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页(1 / 1)

('

生孩子是一件需要重视的事情,不像其他人家早早就将女儿嫁出去,这种不到年龄,又想要孩子,风险太大了,尤其孩子们母亲还未长成。

如此生孩子有很大的风险,且不说母亲还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的阶段,许多器官还未成熟,根本没到适龄的时候,就算是万幸生孩子出来,也有体弱多病,或者先天不全。

骊山规定男子女子二十岁才能成家,也是出于这个理由。

让骊山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适合的年纪才能成家成婚。

从立下这个规矩以来,骊山不论是嫁出去的女子,还是在骊山成家的女子,新生的孩子都很健康也很强壮。

从周边郡县对骊山这个举措开始议论,到现在周边村县开始来询问,是不是有生孩子的良药,药方?

其实根本没有这些,只要到了合适的年纪成婚便可,宁可晚一两年,也不能早。

骊山的一切改变,也影响着周边的村县。

李玥看到了小虞,这个当初她在骊山最初建设时收的一个小姑娘,五年过去了,现在的她也有二十岁,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当初那个脏兮兮的小丫头出落得很漂亮,俨然成了村子女子领头人。

看她正在安排着工厂的劳作,村中妇女们都很愿意听她的安排。

见到公主殿下,她躬身行礼,“见过县侯,见过公主殿下。”

李玥低声问道:“可有婚事安排了?”

小虞摇头道:“家里还未有安排。”

也是,现在骊山女子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骊山女子不好嫁,骊山很富裕,找夫君也不愿意找穷的。

因为公主殿下这个前科,公主殿下在骊山有绝对的话语权,当初骊山的女子们都以公主殿下为榜样。

宁可找到与自己相爱的男子,也不会听从家中安排,就算是家中安排的婚事,她们该拒绝也会拒绝。

这颗种子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下的,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或许是梁祝改变了她们。

当年与小虞一起玩闹的姑娘,都成了她的手下了,也有几个嫁出去了,留下的也不少。

当有了更丰足的生活之后,便开始追求美好,这是人心使然,骊山很富裕,骊山的村民也都很富裕,他们通过劳作所挣的银钱,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追求这种美好。

再加上关中粮食丰沛,现在关中的粮食价格已经下降到五文钱一斗,这便是最大的底气。

夫妻俩绕着骊山走着,李玥闻到了酒香,不远处就是骊山的酒厂。

现在酒场内很忙碌,李泰坐镇这里,在这里吆喝着人手办事。

夫妻俩远远看了一眼便回到了山上。

西域的奏章送到了外交院,这份奏章除了要呈报给中书省,还要抄录一份送到骊山。

婶婶带着奏章而来,“县侯,这是西域的消息。”

裴行俭在安西都护府也有些日子了,张阳对他除了好奇之外,更想看清楚这个人能力。

目前的消息来看,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自己预想的要更强。

李玥与小武,还有小慧正在厨房中忙碌饭食。

弟弟妹妹干脆在骊山准备过冬了,既然宫里没有说要接她们回去的事情,便让她们一直留在这里。

孩子们都是纯真的,在骊山她们可以很欢乐,她们想回家的时候也随时都可以回宫。

张阳担忧地看了一眼厨房中忙碌的媳妇,便将心放下来,打开奏章看着,“麻烦婶婶带话给外交院,裴行俭索要的一切人力都拨给他。”

“县侯,许敬宗派来的人说,县侯是否书信一封与安西都护府说明。”

张阳放下书信,“我会安排的,让他们不要着急。”

“喏。”

婶婶又急匆匆离开。

李玥的饭食算不上好,弟弟妹妹也能勉强应付,饭后李丽质还要带着弟弟妹妹收拾碗筷。

玻璃珠子孩子们人手一颗,她们都当宝贝一般地藏着。

熟不知这东西以后要多少有多少。

饭后的时光,是李玥专研数术的时候,她的数术境界从大衍求一术再到导数之后,开始求逆元。

所谓逆元是大衍求一术中一种算法。

大衍求一术云: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于左上。

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数与左上一相生,入左下。

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递互除之,所得商数随即递互累乘,归左行上下。

须使右上末后奇一而止,乃验左上所得,以为乘率

很简短的一句话,却道尽了数学一门,古人为求更高境界的总结。

在后世的高数中,这不过是冰山一角,也就是数学中的剩余定理。

对此,张阳也觉得那是一个痛苦的境界,要有远超常人的毅力来坚持运算。

贞观十年,十月深秋,在波斯以西的泽拉天善河边,大食人拉起二十万兵马,向波斯发起了进攻。

而就在这时的中原,潼关一带,一队运送银钱的队伍停驻不前,当他们将银钱送到了这里之后,后方的主人家送来消息,让他们不要再将钱往西送,而是留在潼关不要轻举妄动。

会有这样的消息,也是因为后方出现了问题,在许敬宗的人手与红烧肉帮人手的监视。

对方惊觉有人盯住了这次交易,而且查得很深入,只能迅速叫停。

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正的买方

今天裴宣机匆匆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俩人,有一个年岁近六旬,须发黑白参半的人,还有一个十分年迈的和尚。

三人来到骊山村前,安静地站着。

直到李泰知晓这个裴宣机又来了,本不想去见,可听说他还带了两个人前来,无奈之下,只好前往迎接。

脚步匆匆从自己的住处走出,李泰又撞见了上官仪。

“魏王殿下,下官愿一同前去。”

李泰瞧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淡淡道:“一起去也好,只是言语还需本王来谈。”

上官仪点头,“下官只是好奇,来者是何人。”

李泰的脚步很快,身后跟着侍卫。

一行人来到近前,见到了对方。

“今日听说你没有带钱来,本王本不愿意来见你,上官兄几次与本王讲了待客之道,碍于为人君子的份上,这才前来。”

听着李泰勉为其难的话语,裴宣机躬身让开解释道:“魏王殿下,这位是赵郡李氏南祖一脉,李政藻老先生。”

话语顿了顿他又道:“这位是国清寺高僧法号慧旷。”

知晓了眼前两个人的来路,李泰半晌说不上话来。

对方来头竟然这么大,赵郡李氏一脉位于河北,一直以来都是望族,而且还是东西南三大支之一的李政藻。

自汉魏一直盘踞于河北一地,李楷之后位于赵国故地,在世家中,士族门第颇高。

所谓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说的便是赵郡李氏,这一脉出自当年战国李牧之后,一直以来都是抵御匈奴与东胡的存在。

战国之后,几经辗转,到了李楷一脉开始起复。

而自汉魏以来,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大,经历南北朝,前隋之后,到了如今他们是河北一地最大的望族。

也是十姓七家之中,最低调,势力最庞大的一支。

再看眼前的慧旷和尚,从国清寺来,国清寺的渊源更深,国清寺自隋朝开始建立,那时候有个叫智顗的和尚。

那是一位很传奇的和尚,写出了六妙法门,法华文句,现在佛门有法华经也少不了智顗和尚的编撰。

有人说他是四祖之一,那人功德高得离谱。

天竺高僧波颇已经过世了,但国清寺的存在就连波颇都不敢瞻仰,只能参拜。

见到魏王正看着自己,慧旷和尚躬身道:“魏王殿下,老僧从国清寺来,本是来长安城接玄奘,但受李先生所邀,这才来骊山相会骊山县侯。”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