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言,李玥抱着夫君的手臂沉默不语。
杨婶慈眉笑着,继续缝补衣服。
直到熊大跑来,发现小主人在一道木墙内,发现与主人有了阻挡,它一头将刚刚堆砌好的城墙给撞塌了。
看着木块散落一地,屋内短暂的安静之后,小清清看着自己的几天的成果毁于一旦。
屋内传来一声她的尖叫,随后她用自己的手脚打着熊大。
发现自己的拳脚对它造不成伤害之后,又大声骂着。
熊大趴在地上一脸不知所谓的模样。
张阳叹息一声,摇头离开。
这孩子还是很有韧性的,婶婶给他收拾了一间屋子,她可以把自己关在屋内,不让熊大进来,便可以专心的“修砌”她的小长安城。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清清这个姐姐平时对长安城的言语多了,导致儿子也整天惦记着长安城。
这些天长安城中的政事越来越忙碌,朝政对西征之事闹得越来越大。
长安城内消耗不完的粮食源源不断送去河西。
朝中有人觉得西征之路将来会成为朝堂的负担,大唐会深陷战争的泥潭。
许敬宗等人则说,大唐于战乱中立国,自当以武功会四方,那些阻止西征的人都是短见。
李世民又发出了旨意,再一次召裴行俭,薛仁贵,王玄策三人回来。
随后又派出了几位将领前往波斯西征,这些将领有年轻一辈的李文暕,张虔勖等人
同时天可汗又让身在突厥,治理牧民的萧嗣业带突厥兵马前往波斯。
再派李敬玄任职安西都护府都护,从此都护府的都护也交到了中书省手中,成了一个文职。
张大安自任职礼部尚书以来,第一次向陛下进谏,主张修建碎叶城。
经过朝中的一番争论,陛下终于还是下令重建西域的碎叶城,这个安西四镇之中的重地,其地理位置对大唐统领西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安城到了冬季,小清清这些天沉迷建设长安城的模具,一个从来不去长安的丫头,心中却对长安城很惦记。
当关中飘下了雪花,她的长安城模型已完成了大半。
张阳和往常一样与岑文本接头,大唐的官学与支教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皇帝觉得只要能让万民归心,教化偏远所在,用世家的遗产来滋养中原是一种很划算的行为,至少朝中没有这么大的负担了。
大雪中,张阳看着岑文本送来的账目,又道:“没想到修建碎叶城的事能够这般顺利。”
岑文本又道:“张大安能够任职礼部尚书,是县侯举荐的。”
张阳点头道:“我的眼光一向很好。”
雪落在斗笠上,使斗笠上也有了厚厚的积雪,岑文本不紧不慢地讲着,“碎叶城的选址所在乃是东西双方使者的必经之路上,当年玄奘和尚游历西域,也在碎叶城见过叶护可汗,那肆叶护对玄奘极其看重,给予了很多银钱,并且派了兵马护送他。”
岑文本双手负背,在冷风中一声叹息,化作了一团白雾,“可惜叶护可汗死了,泥孰逃亡西方死在了一个昭武九姓人的手中,世事无常,当年叶护可汗不可一世,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八年。”
他继续道:“现今,玄奘和尚依旧没有入关,安西都护府也建设好了,朝中有人说张大安是在为天可汗图谋整个西域的疆域。”
张阳笑道:“也是时候了。”
碎叶城的选址在西域的西端,也就是通往西方的起点与西域的交界处。
张阳仔细想着其位置在中亚,又道:“天山的古道从起点到终点都该是大唐的,碎叶河谷所在被誉为西域的河西走廊,那里水草丰沛,昔日也是繁华所在,这些也都该是大唐的。”
岑文本又道:“难怪诸国使者都不敢得罪骊山,诸国使者除了愿意朝拜天可汗,只要你张阳立于人前,诸国使者也会向你朝拜的。”
“文本兄说笑了,我岂敢是受此殊荣。”
李渊和李孝恭,李泰三代爷孙叔侄坐在屋檐下,吃着茶叶蛋,他们也见到了立于风雪中的俩人。
李泰低声道:“现在我有点明白父皇为何要立下两位中丞。”
李孝恭嘴里吃着茶叶蛋又道:“为何?”
“父皇想让姐夫主外,岑文本主内治理,对大唐以外的事情还是要看姐夫的主张,对大唐境内的治理还是离不开岑文本。”
李孝恭颔首道:“如此说来,陛下还是很看重张阳。”
锅中飘出茶叶蛋的香味,用去年的陈茶来煮茶叶蛋是最香的。
李泰再次看去的时候,皇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他的呼吸起伏很平稳。
父皇已年近四十,皇爷爷六十余岁了,年事已高。
李泰希望皇爷爷可以活到八十岁高龄。
他拿起一旁的被褥,给皇爷爷盖上。
这场大雪下了五天,关中又积起了厚厚一层雪,张阳带着儿子与女儿正在除雪。
张阳时不时抬头看向远处。
小清清也抬眼看去,“爹爹,你在看什么?”
远处只有一片雪景什么都看不到。
小心安跟在爹爹的后头,拿着小扫帚将余下的积雪扫到道路的两边。
张阳又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笑道:“以往这个时节,该是皇帝来骊山过冬的时节。”
小清清回道:“听说这两年朝中很忙,去年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没有休沐,今年更是如此。”
将积雪铲好,张阳隐约有了汗意,回头看去儿子与女儿的脸颊被风雪吹得通红。
清理出来的道路连接村外的官道便足够了。
大雪深度淹没了脚踝,村子里一片宁静,还有各家各户正在做着饭食,他们家的屋顶上也是厚厚一层积雪。
即便是大雪呼号的这个季节,骊山依旧是人间烟火气弥漫。
张阳走到山腰上,多看了一眼这个景象,才迈步缓缓走回了山上。
岑文本又带来了不少长安城的图册,这些都是他让画师在长安城各处描绘的景象。
小清清根据这些画在家里搭建着长安城的模样,期间小兕子与李治也加入了其中。
今天本是立冬时节,家里正在炖着猪蹄,香味一度让家里的七头熊活跃起来。
也就是婶婶一手提着棍子守在炉子前,让这几头熊不敢靠近。
熊三怀着小熊,它很需要营养。
婶婶喂给它几只煮得半熟的鸡,不敢让熊吃生的食物,半熟的血肉骨头也是它的营养来源。
阳光穿过乌云,第一缕阳光落在山上。
大雪刚停,官道上来往的行人商客众多,当这些人抬头向骊山看去,就可以见到阳光形成的光柱最先落在了骊山。
这一刻骊山好像人间仙境。
随着这些年张阳不再出现在人前,而长安城处处有这位县侯的传说。
如果说关中子民也就罢了,有很多的吐蕃人与西域人,他们常年听着关于长安城的传说,他们每年在朝贺之前就会先一步来到长安城。
关外人也在说着长安城的故事,这一刻许多西域人和吐蕃人朝着骊山方向跪地朝拜,对他们来说骊山就是个比之长安城一样的圣地。
长安城是繁华的,骊山如仙境一般美丽。
有人说道:“你看,骊山上有绿色,骊山的树到了冬日里还能发芽。”
他们的虔诚之心更重了。
那位住在骊山不显于人前的县侯慢慢就被传唱成了仙人。
这位仙人可以将人送上天,也可以写出传世文章,更能够让大唐拓边万里,这样的人不是仙人又是什么人。
当一片山川有了传说就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当一座山上有了仙人,这座山就成了仙山。
张阳在关中的名声很复杂,有人说他是个不择手段的恶人,有人说张阳治理民间,骊山是权贵,更是外戚,但骊山不搞土地兼并,甚至对土地兼并的蝇头小利嗤之以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