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阳将葡萄放入一个竹篮子中,“文本兄,这一串葡萄就送你了。”
岑文本苦笑着接过,“下官是来告知县侯,朝堂与骊山的谈话就定在三天后,五月三十那天。”
带着他往村口走去,张阳又看向近处正在修缮的一间屋子,这屋子用简易的木架搭建,“这就是骊山与朝堂谈话的地方。”
岑文本停下脚步不解道:“房相为何执意要与骊山谈话,县侯与他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
张阳揣着手站在原地。
“县侯不愿说,下官也不多问了。”
“无它,无非就是骊山与朝堂相互依靠罢了,文本兄不用太过忧虑,这一定是一次十分愉快的谈话。”
岑文本连连拱手道:“但愿吧。”
张阳越是这么说,岑文本越是不相信此次谈话能够顺利进行。
上一次也是这样的……
送别了岑文本,张阳回到家中,媳妇与小慧还在为了这一次的谈判做准备。
张阳四下看了看,“弟弟妹妹们呢?”
李玥头也不抬道:“说是一起摘菜去了,婶婶看着她们的。”
“消息送来了,朝中打算在三天后进行谈判。”
整理着骊山账目的徐慧长出一口气,重重地将一册账本放在桌案上,“嗯,来得及。”
骊山正在为了这一次谈判做准备。
而朝堂上,也因为这一次的谈判吵得不可开交。
此次谈判涉及火器铸造,将领中李大亮,程咬金,牛进达等人都要前去。
可谈判这等事文官擅长,文官一派的意思是此次交给他们便好。
武将们又不乐意了,于是在甘露殿又打了起来。
李世民看着眼前混乱的一幕,几近不想当这个皇帝了,随后还是让较为稳重的尉迟恭与秦琼共同前往骊山。
料想程咬金,李大亮,牛进达等人不会就此罢休,李世民也由着他们去了,一群老不修俸禄罚得还是不够多。
这是第一次朝堂与骊山的正式谈话,李世民也打算亲自前往,皇帝要亲自旁听。
深夜,房玄龄坐在自家书房中为这次谈判做着最后的安排。
房遗直推门而入,走入书房内小声道:“父亲,天色不早了。”
“唉……”
房玄龄叹息一声,目光依旧放在眼前的奏章上。
见状,房遗直试探着问道:“是因为去骊山谈判之事还未有把握?”
房玄龄只是点头应道:“嗯。”
“父亲从骊山回来之后便一直心事重重的,再不休息母亲多半又要发脾气了。”
房玄龄低声道:“去了一趟骊山,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怎会这样?”
房遗直下意识地问。
“姓房的!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屋外传来了家妻卢氏的怒骂声。
房遗直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又道:“娘她……”
闻言,房玄龄搁下笔这才走出了书房。
房遗直摇头苦笑不已,给父亲收拾书房,朝中的奏章也偶尔会看,平日里也可以帮父亲传话办事。
手里拿着书卷,他皱眉想着父亲的话,能让父亲这么评价骊山,张阳到底是个怎样的奇人?
当初也见过他几次,那时候张阳看着很一般。
现在却让父亲这般不安心。
三天时间很短暂,对骊山和朝中来说这三天都是忙碌的。
张阳带着女儿来听师公讲课,课程没有意外地成了小清清的旁听。
听着爹爹和师公谈话就当是上课了。
张公瑾不解道:“当真要如此与朝中谈话吗?”
“嗯,先和朝中谈好规矩,往后对骊山有好处。”
“你想要从朝中得到什么?”
张阳翘着腿,还摇着手中的蒲扇,感慨道:“当骊山这个生产大集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涉及的利益方也更多了,骊山需要上正轨,需要朝堂给予许可与保障。”
“以前没觉得这很重要,是因为那时候骊山的产业并不大,在骊山有朝堂的份子,也有陛下的分红,我要将这些利益整合,将骊山从一个小作坊成为大唐社稷的一部分。”
张公瑾点头道:“嗯,从此没有人再来撼动骊山的地位,你的野心果然很大。”
“老师啊……”张阳又道:“大唐太穷苦了,大唐物质基础太差了,我希望这个大唐更美好,更美丽。”
第七百六十八章 这些只是前提
“呵呵,老夫很欣慰你有这等志向,多活一天是一天吧。”
张阳坐在老师的轮椅旁,目光看向远处秦岭山脉,远眺间那山峦的尽头好像就是天涯。
谈判的这天,骊山特意将村子打扫得很干净。
小慧和小武各自捧着一堆小册子,走入了这间接下来要谈判的屋子。
届时会有很多朝中的重要人物坐在这里。
小慧将这些小册子放在每个座位前,小武在一旁烧水,再做一些简单的打扫。
张阳带着李泰,上官仪,武士彟站在村口。
这一次谈判李孝恭终究是没来,他一直有心躲着陛下。
欧阳询老先生平日里还要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现在也分不出心力。
倒是李渊没有推脱,他老人家闲着无事,说是可以来看看。
一队官兵护送着一架架马车而来,率先到眼前的是尉迟恭将军与秦琼将军。
张阳与李泰,上官仪,武士彟一起行礼。
尉迟恭打量着几人道:“就你们四个?”
张阳解释道:“掌管骊山生产调度的只有我等四人。”
尉迟恭冷冷一笑,便走向了屋内。
秦琼翻身下马没有话语,拍了拍张阳的肩膀表示中肯,便在魏王殿下的带路下走入了此次谈判的会议室内。
接着而来的是朝中三三两两的官吏,张阳现在明白了尉迟将军的话语,就你们四个?是骊山谈判的人不够。
因为抬眼一看,来人不少,除了郑公,赵国公,房相,还有褚遂良,唐善识,岑文本,还有马周与张行成,刘洎,这是将整个中书省都带来了?
张阳面色发苦,又只能礼貌微笑迎接众人。
终于一架更华贵的车驾停在眼前,张阳挥去散去眼前的尘土,咳了咳嗓子,见到了下马车的是陛下。
“见过陛下!”张阳带着上官仪与武士彟一起行礼。
李世民颔首点头,“都准备好了?”
张阳回道:“准备好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会议室,“那就开始。”
不多时李渊也来了,众人一番寒暄行礼后,这才坐定。
这太上皇李渊与陛下坐在上座,再往下便是房相与郑公,还有尉迟恭与秦琼大将军。
之后便是赵国公与一众的文官。
张阳坐在次座,面对眼前的长孙无忌等人道:“这是我们骊山此次谈判的前提条件,事无巨细都写在册子上了,诸位可以先看看。”
说着话,张阳又接过小武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后将茶水放在眼前的桌上。
朝中众人对这次谈判感到新奇,新奇的是这种很独特的长桌,还有众人的位置安排。
长孙无忌看完了小册子中所写的几页内容便放下了。
再看众人也放下了册子,三两言语低声议论。
张阳这才开口道:“诸位,册子上已经写明白了我们骊山的要求,本着我们双方保持互通有无的沟通精神,骊山观察长安城货物价格涨幅与银钱往来的形势下,我想先确认一下,往后骊山驰援社稷,朝堂是否一直都能接受。”
房玄龄了然点头,笑道:“自然是接受的。”
“嗯。”
张阳点头看向上官仪等人,见众人都点头了,又喝下一口茶水,神色凝重,继续道:“如果这一次会议顺利的话,我希望诸位都可以在这份契约上画押,并且承诺以后不会更改或者取消。”
长孙无忌点头道:“那好,来看看骊山的条件。”
张阳给了小武一个眼神,又是一本本小册子发放下来,众人打开看着其中内容,又是一阵议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