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石赤铁矿,折价一百贯,具体折价多少按照铁矿的品质来看,陛下也别想着以次充好,我们骊山的铁匠手艺都是顶尖的,对铁矿的了解水平也是很高的。”
李世民咬着牙,“十石赤铁矿,才折一百贯?你要朕五百石铁矿?”
张阳笑道:“陛下要是拿不出五百石的赤铁矿,也可以直接给钱。”
五百石的铁矿是概念,这都可以垒砌一座小山。
李世民的呼吸沉重,“你不觉得价格很不合适吗?”
“既然陛下心疼铁矿那就付银钱。”
“那朕要不付呢?”
“那就给银钱,对了!这还只是一门火炮的价钱,陛下完全可以多买几门。”
明知道这小子肯定是在趁火打劫,李世民心里百般不能让他如意,也不想他得逞。
终于,这一次的讨价还价很不愉快,买卖没有谈成,李世民挥袖离开了。
与皇帝谈价格就是这样,皇帝总觉得天下都是他的,只要他看中的东西就要乖乖拿上来。
张阳不想惯着皇帝这个毛病,皇帝来骊山度假也是要付钱的。
在这里住也就算了,皇帝不想付钱,可以让皇帝的儿子魏王殿下来付,账上扣钱就行。
等皇帝离开了,张阳这才走到厨房中,打开盖子便是扑面而来的牛肉香。
酱牛肉做到现在已经成熟,现在就等着放凉之后吃。
张阳夹起一片放入口中品尝着,牦牛做成的酱牛肉味道口感并不好。
至少也算是牛肉,给家里增加一些菜色。
骊山的五头牦牛除了当天拿出一头分给村子里的村民吃,其余的牛都成了酱牛肉,牛骨头在锅里熬着已经熬了两天两夜了。
打开盖子,骊山上便是一股牛味。
今天饭食,依旧有牛骨头汤,张阳捞出一根牛骨头丢给家里的几头小熊。
至于大的筒骨给正在长身体的弟弟妹妹吃。
对吐蕃人来说牦牛是很重要的,对吐蕃来说牦牛粪是一种很好的建材,也是一种上好的燃料。
吐蕃人也不会轻易宰杀牦牛。
第七百三十七章 是皇帝想要的越来越多
牦牛对吐蕃来说,既是家产也是身份的象征,掌握的牛群越多,在吐蕃的地位也就越高。
牦牛也是一种很好的运输工具,是吐蕃人生产作业不可或缺的牲口。
看着家里十多个坛子中都放满了酱牛肉,光是看着就很舒心。
村子里的大人们很忙碌,小孩子也要上学。
小郡主就成了村子里最清闲的人,整个骊山都是自己家的。
小清清骑着熊大在村子里晃荡着,一起在巡视着领地。
这孩子是熊大带大的,她与熊大心有灵犀,一人一熊最是亲近。
这头熊也将这位小郡主当成自己的孩子。
一边和熊大讲着话,“爹爹说要将骊山再规整一番,怎么还有这么多杂草。”
熊大得懂人话,甚至在点头。
村民都知道骊山这头熊快要成精了,他们从没见过牲口能如此通人性。
走到皇帝的行宫前,熊大停下脚步,伏下身。
小清清看着皇帝的住处,这皇帝来住骊山,住处也不怎么样。
这头熊的体型很硕大,光是它走动的时候,就令这里的宫女纷纷脸色惊惧,它有半人高,这牲口要是直立起来扑倒一个壮汉也是轻而易举。
虽说它现在很温顺,但也令人胆寒。
“你来了?”长孙皇后笑着道。
“嗯,娘让我来向皇后问安。”
“嗯。”
见皇后点头,小清清又道:“熊大,去外面等着。”
这头熊闻言,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出宅院,然后就坐在了门口。
长孙皇后瞧着这个小丫头,低声问道:“以后来长安城住好不好?”
小清清跟着皇后进屋,她找了一张桌案坐了下来,看到桌前乱糟糟的,便开始收拾。
等眼前的桌案都收拾干净,她这才舒心。
这是个很爱干净的孩子,长孙皇后心里有了判断。
“外孙女不喜欢长安城。”
闻言,长孙皇后皱眉道:“为何?”
小清清解释道:“去过长安城,长安城很乱,城门口很臭,而且有很多人,很挤又很乱。”
“可是宫里没有这么多的人。”
“宫里很大,但没有骊山这么自在,外孙女若是一直关在宫里会很不高兴的。”
当初陛下下旨要收这个丫头做弟子。
再看她的态度并不情愿。
长孙皇后心有犹豫这到底是她自己的想法,还是张阳与玥儿的看法。
说来要收她做弟子,是陛下的意思。
皇帝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可以算计。
张阳是个很聪明的人,他难道就看不出陛下的心思吗?
若她不能成为子弟,皇后心里有些失落,在她身边坐下之后,皇后言语亲切问道:“你为何要将这桌案收拾这般。”
“爹爹常说东西要整齐地摆放,不能乱糟糟的。”
长孙皇后点头,这个孩子说话咬字清晰,谈吐也不错,面对大人也能这般从容。
不像是太子的儿子李象,那孩子讲话吞吞吐吐,面对大人总是说不出话,要说懂事倒也知道礼数,只不过没有小青青这般机敏。
“若是你爹爹让你来宫里,你又当如何?”皇后关爱着她又问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后怜爱地抚着这个外孙女的发髻,多么有灵气的小丫头,她眉眼像张阳,她的脸型与嘴更像玥儿。
她出生在骊山,又有太上皇宠着,眼睛很明亮,又如此有活力。
据说她自出生就没有生过病,与刚出生的外孙一样,她出生时也很强壮,而且还如此地聪慧。
皇后握住她的小手,“你像你爹爹多一些。”
小清清咧嘴嬉笑着,“爹爹有太多胡渣,我不喜。”
闻言,皇后又笑了,眼神中多了一些心疼,骊山与陛下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
往后这孩子要面对的就是陛下与骊山之间的矛盾。
皇后只是觉得,这么可爱的孩子,不该夹在陛下与骊山的争斗之前。
“你若不做本宫的弟子,那就不做了,但有个条件。”
小清清皱眉道:“皇后也喜欢谈条件吗?”
闻言,长孙皇后又笑了,“你爹爹也喜欢谈条件?”
“嗯。”小清清重重点头,“爹爹常说,凡事都要谈条件,事事都要从条件得出结果。”
说到条件,小清清急忙起身道:“时辰到了,外孙女还要去跟欧阳询老先生学行书,告辞了。”
皇后的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点头,“嗯。”
小清清急急忙忙出门,爬上熊背驱使道:“熊大,我们去欧阳询老先生家。”
熊迈着沉重的步伐走着,有三两宫女追出来看,她们见到这丫头能够驱使如此大的牲口啧啧称奇,小声议论起来。
小清清坐在熊背上哼着歌谣一路走着,刚下山的李世民与张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心情很不好,一边走着板着脸。
与骑在熊背上的小清清相遇,她朝着皇帝咧嘴一笑。
孩子天真的笑容看着很舒心,刚刚与张阳讨价还价后的烦闷也减轻了不少。
“你在做什么?”李世民还是板着脸。
小清清拍了拍熊背,它便停下脚步。
她是熊带大的孩子,与这头熊相处得一直很好。
若是张阳和玥儿不在,它也能很好地保护这个小主人。
李世民打量着这牲口,却引起了熊大的警觉,它不会让陌生人去触碰它,更不要说去动它的小主人。
见这头熊露出了凶相,李世民稍稍退后一步,低声道:“朕刚去见过你爹。”
“外公与爹爹说了什么?”
这位外公说陌生也不陌生,说很熟不算熟。
“外公是不是与爹爹又吵架了?”
李世民笑道:“你怎会觉得朕与你爹爹会吵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