在坊间骂名很多,但也没到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至今也有很多人愿意给这些县侯卖命,骊山县侯一诺千金,他的诺言都是能实现的,他要谁富贵,那人就会富贵,他要给谁地位,就能让人身居高位。”
许敬宗拍着狄仁杰的后背低声道:“县侯做过礼部尚书,入中书省如今官拜尚书左丞,但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
“就是这样的人,即便有这么多的骂名,总会有人去追随他,去追随骊山。”
狄仁杰陷入了沉思,正在思索着这些话。
许敬宗笑道:“当你把他们当作人看,他们也会将你当作人看。”
“难怪张柬之如此崇敬骊山,他做梦想要得到骊山县侯的指点。”
许敬宗笑道:“让他做梦吧。”
这世上有一个个人魅力十足的天可汗,这位天可汗号令天下的英雄豪杰,平定了中原之乱,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这位天可汗像是一位大哥,西域,突厥都是他的小弟。
而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物,他是天可汗的对立面。
这位县侯与天可汗的关系并不好,坊间传言俩人时常吵架大闹。
但天可汗是宽容的,他一次次忍下了那些县候的放肆。
要说这位县侯立功不少,早该位列凌烟阁了,至于为什么没有登上凌烟阁,可能是因为天可汗的英雄气概下,还有一点小私心。
这也无伤大雅,张阳还年轻,天可汗也正值壮年。
除了天可汗,西域和突厥也甘愿做骊山的小弟,四方馆的使者除了对天可汗效忠,还会对骊山顶礼膜拜。
无它,因骊山一手掌握着火器,一手主持着对外的战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