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页(1 / 1)

('

李孝恭皱眉道:“按照你们的吩咐老夫都照做了,虽说只是一个名字,确实有人来翻看过。”

“万事都要做两手准备。”

“这一次你打算从世家子弟手中赚取多少银钱?”

“河间郡王看错我了,我那是为了银钱吗?我这是为了大唐富强。”

张阳昂首说完,见他还盯着自己看,又有些心虚地低下头,“顺便赚点银钱。”

李泰跟着自己的侍卫前往铁匠坊。

与河间郡王在村口走着,张阳揣着手道:“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你现在说话越来越有文人气了。”李孝恭感慨着还有些失落,“你以前不这样的。”

“我以前是怎么样的?”

“过去怎么样不重要,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张阳又道:“或许是最近书读得多了。”

李孝恭点头,“也对,陛下让你多看圣贤书。”

俩人走到渭水河边坐下,张阳揣着手背靠着一块石头。

李孝恭的目光瞧着村子,“真想与你这般闲云野鹤,昨日家中夫人又怒了,因为一件小事将老夫痛打一顿。”

张阳倒吸一口气凉气,“河间郡王最近身体怎么样了?”

“老夫身子硬朗,倒也没有受伤。”

“我的意思是最近早晨如厕还通畅吗?”

“我们之间一定要聊着不堪的话吗?”

张阳揣手沉默良久。

渭水河的冰面总算是融化了,河水开始流动了,这风景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坦很多。

“老夫会多吃豆芽的。”李孝恭又站起身往村口走去。

“少喝酒多吃蔬菜。”张阳一路嘱咐。

将马儿的缰绳重新拿起来,李孝恭翻身上马,“世家的事情老夫替你看着。”

张阳朗声道:“等孩子能说话了,认您当爷爷。”

“哈哈哈!”

李孝恭爽朗大笑,策马扬鞭朝着长安城而去。

这个世道总会给自己一种疏离感,能够交心又能走得近的也只有李孝恭了。

这人办事粗心大意,还能做出一把火烧了礼部这种不要命的事情。

张阳为他的晚年生活担忧。

混迹长安城这么多年,李孝恭第一次真心想为自己好的,长辈的接纳不用太多言语,能够替自己扛雷,顶着被李世民砍头的风险,还能帮我开脱。

李孝恭是第一个,也是真心实意站在自己身边的。

“大丈夫行走天下,当如此洒脱。”

闻言,张阳回头一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大素站在了自己身后。

“大素,你哥呢?”

“大哥去长安城了,大哥有家室要照顾。”

张阳稍稍点头,“你不是也成家了吗?”

说到这里张大素的神情有些犯难,“正值年关,如今已是礼部侍郎,妻子那边的亲眷不少都想给孩子谋求一官半职,不过小小侍郎何来给她们安排,如今能来躲一天是一天。”

再怎么说张公瑾也是一个国公,娘家那边多少会有些攀附。

张大素又道:“不妨事,等来年开春那些亲眷回去后便消停了,张尚书放心,父亲也说过这些亲眷的请求不能答应,一旦答应了往后只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

“再者说陛下正在整顿吏治,下官身系外交重任岂能在这个时候行差踏错。”

“老师还是明事理,我们以后一定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将外交院做大做强。”

“对,做大做强。”

往村子里走去,张阳好奇道:“翻译做得如何了?”

张大素回道,“吐蕃话和突厥话已齐备。”

“大素啊,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些人都说关中话,读关中书籍。”

“真要是那样的话,我做翻译还有用吗?”

张大素是个做事非常用心的人,现在一头扎进关外各地风土人情中,主要做调研和整理这一块。

“有用呀,怎么没用了,这都是我们的外交院的成果,他们自己的语言想要忘记也很难。”

“张尚书说的是。”

贞观八年的除夕,张阳做了几桌丰盛的饭菜,将李渊和老师一家请来。

还有上官仪,武士彟,牛闯和村子里的骨干。

饭桌上,李渊抱着小外孙女满脸的笑容,孩子的哭声传到院外,院内又是一片笑声。

张阳坐在老师身边,“老师也该吃些肉,我自己煎的鱼您可以尝尝。”

张公瑾笑着点头。

长安城内,此刻也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李世民在太极殿也摆了宴席,许敬宗站在殿外安排诸国使者觐见。

“还请诸国使者在宴上莫提国事,等来年朝会陛下自会安排。”

众人心领神会。

最后许敬宗的目光落在倭国使者的身上,来人也是那边权贵子弟,是中臣镰足的儿子。

说起中臣镰足当年受南渊请安的指点,此人与苏我入鹿也在中原求学。

岑文本在编撰隋书之时,就有这等记载。

而前隋倒下,天下大乱李渊入主长安城称帝,这些人也就回去了。

而现在中臣镰足已是那边的重臣,更与王室苏我氏一脉有莫逆之交。

许敬宗看这个使者还是挺顺眼的,至少他又给外交院送了一大箱的银饼,比之去年更多。

外交院这一年的花用又足够了。

银饼归银饼,国事归国事情,还是按规矩来。

再看这个倭国使者因为给外交院送钱的事情,在别的使者面前趾高气扬,许敬宗的心里又觉不痛快。

真以为外交院会多照顾他?

以张尚书的秉性,多半吃干他们的价值,最后多半也会和松赞干布有一样的下场。

太极殿内鼓乐声阵阵,许敬宗站在冷风中,感慨光是这些使者就可以想到来年又有忙不完的事情。

这些人多多少少也都是带着目的而来。

就像是南诏的事情,两年前还在往长安城派使者希望的大唐驰援他们,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在中原最东面,这里是辽东地界,依旧下着大雪。

张大安坐在一处小院内喝着酒水,面前坐着的是李义府。

“你从高句丽跑回来,高句丽王是如何说的。”

“渊盖苏文一家把持着兵权,现在整个高句丽风声鹤唳,早晚要出现大乱,高句丽王很仰仗大唐,若不是渊盖苏文把持着兵权,早就派人求大唐驰援了。”

“本是除夕夜,想找个人喝酒便来寻你,高句丽王不敢拦着我,渊盖苏文的人也不敢动我,都抢着拉拢我,策马来回也就三日,一早回去便是。”

张大安放下酒碗,目光看着从黑夜中飘入院中的雪花,“高句丽形势向来反复,辽东不平他们便割据一方,若无实际的控制就算是帮了高句丽王也无用。”

李义府很是赞同地点头。

又是笑了笑,张大安低声道:“义府兄弟不想念家乡吗?”

李义府叹道:“想,只是在下不比大安兄弟,你的父亲乃当今邹国公,在下出身低微,就算为官也不入士流,那些士族都看不起我。”

话语说到激动处,李义府一手捏着酒碗,也许是酒劲上头了,他咬牙切齿,“凭什么!凭什么他们就可以高高在上,我却要低着头向他们赔笑,我靠着科举入仕,他们还是看不起我,处处指指点点。”

张大安神色平静,“出身决定士流,士族只看家室不看成就,这种成见已经有数百年了,世家也绵延了数百上千年了,若是义府兄弟投效世家,说不定可以让自己的名声更好点。”

灌下一口酒水,李义府冷哼道:“义府出身贫贱高攀不起,有朝一日定要他们为我左右,将当初的屈辱都还回来,我要成为他们眼中那个高不可攀的人。”

听着他的语气,大安沉默了,并不知道李义府从剑南道一路到长安城经历什么,又受过什么样的委屈。

“陛下重修氏族志也是为了对抗世家。”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