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大唐和吐蕃开战在即。
甘露殿,李君羡正在向李世民禀报。
听完一番话,李世民沉声道:“除夕夜的天空异象来自骊山方向,雪盖住了痕迹,也无从查起了是吗?”
李君羡低声讲着,“以往都是在长安附近,今年却在骊山,是末将疏忽了。”
查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结果。
李世民也想放弃,这个夜空异象人们纷纷说是祥瑞之兆。
从这个异象出来,大唐这两年一直都是丰收。
就连袁天罡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李世民当然不信这是什么神迹。
既然制造这个异象之人对大唐也没有什么恶意,就当它是一个祥瑞之兆又何妨。
“这件事你还要继续查,做事要隐蔽,有消息便来告诉朕。”
“喏。”
太监小步前来,躬身道:“陛下,人都到了。”
李世民点头,“你先退下,让辅机和尉迟恭入殿。”
李君羡再是行礼,“末将告退。”
看着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走入殿中,李世民朗声道:“这一次禄东赞在驿馆放火是何意思?”
尉迟恭回道:“陛下,吐蕃和大唐开战在即,当初退还财宝之后,便将禄东赞看管了起来,期间禄东赞想要给吐蕃送去消息不得,这才放火烧了驿馆,末将以为他此举同样是为了给吐蕃送去消息。”
长孙无忌点头道,“陛下,臣以为吐蕃人一收到消息势必想要开战。”
李世民眼神阴翳,“若是开战,边关胜算几何?”
甘露殿内君臣三人商量许久,直到李世民的旨意从殿内送出。
命侯君集为河西道行军总管,即刻前往西州整顿边防事宜,命牛进达收拢三万兵马奔赴松州整顿边防事宜。
旨意送去,几匹快马离开长安城送去军报。
第二天,长安城周边不断有兵马出现,一队队沿着官道朝陇西方向而去。
张阳在家中听到消息,大唐和吐蕃终究免不了一战。
意气风发的松赞干布和满是野心的李世民总要有个高低之分。
李玥神色担忧,“也不知道如今边关如何了?”
张阳坐在家中,此刻面前放着一张西域地图,“苏定方和李道彦去年的时候就到了西域,在西域攻城略地,现在也该准备妥当。”
李玥拿着小板凳在一旁坐好,见夫君画在地图上了一个圈,又画了一条线,“这是何意?”
张阳指着从西域延伸出来的线,一直延伸到吐蕃境内,笑道:“这是偷家。”
“有多大的把握?”
“要看苏定方和李道彦现在适应了高原气候没有,松赞干布带兵在前,依仗着高原的地势,他多半对自己的大后方没有防备,也很放心。”
李玥喝下一口茶水,“这支兵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西域,而是在吐蕃。”
“平了西域也会有吐蕃的威胁,松赞干布着急出兵自然不想看着西域就这么落入大唐之手。”
张阳说完又是摇头,“希望苏定方他们能够顺利,要说做饭造房子我行,行军打仗分析局势这种事情还真不是我所擅长,也只能出奇招,以一种损失最小的方式,来换取胜算。”
“这一仗若是赢了呢?”李玥好奇道。
张阳意味深长的笑着没说话。
眼神中有些不服气,李玥又道:“夫君说与我听又何妨?”
“这个计划筹谋很久了,就连你父皇都不知道。”
“你连妻子都瞒着。”
李玥的眼眸瞪着伸手又要拧。
“给小武准备单独的房间,我就告诉你。”
第三百七十四章 高原之行
李玥挥拳头捶打着,“说着朝政大事,夫君怎么又讲道给小武准备房间。”
一边躲闪着,张阳清了清嗓子,“这又不冲突。”
小熊晃晃悠悠从屋内走出来,它抬头看了看打闹的夫妻俩人,扭头走向小武,在小武的脚边趴着。
躲闪不及,还是挨了几拳。
本就说着吐蕃的局势,又说起了给小武准备房间。
李玥抱着自己的几册账本气冲冲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王婶回来的时候,说是已经把骊山的住处收拾好了。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满天乌云,寒风依旧阵阵看来是又要下雪的样子。
建房子最好在晴天,要是在雪天建房子刚糊上的泥浆被冻住之后很容易干裂。
想着新家事宜的安排,张阳走出家门还是打算先去见见禄东赞,这人在驿馆放火,朝中就算没有来过问,自己也不能不管不顾。
街道上已经没有了除夕时的热闹,正是度过隆冬时节,为了来年的生计要做好准备,比如说在这个时候多吃点多睡会儿。
在日常活动匮乏的当下,大家都按照冬藏,秋收,春种,夏长的节奏过一年四季。
张阳走到外交院门口。
许敬宗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张尚书,正是新年,怎么有闲情来外交院了。”
先是看了看外交院内众人还在忙碌,张阳揣着手讲道:“禄东赞人呢?”
许敬宗回话道:“就在刑部的地牢关押着,刑部还时常来问要怎么处置他。”
“这大过年还在外交院任职,辛苦你们了。”
“说不上辛苦,大家办事都勤快,而且我们外交院给的银钱也多,大家都愿意办事。”
“咱们礼部还有多少银钱?”
许敬宗心中盘算着,好一会儿后讲道:“银饼折现之后还有三万贯左右,够我们礼部用一年了,只要明年倭国的银矿还能送来,一两年内也不用发愁。”
其实骊山还有不少铜钱堆积,在大唐硬通货还是银饼。
手头上保有的铜钱要存着,银饼也要保证流入。
这么多的银矿放在倭国实在是浪费。
一阵冷风吹过,天空又飘起了雪。
张阳揣着手低声讲道:“带我去见见禄东赞。”
“随下官来。”
跟着许敬宗一路前往刑部,沿着朱雀大街一路走,过了朱雀门便是刑部。
现在的刑部门口只有三两官吏懒散地坐在一起。
许敬宗面带笑容走上前,“几位,礼部尚书要见禄东赞。”
见到许敬宗来了,众人迎着带入刑部。
刑部的主要官吏都在过新年,只有三两小吏看着这里。
也佩服许敬宗的社交能力,这家伙和谁都能成为朋友,这人的人缘也是好到不可理喻。
张阳甚至怀疑,只要许敬宗想,他说不定也能够和宫中的太监们相处成生死之交。
跟着走入刑部的地牢,这里有很重的发霉味。
刑部的地牢大多空荡荡,这些空着地牢房一角就关着一群吐蕃人。
此刻禄东赞正盘腿坐在其中。
张阳笑道:“只是过了一个新年,没想到禄兄就落得这般下场。”
禄东赞睁开眼,叹道:“有你在礼部,我们早有准备。”
先是看了看周遭的环境,这里的空气质量很差,倒是打扫得很干净。
张阳皱眉沉吟半晌,“既然吐蕃和大唐早晚要有一战,禄兄是不准备活着回去了?”
“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吐蕃的决心有多大,用你们中原人的话来讲只要赞普的大业可成,外臣死又何妨。”
“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张阳打断道:“你想说是这个吧。”
禄东赞缓缓点头。
这个吐蕃大相读过中原的书籍,看起来读得也不多。
跟着禄东赞而来的吐蕃人都看着眼前几个大唐官吏,他们沉默着没有讲话。
张阳淡然地笑了笑,“你放火烧了驿馆,是希望松赞干布知道你在长安的境遇?”
禄东赞闭着眼没有答话。
张阳又道:“我知道这一次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唐和吐蕃开战的契机,松赞干布势必会为了要救你,会带兵叩关,我说得没错吧。”
看对方还是没有回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