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敬宗又道:“到了如今,范阳那片地方快闹翻了,学子,农户,贱籍都不再相信官府,马周忙前忙后一直在维持局面,好在有范阳还有折冲府坐镇。”
张阳低声道:“越是有点学识与眼界的人,越是底层的人,他们的反抗也是最凶猛,最狠辣的。”
“正是如此,范阳各地都在讨伐卢氏。”
“中书省有安排了吗?”
“赵国公让张行成走一趟范阳。”说罢,许敬宗看了看四下小声道:“下官以为让中书省人走这一趟也于事无补,此事闹得这么大,或许不仅仅只有范阳一地,说不定还会波及更多的地方,现在荥阳隐约有了苗头,就连清河各地也……”
说到这里,许敬宗的话语忽然停下。
张阳抬头看向他,再顺着老许的目光扭头又一看,王珪老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站在了一旁。
张阳收起鱼线,“裴宣机当真是个人才,这件事磕磕绊绊三年了,此时此刻总算是见到一些气色了,还以为他要躲起来从此一蹶不振。”
许敬宗苦笑不已,何止是一点起色,要覆灭世家的声音愈演愈烈,不死一些人,他们的怒火平息不了,不给个公道还会继续闹下去。
王珪迈步上前,又咳嗽了几声,“怎么不说话?”
见许敬宗的看向自己,张阳又道:“无妨,王老先生是我请来的,就是一起坐下来讨论此事,你不用避着。”
“喏。”许敬宗回头看了眼还在与李治玩闹的狄仁杰,收回目光继续道:“此事郑公以为当重治,彻底断绝世家之患。”
王珪道:“朝中势必有人反对。”
面对王老先生,许敬宗心里有些发怵,低声道:“还是赵国公出言要安抚,并且平定诸多地方的动乱,等这些动乱平息后,再去就事论事,该抓该拿。”
王珪笑道:“长孙老贼这些年与关陇门阀还有各地权贵都有往来,此人虽说也是心系社稷,可他对人对事多以安抚和周旋为主,他帮陛下安抚了关陇门阀,这才让陛下登基之初让关陇不作乱,后又游说诸多名仕。”
“许敬宗所言就是长孙无忌的一贯作风,只不过若真按他的章程来,不仅仅错过了能拿下世家最好时机,也会让你们前功尽弃,以往你们想要釜底抽薪,现在就要烈火烹油了。”
张阳道:“老先生所言不错,李政藻的事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了他们同气连枝的决心,不想他们宁可断一条臂膀也不愿世家分崩离析,就依老先生所言,要闹就闹个烈火烹油。”
许敬宗低声道:“可赵国公派出去的人……”
“老许,要把人拦住有的是办法,只要他们不到范阳即可。”
“下官回去之后,就安排人先绑了他们的妻小,令其出了潼关就寸步难行。”
王珪低语道:“你们礼部做事都是这般行径?”
张阳笑道:“还以为您也喜欢这个风格。”
第八百章 那里有座山
渭水河畔,许敬宗正在听着骊山县侯与王珪老先生说着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王珪叹道:“老夫不会绑他妻小。”
秋风拂过,渭河的水面,张阳低声道:“世家大族就是一座大山,它若一直盘踞中原,底层人抬头便会看不到天。”
“可自汉以来这座大山越来越庞大,之后它已然盘踞成了庞然大物,又该如何?”
张阳颔首道:“当年自董仲舒之后,儒家礼法便成了教化世人的准则,九品中正制出来之后,这世道的皇权与世家开始共同攫取万民的利益,不过就是这块饼要怎么分而已。”
“皇帝是分饼的人呢,世家是吃饼的人,虽不知当今陛下是怎么想的,但中原一直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所产生的利益是有限的,生产力也有限的,到了最后只会形成互相蚕食与无休止内斗的局面。”
王珪颔首道:“很有意思的说法,生产力?农耕?分饼?老夫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些说法,这就是你们骊山的学识吗?”
“一些陋见而已,让老先生见笑了。”
王珪还是摇头,“若细想,你所说的这些不无道理。”
张阳又道:“在下以为,除了推翻世家的前提还是要提高生产力,并且切断世家对中原社稷敲骨吸髓的渠道,目前只想到这些。”
“嗯,至于绑他妻小这种事情你许敬宗还是别这么做了,要是被查问到会多落人口舌,老夫以为当为人端正一些。”
闻言,许敬宗躬身道:“老先生放心,下官还有很多手段,栽赃嫁祸都可。”
王珪这才满意点头,“自朝中推行科举以来,世家的影子便一直都在,这世上说着要对付世家的人很多,能够真正对世家下手的人很少。”
张阳笑道:“我们一直都是实干派。”
不多时,狄仁杰回来了,他好奇地瞧着这个骊山县侯。
张阳又道:“温老先生想要一统辽东,可惜他没有活到高句丽收复的那一天,王老先生可要多活几年。”
王珪点头道:“好,那就多活几年……多活几年。”
他老人家说着说着,就越走越远。
世家闹得越大,对皇帝来说就越有利。
世人需要公道,就需要皇帝来主持这个公道,民众请命的时候,皇帝就有了拿捏生死的大权。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处处针对中原这几个自命不凡的大族。
以前和清河崔氏也较劲了许久,和范阳也周旋了许久。
到了现在,这位皇帝的锋芒毕露,羽翼早已长成。
当李世民将火炮送到范阳的时候,刀子已经架在了世家的脖子上。
现在越是底层人越是愤慨,学子,农户,贱籍,这些底层人手里没有刀,可他们手中有石头。
一颗石头或许砸不死人,可数以万计的石头砸来也是会死人的。
以前裴宣机的手段不温不火,是因为他的目标错了,他所学的士子群体并不可靠。
也因为他的疏忽,忽视了身边的同伴被人收买。
导致他一开始建立的基础毁于一旦,好在他现在想明白了,他不再以士子群体为目标,而是开始发展底层人。
让底层人的怒火烧向世家,这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大火,组织群体还可以再发展,当一个人将火焰传给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
如此延续,这场大火便会席卷中原大地,将火越吹越大的风便是狂人日记与科举。
或许会一发不可收拾,可在皇帝的立场来看,这场火必须烧下去。
终于,张阳的目光也注意到了狄仁杰,俩人四目相对好一会儿,“你就是狄知逊的儿子。”
“小子狄仁杰见过县侯。”
此刻的狄仁杰有一种忽见偶像,有种想要顶礼膜拜的感觉,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言中的骊山县侯。
关于这些县侯的传言太多了,在河西走廊的时候,狄仁杰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这位县侯的事迹。
隔几天就是这位县侯赚了很多钱,骊山造出了一个会吃煤石的大怪物,又或者这位县侯将当今陛下骂了一顿之后还能活得好好的。
人都有各自的活法,但这位县侯的活法实在是异类。
长安城传言,县侯是一位妖人,现在一看也很普通,看起来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是进了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那种。
“狄知逊让你在长安城历练,说了骊山不能给予你太多的帮助。”
狄仁杰恭敬的行礼,“小子这些天一直都在外交院。”
许敬宗小声道:“县侯?”
张阳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了?”
许敬宗小声道:“这小混账明明说过了冬季就能回河西走廊。”
“是吗?”张阳纠结道:“不见得吧,我记得他的祖父狄老先生已经年迈,而且就快离世了,狄仁杰要在长安城为老人家替父守孝的。”
“当真?”许敬宗心头咯噔一下,好久没有回过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