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看波斯,大食人的进攻下,果然连连失守。
波斯王子卑路斯,几次想要向安西都护府的裴行俭求援。
就算是带着西突厥兵马的阿史那杜尔再骁勇,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大食人。
张阳写下一份奏章,想要大唐驰援波斯的前提,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必须登位成为波斯的国王,并且交出管辖权给大唐的天可汗。
这只是前提,莫名又觉得借着天可汗的威名,手拿外交权对关外诸国巧取豪夺又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忙完了眼前的事情,张阳疲惫地搁下笔,也不知道辽东的形势如何了。
李义府和大安,至今没有送来消息。
李玥踩着布鞋坐在边上,眼神带着求助,“婶婶都不让我穿草鞋了。”
“为何?”
“会着凉,可在家里还是穿着草鞋舒服。”
张阳拿起家门口的草鞋,拿入屋中打量了一番,媳妇的脚其实一点都不小,比寻常女子都要宽大。
拿出自己的工具箱,往草鞋的后跟处扎了几个洞,做了一个简易的后跟。
再将前段的鞋面用棉布盖上。
一个样式独特的鞋子就做好了。
“我管这个叫做拖鞋。”
李玥穿上试了试,眯着眼幸福地笑着,“嗯,穿着很舒服。”
等她穿着一双样式独特的拖鞋走出屋门,惹得王婶瞪眼看了许久。
“公主殿下莫动。”王婶低头仔细观察,甚至绕着前前后后看了一番,看这鞋子是用草鞋改的,倒是也能用于御寒保暖。
杨婶也过来看了看。
李玥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等候着婶婶的数落。
不过两位婶婶达成了共识,这鞋子穿着轻便也能御寒倒也没计较。
皇姐有了称脚的拖鞋,弟弟妹妹便也想要。
张阳经不住清河与东阳一人抓着一只臂膀,晃着手臂央求,也只好给弟弟妹妹也一人做一双。
不过这群小没良心的,天色入夜就去睡了……
张阳还在油灯下做着拖鞋,眼神酸了便闭目片刻,继续缝缝补补。
华清池边的一处小房间中,李丽质与清河还有东阳坐在一起。
房间内的油灯已经灭了,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入。
东阳看了看主屋的灯火还亮着,便沿着大通铺爬来,其余的妹妹已睡着。
清河低声道:“皇姐,我也不想嫁人。”
面对两个妹妹,李丽质安慰着,“你们都放心,皇姐说过我们年满二十岁才能嫁人。”
“那要是父皇下旨了该如何?”东阳低声说出自己的担忧。
“当初,我也要被父皇下嫁,还是皇姐与姐夫帮着挡下来的。”
“嗯,姐夫和皇姐一定会帮我们的。”
屋内的几个小丫头眼神坚定。
第六百一十八章 立冬
李丽质看妹妹们都安然躺下了,她这才放心睡下。
这么多的弟弟妹妹,要照顾起来何其费心。
现在的皇姐和姐夫能够看着她们,将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费心。
深夜,张阳还在给弟弟妹妹织着拖鞋,天黑就睡,这帮小没良心的。
李玥织着衣服,“来年开春又要换新衣裳了,孩子长得真快。”
两位婶婶帮忙收拾着屋内的玩具,杨婶低声道:“听说关中的盐价又便宜了,一斗盐只要十文钱。”
李玥低声道:“这是好事呀。”
与吐蕃一战赢了之后,吐蕃的盐湖也到了天可汗手中,如果关中盐价有所波动,这一定和天可汗有关系。
总不能这些盐都皇帝一个人吃了吧,宫里人再多也吃不完。
距离朝堂越远,越能够看清现在的局势。
张阳将孩子们的夏天穿的草鞋改成了拖鞋,再将这些拖鞋从小到大依次放好成一排,颜色各异,成双摆放整齐。
“也不知道皇宫怎么养这些孩子的,她们的童年乐趣太少,深宫不适合养孩子。”
张阳叹息一声看着夜色沉思。
李玥将孩子的衣裳重新改了改,每当秋天入冬的季节也是她与两位婶婶最忙碌的时候。
要给这些孩子准备冬天的衣裳,还要准备来年的新衣裳。
宫里确实也会准备,但总觉得没有骊山做出来的衣裳穿着舒服,也更漂亮。
翌日。
为了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全美发展,除了平日里的学习,还有锻炼的课程。
一大早孩子们从高到矮,站在一排,张阳带着她们绕着华清池跑步,就这么跑完五圈,她们一个个早就累得不行。
平时在宫中都是养尊处优,哪里会有这种锻炼,强身健体也是必需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锻炼是不能缺少的。
看她们一个个都累倒在地上,就这么席地而坐,而今天还有一件事。
今天李治要和小熊进行一场游泳比赛。
趁着现在的华清池池水还不是冷得彻骨,若是过了霜降时节,到了立冬,便不能再下水了。
天气一旦寒冷,孩子们不再适合下水游泳。
小熊与李治各自在起点。
“做好准备运动了吗?”张阳看着他问道。
李治重重点头。
而小熊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它甚至打了一个哈欠。
张阳退后两步,吹响一声哨,小熊与李治一齐入水,一人一熊在水里扑腾着,朝着华清池的另外一边游去。
小熊的水性向来很好,它在华清池游着的样子不好看,应付李治也是闲庭散步一般。
那五头小奶熊也在池边,几次试探要下去,爪子只是碰了碰池水,又缩了回去。
“稚奴,快一些!”东阳与清河在一旁喊道。
李治手脚不停地划着。
或许是小熊也不耐烦了,它一钻下水中,再浮起来的时候已经领先了一大截。
李治咬着牙奋起游着,小熊却已经在另一头上岸了,它抖索身上的水,抬着头很是高傲。
张阳跟在一旁,就怕李治会出什么事情,但凡他在池中有不对劲的情况,就当即下水去把他带上来。
就算是已经知道落败了,他还坚持游着,毅力和决心是不错的,是个可以培养的孩子。
终于李治也游到了对岸,他喘着气,面色通红。
李丽质拿着布巾递给他,“稚奴,水里不冷吗?”
李治使劲擦了擦一把脸,“在水里的时候不冷。”
一阵风吹过,李治又被冻得一哆嗦。
在宫女心疼的目光下,晋王殿下去屋内换了一身衣裳才出来。
李治的游泳方式方法都是跟张阳所学,游起来确实不慢,动作也很标准,可要赢过这头熊还是差远。
也不知道这头熊这般短小的四肢,是如何游这么快的。
无奈落败的李治坐在小凳子上,眼神盯着那头悠闲的熊。
不过在清河,东阳,还有李福,李明这些孩子眼中,李治已经很厉害了。
至少在这个深秋,她们也敢下华清池中游泳。
新家还要继续建设,早晨在自己的书房中为了燧发枪的铸造忙活了半日,下午就来到骊山的另一头,温室的后方,这里同样是一片瓦砾,原本这里是骊山行宫的一处道观。
没有道祖像,只有一个大炉子,像是炼丹炉。
眼下这个炉子已经被丢到了山下,成了一个无用的摆设,就当是个老物件也好。
张阳按了按地面还算是平实平整,再拿出自己的图纸,前后用脚步试了试距离,这片地正好给自己做个车间,以后可以用来做一些物件。
从立冬开工,到了来年夏天就可以落成。
张阳叫来了李治,李福与李明三个男孩子,一起搬运石料与木材,先做准备。
立冬这天,有村中小童牵着牛在旷野放牛,喂牲口需要干草料,在初冬的时候给牛拉出去好好吃顿,再回来时,需要备足干草料。
田野乡间小道上,每隔几里地都可以看到一两头牛,还有大牛带着小牛的。
皇帝在立冬时节祭祖之后,便走在乡野,看到有人家在忙碌着准备过冬的准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