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1 / 1)

('

明知道张阳的手段,即便是知道他的行径,听到这般屈辱的要求。

禄东赞牙齿都在打颤。

张阳颔首道:“做得到吗?”

禄东赞再是行礼,“还请外交院说其他的条件吧。”

“不,道歉是前提,松赞干部不道歉不立碑,这件事便过不去,别说谈和,停战都不可能。”

张阳又是朗声道:“我大唐一直以来都希望世界和平,这也是我们外交院的目标,是你们吐蕃单方面向我们大唐宣战,攻打松州导致数千上万人离开家乡,到现在他们都还不敢回去,敢问吐蕃大相,吐蕃是不是应该道歉!”

“我中原君王犯错也要自省,当年正是灾年,我大唐天可汗面对旱情可以下罪己诏!现在你们吐蕃连一句道歉都说不出来吗?”张阳的语气又重了几分。

“松赞干布犯了错,可以就此揭过,再次与大唐和睦相处了,松州百姓的苦难就能熟视无睹吗?我们中原向来没有这么道理,难道你们吐蕃就有这般蛮横的道理吗!”

话语声响亮,院外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承乾此刻盯着禄东赞,再看这个吐蕃的大相现该作何选择。

院外又传来了一片议论声,禄东赞额头的汗水滑落,思考着该如何应对,却听张阳的话语再次传来。

“我屡次三番劝过你们吐蕃,大相何曾思量过?”

外交院的谈判还在进行,其中话语内容便已经传了出去。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中,太监脚步匆匆而来禀报:“陛下,谈判已经开始了。”

正批阅着奏章,李世民点头道:“有人在记录吗?”

“回陛下,房相与太子殿下正在旁听,此次谈判也会有中书省文吏记录下来。”

“朕知道了。”

太监小步退出甘露殿。

外交院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次谈判关于将来大唐与吐蕃的相处。

更是能够牵连关外数千将士。

对长孙无忌来说,这一次的谈判事涉西域大略,陛下想要经略西州并且重建安西四镇,也和吐蕃有脱不开的关系。

禄东赞又是躬身行礼,“我们吐蕃可以答应向松州道歉,至于立碑的事情可否再考虑。”

“一份国书就算是道歉,以后再提此事你们吐蕃不认又当如何?道歉要有诚意,有错要认,如果你们吐蕃连这点诚意都没有,那么这一次的谈判便算了,我们战场之上见分晓,大相以为如何?”

“要让赞普作出如此屈辱之事,就算是我答应,赞普和吐蕃勇士都不会答应。”

张阳咧嘴笑了,“那好,我们在战场上再见分晓如何?”

禄东赞咬着牙缓缓抬头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岁才出头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朝堂起伏这才第四年,他便已经是朝中的礼部尚书。

赞普当初说过这个人或许会成为吐蕃最棘手的敌人。

那时的赞普是根据吐谷浑的遭遇猜测,那也只是猜测,更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成了礼部的尚书。

也没有想到现在的张阳能够站在这里与自己谈判,开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答应的条件。

“如果吐蕃能够就此道歉,我们可以谈接下来的条件。”

禄东赞缓缓开口,“外臣会写信,将这个条件告知赞普,还请诸位静等赞普的回复。”

又是看了眼在场的众人,禄东赞又道:“在此之前能否先请大唐停战。”

张阳的脸上又挂起了人畜无害的笑容。

李承乾见到这个笑容也是松了一口气,看来可以停战了,随之接下来的话语让他神色陡变。

“将士们的血不能白流,松州的上万县民不能白遭罪,在吐蕃赞普没有向松州道歉立碑之前,大唐不会停战!我们的条件还未达成以前,这场战事也不会停下!”

张阳的话语从外交院内传来,此刻外面的众人听到这般话语都是怔怔出神,好强势的少年男儿,大唐少年若皆是这般寸步不让,大唐何以不强盛。

禄东赞挥袖走出外交院,此刻院外叫好声一片。

房玄龄看着文吏将此间安排全数记录完,又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嘱咐道:“晾干墨迹呈给陛下。”

“喏。”

李承乾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等院外围观众人散去,院内诸多人手接着去忙自己的事情。

禄东赞回到了驿馆,他执笔写下今天外交院提出的条件,此刻这个吐蕃大相眼中尽是屈辱。

他所写的也不是希望松赞干布向大唐松州地界的上万生民道歉,他还写了给赞普的建议,千万不要答应张阳这般屈辱的条件,一旦答应了我吐蕃再无立足之本,再是千叮万嘱,吐蕃勇士宁可战死,也不向大唐道歉。

第三百八十五章 做个专业的人

写完之后,禄东赞交给了一旁的仆从,做完这件事他长出一口气,仿佛身上的重担恍然间不在了。

长安城内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张阳在众人的目光下走出外交院的时候,李承乾便跟在一旁。

人群散去,眼前的朱雀大街又宽敞了。

“孤以为松赞干布不会接受这种条件,你还是希望大唐和吐蕃的战争继续下去是吗?”

听李承乾这么说,张阳放慢自己的脚步,“科举就要开始了吧。”

李承乾点头,“过了农忙便是科举。”

“也不知道大安这一次能不能被朝中录用。”

“吐蕃的事情和大安有什么关系吗?”

张阳停下脚步揣着手正看着几个玩闹的孩子,“吐蕃的事情当然和科举没有关系。”

李承乾如鲠在喉,既然没有关系为何又要说起科举,与张阳交谈还是一如既往地无奈与痛苦。

以前在东宫的时候还算能够听懂,如今他越来越不说人话了。

指着远处玩闹的孩子,张阳又道:“长安城像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闻言,李承乾抬起头,“是说这般年纪的孩子吗?”

张阳点头。

李承乾思量半晌,“有近千上万,迁居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城中的孩子自然多了。”

街道两旁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偶尔还能听到几句叫骂声。

“太子殿下,臣以为若是这般年纪的孩子都开始读书,想将来给我们大唐增加更多的读书人。”

李承乾重重点头:“你说得在理。”

张阳神色平静再是讲道:“敢问太子殿下,从去年到现在为何官学的开办迟迟没有进展?”

“这个……”

张阳再是讲着:“当初臣说过科举的开办根基便是在官学,只要官学能够顺利开办,将玩闹的孩童全部收入学舍中,科举必将兴盛,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七八岁的年纪,更是不能错过的时光。”

“臣当初几次三番嘱咐太子殿下要注重官学的看办,太子殿下只是和陛下提起过,至于陛下会如何办,朝中会如何办,有哪些章程?”

听着张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语,此刻的李承乾也在费劲地消化这些话。

“至于臣当初说的那些,太子殿下是不是都已抛到脑后?”看了看李承乾的神情,张阳接着道:“身为太子诤友,应该劝谏督促太子,有些事情不能只是一句话,做个场面就能了事,我们要将话语落在实处,把事情办下去,这样才能无愧于心。”

李承乾稍稍一礼,“朝中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可士族掌握着大多数的夫子士子,他们给予优渥的条件,给门阀子弟教书,朝中无法与他们相抗衡,郡县州府想要去寻教书人,却发现士族已经招揽了八成的士子,就连生员都不放过。”

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与财富,来掌握更多的教书资源。

为他们自己的子弟来做私教。

永远不要小看古人,尤其是这些有文化有学识的士族门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总有对策。

“我觉得眼前的困难并不是不能化解的,只是不敢下太大的决心,有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对此,我非常佩服郑公,当初寺庙事发还是郑公亲自去查问,亲眼所见倾力而为,实乃我辈榜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