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地里麦子抽芽的景色很是好看。
李孝恭吃完碗中的汤饼,将碗放在一旁,盘腿坐着,“有什么事需要老夫办?”
张阳点头道:“确实有,骊山还有九个铁桶,底火装置我已经送到铁匠坊,还有八十个药包一起带走。”
“之后呢?”
“麻烦河间郡王送去领军卫的校场,今天陛下要看看火器之威。”
李孝恭仰头一叹,“老夫去了军中就会吐。”
“嘶……”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魏王殿下的病也传给您了?”
李孝恭低着头,“老夫走一趟吧,总不能让你小子一去不返。”
“为何会觉得我会一去不回?”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年商鞅让先秦强大,之后商鞅死了,当年……”
张阳打断他的话,“别说了,我懂。”
李孝恭起身走向村口,就算是陛下离开了骊山这些官兵依旧还在,平时里他们就在这里驻扎,到了夜里这些官兵就会分成几队围着骊山开始巡视。
想到了李世民的用意,如今看来是刀口向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刀口向内捅骊山一刀。
李孝恭在村口叫了几个士卒,让他们运送余下的九个铁桶出了村子。
走出这处驻扎地,李孝恭余光看见了李靖,也看到了一个士卒腰间的横刀露出一小节。
刀兵此物,李孝恭很熟悉,尤其是骊山精铁铸造的横刀,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能够掌握如此好的兵械,还有如此好的纪律与组织能力,更有李靖亲自操练,甚至直属陛下。
李孝恭心中明白了大概,这支兵马多半就是龙武军分过来的。
玄武门的事情之后,陛下登基之初,选拔飞骑营中的骁健之士,组成百骑,这百骑护卫就是龙武军。
这支龙武军轻易不会显露于人前,这百骑就是军中最骁勇的一支。
领军卫驻扎在龙首原附近,校场也就在这里。
进出校场的人非常多,李孝恭先是和秦琼打了一声招呼,“二哥。”
秦琼稍稍行礼道:“河间郡王。”
李孝恭让人带着铁桶先进入校场,与秦琼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这里怎么还有如此多的文官?”
秦琼吃着枣解释着:“今日陛下要演武。”
“演武?”
秦琼目光一撇,“你看。”
顺着目光看去,李孝恭看到松赞干布等一众使者。
李孝恭又道:“原来陛下是这个意思。”
在校场还有一场酒席,秦琼带着李孝恭落座,“近日身体如何?”
李孝恭看着桌上的菜色也没有胃口,解释道:“骊山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规矩多了些身体也更好了。”
秦琼坐得端正,目视前方低声道:“听闻骊山乡民前两年娶了五个婆娘,传闻嫁入骊山的婆娘生出来的孩子都没有夭折。”
李孝恭点头,“如此说来还真是,老夫活得糊涂竟没有发觉。”
这两年大唐一直在振兴人口,若是生出来的孩子少有夭折那对人口提振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秦琼低声道:“听闻是因为孙神医?”
李孝恭解释道:“哪有这么玄乎,无非就是张阳与公主殿下定下了规矩,骊山不论男女嫁娶都要年满二十,如此而已。”
“就因为这样?”
李孝恭点头,“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灵丹妙药,当初骊山刚定下这个规矩的时候还不是被人笑话,现在呢?多少女娃娃想要嫁到骊山,多少汉子想要娶骊山的婆娘?”
秦琼百思不解,一脸犯愁,“既然如此,朝中为何从来没有人说起这件事。”
“老夫也不知,朝中这帮人的想法谁又清楚。”
李孝恭打量着四周,来往这里的宾客与文官越来越多,陛下还没露面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了。
朝中重要的干吏几乎都在了。
甚至还有长安城的权贵,虞世南等人。
不多时许敬宗带着李义府前来问候。
说来礼部这些年,许敬宗与河间郡王也算是有些交情。
“下官见过河间郡王,见过秦大将军。”
李孝恭起身笑着,一掌拍在许敬宗的肩膀,“哈哈哈!你现在也是礼部尚书了,老夫这双招子当真犀利,礼部先有那小子,再有你何愁不兴?”
许敬宗被这一掌拍的好一会儿回不上气,“河间郡王风采依旧,礼部有如今这般下官还是天天念想着您与县侯。”
“嗯,这位是……”
李义府连忙行礼,“下官礼部散郎李义府。”
说得郑重其事,有礼有节,李义府还想再说什么,却发现河间郡王直接将自己无视。
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看着河间郡王与许尚书亲切地讲着话。
李孝恭小声问道:“老夫听说这些年你一直与长孙无忌不对付?”
许敬宗感慨点头,“让河间郡王笑话了,下官虽说现在势力不及他长孙老狐狸,假以时日定能将这老狐狸踩在脚下。”
王公公笑呵呵走来,打断了俩人的谈话,“河间郡王,陛下就来了,还请您准备一下。”
许敬宗很识相地退到了一旁。
李孝恭便问道:“是要某家将此物给这些人看看?”
“河间郡王随老奴来。”
李孝恭点头跟上脚步,在校场的另外一边,这里有一个高台看起来是给宾客的。
而在高台正对南面是一块开阔地,龙武军的人手与铁桶炮已经成列好了,那天用过一次的铁桶赫然在场。
领军卫的人手在这里修建了一堵墙,而且还是按照城墙的样式砌起来的。
李孝恭走了一圈发现这堵墙的后方还摆放着不少草人。
重新走到这支护送火器的兵马前,李孝恭叮嘱道:“届时火器一炸谁敢退后半步,军法处置。”
“喏!”
这支兵马齐声道。
李孝恭测算距离,将铁桶的朝向调整,对准了这堵刚刚砌好的墙。
说来心中还觉得不稳妥,这是他第一次同时使用这么多的火炮,是不是真要按照张阳的说法做?
也怪难受的,要这么高喊一声就觉得浑身不爽利。
议论声传来,李孝恭回头看去高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李世民带着太子走到高台的最高处,群臣与在场的权贵纷纷行礼山呼。
最后,众人的目光落在了那一排十个铁桶上。
李孝恭整了整衣襟,面对如此多注视,越发不痛快,心中百般懊悔答应了张阳走这一趟。
不多时李崇义急急忙忙走来,“爹,你为何在此处?”
李孝恭喝道:“你小子过来做甚?”
李崇义穿着官服又道:“爹!听说此物很是吓人等儿子走远再用。”
说着话,李崇义很怂地退到远处。
李孝恭瞪了这小子一眼,“小小年纪贪生怕死,不成器,铁桶有何好怕,老夫岂能害你?”
李崇义尴尬地笑笑,实在是不愿意靠近。
陛下已经让人挥动令旗,令旗一挥,这就是军令,军令不从就要军法处置。
李孝恭感到压力很大,心说张阳你造的东西千万不要闹笑话,不然老夫这一家老小,都让你去养。
深吸一口气,他大喝道:“装好!”
龙武军的士卒整齐划一将底火装置装上扣紧,再将药包塞入桶中。
又是深吸一口气,李孝恭大喊道:“开炮!”
洪亮的吼声令人精神一振,随着这一声大吼,传令兵由远到近相继喊着,“开炮!”
就像是大军开战,喊声一浪接着一浪而来。
“开炮!”陛下身边的尉迟恭也大声吼道。
松赞干布与一众关外使者又都注视着这些铁桶。
引线烧入桶中,冒起阵阵白烟,李世民颔首屏息看着。
“嘭!嘭!嘭……”
数声炸响先后响起,十个铁桶火星子炸出,一个个火球朝着那堵墙飞去,炸开的一瞬间,众人皆是看到一颗颗火球在那堵墙上炸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