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页(1 / 1)

('

大唐盛世的开端不该是这样的。

天可汗的权力越来越大,民心是最朴素,但乡民们的生活依旧没有太大的改观。

张阳离开这个村子,又走向另一个村子,每每去过一户人家,便将手中的种子交给他们。

又送出去一包种子,上官仪终于忍不住问道:“就算是县侯将种子给了他们,他们也不会去种的。”

“我知道,在乡县对粮食苛责的要求下,县里不会让多余的耕地去种植蔬菜。”

所谓上行下效,这种各县内卷的形势下,蔬菜种植与家禽养殖一直都在高压的环境下不得发展。

就像上官仪说的,如果上面的想法不改变,下面的乡县也很难有改观。

回到骊山已经是傍晚,张阳回到家,心情不是太好。

李玥好奇道:“夫君今日去做什么了?好似兴致不高。”

她拿出一张纸,上面歪七扭八写着三个字,这就是女儿的名字,张清清。

字很大,字迹也很不好看。

张阳回头看向女儿,她正心满意足地吃着婶婶烤好的羊肉,她心心念念烤肉已经很久了。

弟弟妹妹还在烤着肉吃,宁静的骊山只有小熊在池中游水的动静。

说来女儿才两岁多,过了今年就奔三岁。

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已经很厉害了。

媳妇对女儿的要求很高。

张阳喝着茶水道:“我家女儿真是天赋异禀。”

“哪来的天赋异禀,她那是照着写的,让她独自一个人去写怕是不行,就像是画个图照样画而已。”

“今日去看了看我们骊山的附近的乡县,算是窥得中原粮食丰收背后的一角陋象,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觉得也该变一变了……”

听着夫君讲述今日出行所见所闻。

李玥低声道:“就像夫君所言,一地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乡县如此争抢功劳的情况下,各地也是如此的这般情况,也不少见。”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重中之重,民生归民生,粮食归粮食。

不能因为一味多种一亩半亩地而扼杀了民生。

矫枉过正就扼杀了作物多样化发展。

藏书阁内,有一堆堆的卷宗都摆放着,看着巨大的图表,除了贞观二年到三年因为中原旱情,粮食骤减,贞观五年开始粮食收成才有起色。

自贞观六年开始中原便开始粮食丰足。

根据作物多样化的种植,增加南北粮食作物流通与鼓励乡民自家散养鸡鸭的目的,张阳书写的一份奏章。

至少这个盛世,寻常乡民吃个鸡鸭蛋不应该是一件难事。

这是人们除了肉食以外,最基础的营养所需。

张阳在奏章上写着,“为这大唐所有人的饭桌上有更丰盛菜肴,为了各地乡民孩子都能茁壮成长,让年迈老人能够不再分出吃食给年轻人,让孩子能够更加的健康,让成长所需,体力所需更好补充,请陛下给予太府寺调度作物之权,放松田亩限制之权,但有举措可请中书省批复……”

再继续在奏章后续写上原因与自己的见闻,一份三百余字的奏章写好了。

张阳又自己看了一遍,这是自己做官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写这么多字的奏章。

无论是中书侍郎,还是礼部尚书,这也是自己做官最认真的一次。

在太府寺这个位置不得不认证,况且还有老师教导,管着大唐人的饭桌,这种事情怎能放松小觑。

搁下手中的笔,张阳看向窗外,夜色已深。

李玥用热水泡着脚,安静地看着手中的书卷。

“媳妇,我好像能够看到我晚年的样子了。”

李玥轻笑道:“只要夫君不涉朝中权争,这样也挺好,闲来还能照顾照顾女儿。”

小清清正盘着她的小短腿坐着,一脸凝重地看着眼前这幅新拼图,这是她的下一个挑战。

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群众搞基础

“是呀,我现在都有女儿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张阳低声回道。

深夜又下起了雨水,从主屋的家门口可以看到弟弟妹妹的住处已经吹灭了灯火。

小武和小慧有各自的房间,又过了半个时辰她们的房间也吹灭了灯火。

只有主屋的油灯还亮着,张阳坐在屋前,空洞的黑夜看不清远处,只能听到雨水落在屋檐与华清池的动静。

李玥抱着女儿去睡了,张阳还在想着眼前耕种事宜,有道是万事不能脱离群众,需要深入群众之中,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深入了解现在乡民的生活才能做出合适的举措。

就算要鼓励农作物的多样性,不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果然万事离开了群众都很难,没有群众基础什么事都干不成,鼓励作物多样性需要一步步来,各地各县的民情也不同,需要慢慢来。

离不开群众,也离不开乡县当地的支持。

还需要朝中给予各地记录的水土状况,思量完这些,张阳这才回屋,媳妇与女儿睡得真香。

轻手轻脚关上屋门,自己在地上的铺盖上睡下,心中期待着媳妇肚中的孩子平安出生。

长安城内,今日的早朝刚刚结束,李世民看到了骊山让人送来的奏章,他低声道:“张阳这两天都在做什么?”

王公公低声道:“回陛下,听说昨日县侯出了骊山去各地乡县看土地耕种的情况,还找了几户人家询问。”

“嗯。”李世民应声点头,继续看张阳所书写的奏章,作物调度之权,饭桌上的菜肴丰盛?

这位皇帝不由地笑了笑,“这小子倒也是一番热忱之心。”

不多时殿前的侍卫禀报道:“陛下,礼部侍郎许敬宗求见。”

闻言,李世民放下了奏章,“让他进来。”

“喏。”

开朝后的这些天,礼部上上下下将大朝会的事情都安排了下去,想着他现在也该来禀报了。

现在便来了,见人入殿还未行礼,李世民拿起手中的奏章道:“不用多礼了。”

许敬宗颔首道:“陛下,礼部已经派出了三位使者前往吐蕃,并带着十位官学夫子前往吐蕃,按照陛下吩咐礼部也派出了使者前往辽东,一来传旨意任张大安为礼部侍郎,继续主持辽东事宜,二来送去陛下国书给高句丽王,令他来朝。”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你在礼部办事一直很得力,自从河间郡王离开礼部,张阳建立外交院之后,礼部许多事情都是你在忙碌,这些天辛苦你了。”

许敬宗躬身行礼,“臣与张尚书一样心系社稷,万不敢怠慢。”

正眼看着他,这是李世民第一次仔细看着当初的这位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你是张阳的左膀右臂,有了你才有了现在礼部这个局面。”

“陛下,臣定当尽职,礼部上上下下皆是为了社稷,为陛下分忧。”许敬宗将身子放得更低了,他低声道:“陛下如此说,臣……臣惶恐。”

李世民站起身走上前,轻拍了他的肩膀,“张阳对礼部不管不问,朕还让他兼任了太府寺卿,他一个人也是分身乏术,如今他已入中书省,更是尚书省侍郎,朝中这么多事情,不能都让他一个人来做。”

闻言,许敬宗将身子放得更低了。

殿内宫人们低着身子,王公公收拾了一番桌案上散乱的奏章。

陛下还在说着话。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不能空置,朕也不能看着你是侍郎却一直要做着礼部尚书的事情,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往后定当尽心尽力。”

李世民笑着颔首,“朕也清楚,长孙无忌时常与朕说过你当初在秦王府品行不端,但朕也看重能力,这两年朕也询问过,现在你已成家有了家室,品行好了不少,在当年也没什么大错,将来这礼部重任还是要交给你,至于辽东的事情一切可以照旧。”

许敬宗低着头不敢多言,闻言再言道:“臣明白了,臣先告退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