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图铺开在地上,李靖收起自己的衣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看着眼前的地图形势,“当年杨广为了渡江就死了不少将士,敢问他们是如何渡江的?”
李世民摇头道:“药师,你久不闻朝中事,现在都变了,你手中的这张图已经不够兵事所用,现在礼部呈给朝中的地图更加详略。”
“是……是吗?”
李靖的神色说不上是欣慰还是失落。
红拂女问道:“付出多少兵马粮草?”
李世民来回走了两步,目光看向辽东方向,“只用了三千甲士,张阳任职礼部尚书,派出使者前往高句丽,令高句丽王交还前隋战死将士的尸骨。”
红拂又道:“高句丽王向来是不交还这些尸骨的。”
当年李渊就做过这种事,众人心中都有数,以高句丽的做派向来不会交还尸骨。
李靖还在皱眉看着地图,“渡江!他们如何渡江的?”
李世民低声道:“军报说,高句丽发生了内乱,辽东长史兼任礼部侍郎的张大安带着三千甲士连夜渡江,趁着高句丽还未出手防备,借着营救使者李义府的名头,拿下了高句丽的王城,生擒了渊盖苏文。”
听陛下说了事情的经过,李靖心中到底有了打算,他笑道:“可是今年夏天发生的?”
李世民还是点头。
李靖颔首道:“自是如此,高句丽无坚城可守,只要能够渡江便可直入高句丽王城,可高句丽境内山脉纵横,到了冬季苦寒无比,必要在夏秋之际起事。”
“而高句丽内乱,更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恰有当年渭水盟约的前例,用此计的人甚是高明,如此用了最少的兵马拿下了高句丽,不过……”
话语到了这里,李靖还是一脸的疑惑,“即便是五千的甲士如何破城?”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酒水,沉声道:“那张阳手中有一样破城利器,可破坚城,可平山川,此物一出就连长安城都可不足为惧,无非就是多炸几次。”
“药师啊,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不是我们当年可比的,裴行俭与王玄策带着两千人就平定了天山,带着三万安西军又打退了三十万大食人,后有张大安带着三千甲士就拿下了高句丽了。”
“朕时常觉得若这些人早出生几年,我们会不会是这些年轻人的对手。”
李靖错愕一笑,这种事情又有什么人能够评说呢,现在当年征战天下的将领,也都刀兵入库了,哪有当年的意气。
李靖拱手道:“末将恭贺陛下得如此青年翘楚,大唐万胜。”
“嗯。”李世民重重点头,“朕也年纪大了,现在拉不开弓了。”
皇帝看着挂在墙上的旧弓低声说着。
红拂与李靖也都沉默不语。
又与李靖叙旧良久,李世民终于站起身了,开口道:“在骊山有个很好的医馆,还有孙神医坐镇,药师你带红拂去看看。”
“喏。”
李靖躬身行礼,送别了这个皇帝。
当这位李靖大将军走出家门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打听。
自当年阴山大胜,李靖便很少再过问政事了,他甚至很少出门见人。
这一次出门李靖先去拜访了房玄龄。
房玄龄的家也在朱雀大街上,李世民的怪毛病。
他喜欢把一群开国功臣的家都安排在朱雀大街,这样一来哪户权贵家出了什么动静,隔壁家都能听到。
这让这些开国功臣有三两户交恶的,也有三两户拉帮结派的,有时候一家一户吵架的时候,也会有隔壁几家前来帮忙。
形成了朱雀大街上别开生面的景象。
要说当年的天下英雄,现在都在长安城养老,本是好事,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这么纯粹了。
再比如说牛进达半夜翻墙去了程咬金家里拿了几块牛肉,事后一吵架,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李靖大将军出门,去拜访房玄龄,这件事不出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朱雀大街的其他几家。
是他李靖要出山了?众人纷纷猜测。
此番来见房玄龄不是为了其他,而是想要问房玄龄关于张阳的事。
要去拜访骊山看病,自然离不开骊山的主人张阳与汝南公主。
而张阳其人,李靖根本只闻其名,没有见过他。
如今的大唐荡平了天山,扫平了突厥,打得吐蕃不敢吱声。
一切都是大好的局面,大唐哪里还有外敌。
这一次李靖拜访房玄龄,不免引得人们纷纷议论。
房玄龄的家中,李靖看着碗中清冽的酒水,“这是什么酒?”
“骊山酿造的酒水,如今多数卖到关外,不过这两年丰收,这等酒水在长安城也有贩卖,不过多数都是陛下的宫人在贩卖,只在我等权贵之前。”
看丈夫在显摆,房玄龄的妻子不乐意道:“此等酒水一坛就要卖六百钱,这陛下真是嫌我们太富了。”
这话像是数落,又像是埋怨陛下给的价格太高。
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主旧事
房玄龄家中算不上清贫,也不是那么富有,买下了这坛酒水宛如心中在滴血。
在房玄龄家中,她的夫人向来强横。
他的妻子是范阳卢氏出身,自从跟了房玄龄早已和范阳没了联系。
又是这些年李世民屡屡对付世家,房玄龄的夫人直接和范阳断了联系。
在大方向上,夫人还是愿意听房玄龄。
可家里的这些琐事上,房玄龄的话语权很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李靖喝下一口酒水,酒水入喉不由长出一口气,“好冲。”
房玄龄笑着又给倒上一碗,“药师想知张阳的这两年的经历?”
李靖稍稍点头,“红拂的身体每况愈下,听闻骊山有个好医馆,想要去看看。”
房玄龄点头道:“张阳其人老夫也不甚了解,当初他在东宫任职掌事时常与那郑公相谈甚欢,郑公定是了解的。”
李靖蹙眉沉默不语。
想起当年的事情,房玄龄又是一笑,扫去前一句话的尴尬,又道“张阳这个孩子在朝中为官有了七年了,七年前陛下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文散官,届时正好是吐谷浑与吐蕃生乱……”
一桩桩的事迹,听着房玄龄讲述,李靖越发惊疑,“长安竟出了这般奇人。”
房玄龄又道:“他的红楼与梁祝至今在长安流传,尤其是女子甚是喜爱,哦!老夫的儿子也爱看。”
李靖又喝下一口酒水摇头,“红拂向来不问儿女情长,她不看这些的。”
“难怪……”房玄龄又笑得很尴尬。
话说到此处,房玄龄也喝下一口酒水,注意到自己夫人的眼神,只是浅尝了一口,“每每喝酒又想起了夫人的告诫,转眼间年事已高,不能过量饮酒。”
闻言,李靖的神情多了几分严肃,“应该的。”
在自家夫人瞪眼下,房玄龄惺惺放下手中酒碗,又道:“说来张阳这孩子也因时局而有的经历,自他入朝为官事事离不开战乱,突厥人,吐蕃人,高昌,西域,正是这些麻烦缠着他,说来好笑,这小子如今已经离开了礼部,任职太府寺卿,现在整日在骊山种地。”
“嗯。”李靖点头道:“有一种解甲归田的意味。”
“谁知道呢,他还年轻,这大唐也还年轻。”房玄龄索然一叹,“人都不是完美的,张阳也一样,他有怪脾气,也有莫名的执着,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受了那魏征的影响,时常与陛下争执。”
三五碗酒水下肚,李靖起身道:“叨扰了。”
房玄龄摆手道:“无妨,无妨。”
走出房玄龄的家门,李靖就遇见了苏定方,当年他跟随着一起北征突厥,如今平定了吐蕃之祸,也是军中颇有威望的人。
李靖很欣赏这个将领,便道:“你不在军中,来这里做什么。”
苏定方陡然站定,“末将愿继续为大将军牵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