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禄东赞看着写在奏章上的内容犯难。
“不识字吗?”许敬宗笑着。
“认识……”禄东赞缓缓开口。
“只要你写明了,之前的弹劾就是一个误会,我们尚书在与你们吐蕃人谈判中的言行举止没有任何的不妥之处,而且还要写上吐蕃对礼部的感激之情。”
“再说明朝中弹劾都是子虚乌有,是那些言官栽赃之,还请礼部为吐蕃再做公道便可。”
禄东赞咽下一口唾沫,闭眼好似咽下了一口气,“只有这么做才能为张尚书才能解除禁足?”
“是也。”许敬宗把笔墨摆好,“大相,请吧。”
禄东赞再是闭眼深吸一口气,缓缓拿起笔便开始书写起来。
且说,禄东赞写了一份奏章交给朝中,李世民还没作出反应,人在骊山建设新家的张阳就听李泰讲了这件事。
“魏王殿下不要偷懒,快去把砖石装满,用推车拉过来。”
李泰闻言再苦哈哈的干活。
“姐夫,那吐蕃禄东赞终于是低头了,想来禁足很快就会解除。”
张阳点头,“我巴不得一直被禁足。”
李泰擦了擦汗水,“这个禄东赞还真是有意思,先前有多么的不退让,现在竟然要主动来谈判,还要礼部为吐蕃讨一个公道。”
有时候对付松赞干布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家伙,就是要给他来自现实的一个巴掌,他才会重新低下头。
吐蕃和大唐打?
你们吐蕃撑死十多万兵力,有二十万人口就算不错了,就这种程度还想和大唐打仗。
也亏得吐蕃有高原做屏障,不如松赞干布会败得更惨。
李世民扫平了多少竞争对手,拿下阴山打服了突厥之后,正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何处寻对手。
这就有个吐蕃送上来挨揍。
正好给李世民立威,也是给了这个天可汗散威严的机会,以显摆大唐实力的时候。
只能说松赞干布的开战的时机不好,开战的方式更不好。
终究是输在了年轻上。
“姐夫,姐夫!”李泰唤着。
“怎么了?”张阳不厌其烦继续把砖石往墙上砌着。
“接下来要怎么谈?”
“什么怎么谈?”
李泰跟在后头一直说着话,“谈判呀,接下来要怎么谈,是不是要让吐蕃拿出更大的代价。”
李玥走来正声道:“青雀,你去村子抓两只鸭子,我们午时烤鸭子吃。”
李泰闻言点头,“这便去安排。”
支开了李泰耳边总算是清净了不少。
夫妻俩默契一笑,坐下来休息着。
午时最热的时候到了,张阳看到李玥的汗水从脸颊落下,一直流到了光洁的脖颈。
把先前准备好的干净布巾,用冷水打湿递给她。
李玥接过擦着汗水,“这布巾从家里带出来,夫君藏到现在都不舍得用。”
用袖子擦了擦汗水,张阳笑着,“我用袖子擦就可以了。”
李玥擦着汗水递来一只桃子,“特意在冰水里泡过的。”
吃着冰凉的桃子,再吹着山风也凉快了不少。
小武骑着小熊欢快,到处追着其他的小动物玩闹。
这头熊已经能驮着小武跑,从以前收养的时候还是很小一只,这三年过去它长得快,每年都能胖上一圈。
让它驮着小武跑,就当是减肥了。
只有带着小武的时候,它才不会跑太远,总是在新家的附近晃悠。
李泰要减肥,这头熊也要减肥。
再这么吃下去,好好的一头猛兽,也眼看要废了。
李泰提着两只宰杀好的鸭子匆匆走上来,“姐夫,姐夫,我还带了很多胡椒和细盐。”
也是奇了,张阳痛苦地扶着额头,这小胖子最近的话怎么这么密。
第三百八十三章 卷死了其他驸马
搬了一天的砖石,李泰的胃口也更好了,他一个人就硬是吃了半只烤鸭。
张阳嘱咐道:“魏王殿下,你正是长身体最关键的年纪,需要多吃肉食,也不要暴饮暴食。”
李泰擦了擦嘴,“正好吃饱。”
“最近对地理的了解掌握得如何?”
“近日一直在看有关河西走廊的地志。”李泰盘腿坐好,“自汉以来在河西设有四郡,或许他人没有察觉,翻阅古籍之后才明白其实河西也是一个很富饶的地方,张大素路过河西走廊的时候发现战马羊群成片,当年霍去病在河西走廊设置名传史册最大的养马场,也不是没有道理。”
“姐夫,其实我心中还有一事不解。”李泰地上划了一条线,“河西走廊东接陇西,直通关中,西接西洲直通西域,历朝历代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原屡屡拿下河西走廊,却又屡次失去,而要重建河西四郡所要的钱饷更是无数,更会再有失去河西走廊的风险。”
李泰的话又开始密集了起来。
张阳苦恼地听着。
“此次重设西州进而连通高昌,父皇的这一决策魏征屡次提及反对,想来这会对朝中造成很多的负担,若是河西走廊一旦失去,朝中的这些付出和努力都会白费。”
想起河西走廊,张阳又想到了中原三大雄关的嘉峪关。
这座雄关开始建设的时候是明初,也是明朝修建明长城最重要的一环。
先不说李世民会不会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建设这么一个关隘。
可嘉峪关的建成确实给了河西走廊长久的稳固。
张阳在这条线的另一端画下一个圈,“可以试试在河西走廊建设一个关口,只要有这么一个关口存在,就能给后面的河西四郡一个很好的保障,不论是屯田还是调兵都能给予很多的方便之处。”
李泰看着这条线思量许久。
张阳又道:“我管这个关口叫作嘉峪关。”
“为什么是嘉峪关?”
“因为河西走廊的西端有一个座山叫作嘉峪山。”
李泰抬头突然问道:“姐夫去过河西走廊吗?”
张阳笑着,“你就当我去过吧。”
到了傍晚才离开骊山,走入长安城的城门,李泰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姐夫放心,地理于社稷有利,我会好好编撰的,定不会让姐夫失望。”
听着他的豪言壮语,减肥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
做生意倒是持之以恒。
也不知道编撰地理这种事情他能否持之以恒。
禄东赞写的奏章送入了朝中,一份是用吐蕃文字写的,另外一份是外交院写的译文。
看着眼前的奏章,李世民多少有些怀疑,禄东赞低头认错更如此反常地感谢礼部,多半也是被形势所迫。
再看向房玄龄,李世民沉声道:“玄龄以为如何?”
“既然吐蕃大相觉得张阳言行没有不妥之处,自然可以召回来,让他继续安排谈判事宜。”
李世民看着外面的夜色,“明天让他来一趟立政殿。”
皇后很是欣赏张阳这个女婿,以至于宫里的一些家具也是玥儿让人送来的。
今夜,李世民宴请宗室中人,当初李渊所封的那些驸马也都在场。
让太监把白砂糖倒在每个人的菜肴上,当今皇帝与众人分享着这个白糖的妙用。
众人尝了之后也是啧啧称奇。
当有人问起来处的时候,李世民都避开不谈,这是和张阳约定的事宜,至于以后这个白糖如何出现在坊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由来?
李世民相信张阳对此可以编出很多个故事。
在座的宗室中人都在议论这个白糖,有人用苦菜沾了一些白糖吃,发现风味更好了。
他们也听说过张阳时常会拿出一些稀奇的东西进献给陛下和皇后。
还有很多的家常吃食,大家都是做驸马的,等这些驸马回过味来的时候,他们意外地发现自己快要被张阳这个驸马给卷死了。
这是白糖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此次宴会肯定会有很多人对此印象深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