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李玥点头。
困意已经支撑不住眼皮,夫妻俩打算各自躺在躺椅上睡去。
盼望着孩子出生,盼望着女儿长大,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张阳觉得自己盼望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盼望着大唐的富强,盼望大唐的强大,大唐的孩子更加强壮,大唐的老人可以老有所依。
这世道太难了,太穷苦了。
如此多的盼望,会显得人很贪心。
张阳觉得宁可贪心一些,若是自己不贪心,枉在大唐活一遭。
梦见女儿在太极殿上舞剑,张阳从梦中醒来,乍一看女儿果然在偷拿她母亲的横刀。
看了眼媳妇还睡着,张阳起身走入屋中,夺过她手里的横刀,“你不许玩这个。”
小清清执拗道:“我也和小武姨姨她们一样。”
张阳将横刀放在她够不到的高处,抱起女儿皱眉道:“你还没到可以拿这种利器的年纪。”
小清清怀抱着他爹爹的脖子,“就想看看。”
“要是被你娘知道,指不定要如何责罚你。”
闻言,她心虚地看了看还在睡着的母亲,低声道:“爹爹不要告诉娘。”
“嗯,只要你听话,我就不说。”
“好。”
父女俩脸上都有了笑容。
婶婶看在眼里没有多说什么,这位小郡主如今才两周岁,就比寻常孩子聪明了,到了这个年纪她能说的话越来越多。
孩子生来就聪明这种话,婶婶是不信的。
这都是要看如何教导,还有孩子出生时的身体决定的。
小清清出生的时候就很强壮,公主调养身体一直过了二十岁才生了孩子。
女子到了二十岁之后才是最好生养的年纪,不论是对于要成为母亲的女子,还是刚出生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县侯治好了公主的先天气血缺失之症,还能让生出来的孩子强壮,就算现在骊山的这些规矩被周围的村县指指点点。
两位婶婶以为这种指指点点,在健康面前不值一提,她们是看着李玥从小喝药长大的。
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这些指指点点,只是他们愚昧。
等他们明白之后,周边的村县也会效仿的。
李玥睡到傍晚才醒,她感受到孩子在腹中动了动,扶着腰起身舒服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什么时辰了。”
李丽质穿着一身淡红色的衣衫,一头长发也用红色的缎带绑着。
山风吹过的时候,衣衫与宽敞的袖子随风而动,那红色的缎带也在风中舞动。
这位长乐公主没有在贞观九年嫁出去,如今的她有着与寻常女子不同的气场。
尤其是练了剑法与刀法之后,她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凌厉,身上多了一种让人不敢忤逆的傲气。
比之以前的小丫头,她现在已经有了与皇姐一样的身高,她将手里的木剑放在一旁扶着皇姐,“快用饭食了。”
李玥低声道:“小武与小慧还在练着吗?”
“嗯。”李丽质稍稍点头,“说是她们练得不好,王婶便将她们俩人留下了。”
李玥稍稍点头,“宫里来消息了,说是让你们回一趟宫里。”
李丽质闻言疑惑道:“宫里?”
现在李丽质的话语声越发变短、变薄,这是女子成长时声带发生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咿咿呀呀地跟在皇姐与姐夫身后。
行了笄礼之后,她好像一夕之间长大了。
李丽质点头道:“皇姐,我去看看父皇与母后,弟弟妹妹就不用去了。”
李玥低下眉眼,沉声道:“你父皇说过,宗室里有不少人在议论你的婚事,此去定是因为婚事,让王婶陪着你,当天去,当天回来。”
听着皇姐的嘱咐,李丽质重重点头,“嗯。”
不多时小武与小慧也回来了。
晚饭时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早饭显得清淡,午饭少油,在骊山晚饭一直都是最丰盛的。
饭后,李丽质与东阳嘱咐了几句,明日一早她要去一趟宫里,弟弟妹妹也要看好。
不过在骊山有婶婶看着,还有小武与小慧。
翌日,李丽质依旧穿着一身红衣裳与王婶一起下了山。
打了一声唿哨,三河马便闻声而来,李丽质翻身上马,骑得次数不多,她显得有些生疏。
王婶叮嘱道:“这马儿认识你,切不要急躁,双腿要放松。”
“嗯。”李丽质接过王婶递来的横刀,点头。
横刀是她自己要求的,此去皇宫面对的是自己的婚事,宗室的议论总不能一直不搭理,提着刀便是自己的态度。
到了村口,王婶也翻身上马。
从开始的生疏,李丽质骑在马背上逐渐放松身体,很快就适应了三河马。
婶婶穿着朴素,眼神中却有女子鲜有的杀伐气。
一个穿着红色衣裳的骑马女子很快引起了官道上的行人的注意。
三河马跑得很快,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那匹马儿的不凡,而且那马鞍处挂着一把横刀,便可知策马之人的身份也不简单。
马儿到了长安城春明门前停下,早就有宫人等在了这里。
她们见到一身飒气的李丽质有些诧异,差点没有认出长乐公主,倒是眉宇间与颔首时的神情与当今陛下很像。
李丽质一手拿着横刀,对眼前几个宫人道:“入宫。”
这些宫人一时间被长乐公主当下的气场与气质镇住了,才惶惶回神,连忙行礼道:“敢问这位是……”
李玥回头看了眼王婶,“这是王婶,与我一起入宫。”
宫人递上装束,“还请公主殿下换上……”
“不必了。”
她们话还没说完,李丽质便迈着步子朝着朱雀门走去。
“公主殿下!”一群宫人围着连忙护送。
第六百六十二章 骊山教出来的孩子
李丽质的脚步很快,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女娃娃了,如今整个人精气神充沛,一旁的宫人将姿态放得更低。
一手拿着横刀,李丽质带着王婶迈步走入承天门,一路在宫人的指引下来到兴庆殿。
此刻的兴庆殿有不少人,长乐公主一到便吸引了许多目光。
有些人不明白,有些人清楚,这一次兴庆殿的宴席就是为了这位长乐公主的婚事。
在长乐公主的婚事上,陛下与皇后一直没给出明确的说法,但大家都清楚,谁家若是娶到了这位嫡公主,将来一定可以护住门楣,往后三代人都能圣眷不断。
只是现在长乐公主的行状令众人疑惑,一头长发用一根缎带绑着,束着马尾辫。
一身大红的衣裳,脚穿布鞋,有女侠之气,还有一股飘然于世俗之外的味道。
这就是骊山养出来的孩子,从内而外表现出来的一种气场。
李丽质的目光扫过周遭,众人纷纷避开目光。
太子李承乾走来,“丽质,父皇和母后就在殿内。”
“皇兄先请。”李丽质稍稍一礼。
李承乾诧异一笑,“你都长这么高了,这两年一直在骊山许久不见了,这是……”
见皇兄看着手里的横刀,李丽质这才将刀交给了自己的婶婶,“近来常有练刀法,来时忘了搁下。”
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在场的宾客,也明白她的意思,今日之行多半是为了婚事,她这是警告众人。
父皇与母后对丽质一直都很溺爱,想来也无妨。
李承乾带着她朝着殿内而去。
长乐公主迈开脚步跟在太子殿下身后,这位公主的脚步很大,走路不扭捏,身形挺拔,谈吐间的端庄与从容之气,也让在场的女眷低下头暗叹公主殿下的这等气场与气质养得真好。
李丽质走入殿内,当即皱眉,在场的不仅仅有宗室的诸位叔伯,还有很多权贵与权贵子弟。
见到父皇与母后,她行礼道:“父皇,母后,女儿来了。”
李世民点头道:“一两月不见又长高了。”
长孙皇后自然不会在意女儿穿着简单,也没有好好梳理发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