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清清与小兕子对天气的成因没有太多的兴趣,她们又去与家里的熊玩了。
她拿出一篇策论,一边讲着,“与小武小慧,还有丽质商议过,骊山要发展要扩张就需要蓝田县与高陵县的两地上千乡民拥护。”
张阳稍稍点头,“嗯……”
李玥又道:“打算让高陵与蓝田县的县民种菜养殖,想要他们拥护骊山就需要有竞争和比较,比生产,比建设。”
仔细看完这篇策论的内容,她们发现若只是让蓝田与高陵两县来合作,能够产生多少效益与生产的积极性,只能全靠他们自觉。
骊山可以不计成本来推动生产,但他们不行。
用一种分红和生产奖励的方式,以骊山的资源辅助来提供激励,让两地的乡民竞争。
碍于各地受县丞管辖,在用人上李玥不想涉及官府,打算让两地乡民来推选组长,以后若在监督上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通过生产人员的投票,来改换人手。
为生产,两地提供一种内向的竞争力,两地可以竞争骊山的生产资源。
而骊山掌握着的生产技术正是富裕的关键。
如此一来,两地的发展依旧是骊山主导,而骊山拥有最高的话语权以及生产资料。
张阳瞧了一眼媳妇,她心情不错正在教着女儿写字。
现在的李玥有了小武,小慧作为左膀右臂,她的成长速度越发恐怖了。
小慧和小武也就十六,十七岁,她们通过学习汲取知识,再用知识转换成能力,提升的速度实在恐怖。
只要给她们一些指点,她们就能顺着这个方向作出安排。
这俩丫头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纸只要沾上墨水,就停不下来了。
或许对朝堂来说一件事要换着方式来做,且不说这个方式的好坏,朝堂上肯定有人反对。
而骊山不同,骊山的根基从无到有都是夫妻俩一手建立的,朝堂上会有的阻碍在这里就没有。
杨婶走来打断了思绪,张阳抬眼看去,是婶婶提着一个骨架。
“县侯,这是孙神医让送来的。”杨婶将骨架放下,还有一些零碎的骨骼。
张阳好奇道:“孙神医是哪里来的骨架?挖出来的?”
杨婶慈眉笑道:“之前县侯与孙神医说想要个人体的骨架,孙神医便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先前就有前隋将士的尸骨送到关中,还有不少没有人认领的,便挑拣了一番让人送来。”
明白了事情来由,李玥的眼神十分担忧,夫君的癖好真是越来越古怪了,平时也就不计较,现在怎又开始喜欢这种死人骨头了。
光是看着就怪渗人的,李玥感觉到吹过骊山的山风更冷了几分。
张阳仔细打量着拿起一根骨骼仔细打量,又拿起另外一根,“原来是前隋将士的尸骨,失敬失敬。”
杨婶又道:“本来这些尸骨都要拿去埋葬的。”
言语中带着对这副骨架的敬意。
张阳释然道:“婶婶放心,我不过是想要骨骼做个参考,做个人体的骨骼的画像,事后我也会将这尸骨安葬的。”
李玥神色还是很凝重。
张阳轻拍她的后背安抚道:“放心,我就是参照参照。”
“唉……”
先是长叹一声,李玥惋惜道:“看来夫君又要有人议论夫君了。”
外界可能对骊山的议论更多。
骊山县侯本来在外界的传闻就不好,现在加上还搜集死人骨头。
不是谁都是正人君子,李玥扶着额头又有些释怀了,应该说是无奈又无能为力。
为了这些骨头不吓到孩子们,张阳将骨架拿去了实验室。
医术上的事情离不开人体的构造,孙神医挑选的骨骼多是完整的。
他老人家对骨骼很是熟悉,各个部位的骨骼都齐全。
看来孙神医也没对人体构造没少研究。
就是这个腿骨有些不对称,再仔细一对比肋骨。
张阳挠了挠头,他老人家是不是东拼西凑的?
不过无妨,能够用就行。
张阳用木板和线将骨骼连接的各处固定,为了让骨架可以立起来还要专门做个架子。
“这位兄弟,你们当年东征高句丽一定也不容易。”
李玥站在实验室门外,听着夫君对这骨架自言自语,心里越发担忧他现在的状况。
“可惜你们投了杨广,隋炀帝狂放不羁太有个性,就是不够稳重。”
“兄弟!往后借你骨架一用,我呢用来专研学识,教教孩子,等我做好了一个骨架的仿造品,就会将你入土为安。”
李玥皱眉站在门外继续听着。
“对了,你们没打下的高句丽,大唐帮你们拿下了,皇帝已经昭告天下了,我希望以后高句丽会是大唐的一个州郡,你觉得如何?”
骨架的头骨一动不动。
这时候要是传来另一个人的说话时,李玥觉得自己会当场跳下华清池。
或者让两位婶婶现在就将那骨架给烧了。
癖好古怪也就算了,就连言行都古怪起来了,还跟一个骨架说起了话。
“兄弟,我看不到你在战场上的样子,可我敬佩你,往后我让袁道长给你找个好地方。”
话语说完,张阳要去做个架子,刚走出实验室,就看到了媳妇一脸担忧的模样。
张阳看了看四下道:“家里丢东西了?”
见媳妇摇头,张阳又问道:“那是孩子们闯祸了?”
“那是身体不舒服?”
第七百六十一章 黄河汛期
李玥朝着屋内看了看,那副骨架依旧挂着。
她低声道:“这骨架有何特别之处吗?”
“没什么特别的,我要教弟弟妹妹人体骨骼构造,好让她们知晓。”
“以前也没见与孩子讲过人体骨骼。”
张阳解释道:“多学点知识也好,最好在他们最善于学习的年纪,将这些常识教好。”
现在骊山的条件有限,眼下只能用这种真实的骨骼来给孩子们讲课。
翌日,张阳搬着固定好的骨架立在弟弟妹妹面前。
本想着会吓到孩子们,李玥发现她们还挺镇定的,随着夫君讲述人体骨骼的各处缘由,孩子们也听得认真。
她这才放心了不少。
张阳对孩子们讲道:“寻常我们手脚断了,其实也分情况,一般来说就是骨骼断裂。”
李治举手道:“姐夫,要是骨骼断开了是不是要接起来。”
“嗯,确实是这个道理,伤筋动骨需要养,如果能够确认位置,固定伤患处效果会好一些。”
在骨折或者是治疗手段这种事情,张阳讲得不是很深入,要与他们理解伤筋动骨的医疗知识,她们能不能听懂是两回事,当下的医疗手段有限,说多了弟弟妹妹也不好理解。
张阳指着一根根骨头,说出名字与作用,给他们解释着。
有了人体骨架,她们还能对照自己指出身体的骨骼。
张阳让她们互相指着彼此来说出骨骼所处的位置以及名字,算是个小游戏。
早朝刚刚结束,李世民疲惫地坐在甘露殿中,眼前桌案上放着一份奏章。
王公公解释道:“陛下,这是骊山送来的。”
李世民喝着茶水,目光落在这份还未打开的奏章许久,随后吃了一些糕点就当是早晨的饭食了。
吃完了糕点,又是起身看着窗外许久。
陛下今日的心情还算不错。
少顷,这才打开奏章看着其中的内容,皇帝原本脸上的笑意已经不见了,转而代之则是怒意。
李世民冷哼道:“这小子说朕浮于表面,几两细盐不足一家之用,不够切实,不够实际,圣恩简陋,当以寻常所需给赏赐,多给官吏保障,给安定以养老。”
王公公苦笑着,不敢答话。
陛下与骊山县侯之间较劲也不是一次两次。
陛下说着骊山的不是,那县候也说着陛下的为人处世。
李世民闭着眼呼吸沉重,冷声道:“混账小子,他胆敢教朕如何做皇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