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一来,又有多少人会听我的担忧?”
张阳如今的神情悲天悯人,哀叹道:“也就只有我在默默地付出,为了这社稷江山绞尽脑汁,解决眼下的窘境。”
李玥放下了手中的账册,起身去收拾藏书阁了。
夫妻俩议论朝政大事终于结束了,王婶也跟着走进了藏书阁,帮忙一起收拾。
很多时候这两位骊山的主人时常议论朝中大事,也会商谈如今朝中的动向。
往往在议论的时候就能做出一些预判。
根据形势来判断朝中接下来方向,对朝中的形势抽丝剥茧,了解通透。
就像是去年的时候,朝中的教化之策争论,到头来真如夫妻俩所预想的那般,陛下不会全然听取礼部的意见,也会听从赵国公的安排。
眼下俩人议论起了关中的形势,以及现在长安城的隐患,正如夫妻俩所言。
既然县侯与公主殿下都觉得关中就要不堪重负了,那么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远了。
这是县侯与公主殿下这些天,日夜整理太府寺的田亩卷册得出来的结论。
公主殿下觉得陛下是开明的。
县侯认为陛下也是刚愎自用的,俩人又有了矛盾。
张阳坐了一会儿,便觉得兴致寥寥,走入自己的温室开始整理菜苗。
温室内,今日天气不错,张阳打开温室上方的琉璃顶,让这些作物能够刚好地享受到光照。
通风换气半日,再将苗圃中被冻死的或者是没长好叶子的菜苗摘去。
打开苗床的柜子,将一筐筐幼苗拿出来,都放在阳光下晾晒。
“爹爹,我想吃菠菜。”
张阳看着女儿笑道:“让婶婶给你做。”
小清清也不喜欢温室,更不喜欢温室内的味道。
“爹爹,华清池真的不能养鱼吗?”
张阳解释道:“有一种鱼可以养在温泉水中。”
“什么鱼呀?”
“那种鱼叫作温泉鱼,鱼很小,长不大,当人们将双脚放在温泉中,那些鱼就会围上来嘬你的皮肤,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河流也养活了一地的生灵,你爹爹我在关中倒是没有发现这种鱼,关中多是冷水鱼。世间的江河湖泊很多,鱼类也多,以后让你魏王舅舅去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这种鱼苗。”
女儿充满了期待,孩子的幻想总是美好的。
杨婶听着捂嘴直笑,听着县侯这般安慰小郡主,小郡主出生的时候就带着灵气。
如今小脸胖乎乎的,眼神很是灵动,也很聪明。
这孩子的脑海中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这是因为县侯与公主殿下一直与她讲故事。
在故事匮乏的大唐,寻常人家很少听到动人的故事,所以寻常人家的孩子也没有这么多的幻想。
世人需要故事,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可也有世人觉得故事中的美好,只会腐蚀人的心智。
所以圣人觉得人们应该少有幻想,要多悲天悯人,要多提高道德水平。
可故事又是杀不尽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故事。
圣人可以遏制故事的产生,但他们遏制不住故事的流传。
小清清的神情又有了欣喜,她骑着熊大下了山,去找她的魏王舅舅。
第七百三十章 骊山的产业规模
这丫头的行动力很强,说要养鱼,就一定要养鱼,而且不让家里的熊抓鱼吃。
新年的第一天,应该是人们出门四处拜访,许久未见的远亲或者远游的朋友相聚的时候。
村子里自然很热闹,大唐也有远游与游学风气。
有志者要走遍山川,看遍中原山水,也要去拜访各地的名人名仕。
这是自汉以来延续的风气。
好像这天地间都很热闹,唯独骊山最冷清。
午时,一家人简单用了一顿饭食,女儿去找她的魏王舅舅,一时没有回来,王婶解释道:“小郡主在魏王宅院里留下来用饭了。”
女儿越来越大了,李玥就有了很多苦恼,不论是皇爷爷还是青雀都太宠着这个女儿了。
要什么,想玩什么都是由着她。
这孩子都快被宠坏了。
见媳妇没有胃口吃饭,张阳低声道:“女儿有人照顾着也好,往后她闯祸了多几个靠山。”
李玥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点头。
张阳笑道:“饭后,我们去书房准备一些账册,来应付朝中的弹劾。”
“嗯。”
只有把心思都放在事业上,她的心绪不宁才能稍稍排解,手上有了事情忙就能让她不再担忧家里的未来。
饭后,张阳带着她来到书房,拿出自己家的账册。
一边听夫君说着话,李玥依言在一张纸上画下了图表,图表的最上方则是骊山资产所属示意图。
这张图的最上方便是骊山,往下用点线串联,画出一个个格子,格子写着骊山的各项资产以及各项资产如今的各个股东。
张阳笑道:“将我们的产业脉络都梳理清楚,往后我们的骊山就是骊山集团。”
在这个集团中还有许多人的名字,有河间郡王李孝恭,魏王李泰。
本来也有赵国公的,不过后来赵国公的份子都被李泰买回来了,当时花了两千贯,现在想来是值得的。
当初赎买回来的份子,如今价值何止几千贯。
红烧肉的份子钱是程处默的,不过以他的为人处世这笔买卖的银钱都没经过他的手,而是直接给了程咬金。
处默本就不是一个会斤斤计较的人,便将自己的所得银钱都给了他家老货。
张阳觉得在资产分布以及股权上应该有程咬金的名字。
李玥有些迟疑地写下皇后,当初因为肥皂的事情,李泰想过去赎买皇后的份子,只不过后来又制出了红糖,皇后与骊山确实有份子往来,将肥皂的份子与红糖的份子互换之后,便一直延续着。
现在李泰每隔三五个月就要给皇后送去一两千贯银钱。
如此一来皇后也是骊山集团的一份子。
再往下便是骊山各类作坊,以及利润之分。
鸡鸭圈所属本来就是蓝田县的,骊山只是帮忙经营,鸡鸭圈所有利益也都是蓝田县县民。
骊山只有经营之权没有所属之权,骊山县民想要吃鸡鸭也都是随取随用的。
如此便可以应付朝中的弹劾。
听着夫君的讲述,李玥手中的笔停顿,“将蓝田与渭南也写入,将来需要三方一起协力。”
张阳打量了一眼骊山资产表,如今的骊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团体,而骊山各项生产所得都会分给所有参与的人。
下午的时候,李泰带着小清清回来,熊大一到家就去睡了,它也只在家里睡。
宫里的人也跟着来了,带来不少过年的事物,有绫罗绸缎,还有吃食,更有几片金叶子与玉石酒樽。
皇后安排人送来的新年礼,其他宗室或许没这么多,顶多给点绸缎了事了,宫里一直给骊山很多好处,比其他几家都要多。
骊山也一直都是在帮扶宫里。
李泰伸着懒腰,苦恼道:“父皇和皇爷爷,还有母后又在打牌了,父皇总是输钱。”
张阳拿着手中的资产表笑道:“魏王殿下你来得正好,有些事想要与你商量。”
瞧了一眼姐夫递来的资产表,李泰皱眉道:“这是做什么?”
“朝中弹劾骊山圈地自重,我要是不搭理他们,父皇就会带人来拆了骊山。”
骊山集团的资产表上就写着自己的名字,李泰狐疑道:“本王这三成倒是一直还在。”
张阳正在书写着契约,“魏王殿下的份子有些太多了。”
闻言,李泰顿时惊觉,“姐夫想要买我的份子吗?”
这胖子的双眼冒光,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今时不同往日,要放在六年前他的份子或许不值钱。
今时不同往日,以李泰的性子,想要买他的份子可不容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