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象又是摇头,想要在盘问听到张大安如此自作主张,叹息一声与父母告别。
张大素嘴里嚼着饭食行礼,“外交院还有诸多事宜,儿子就先回去了。”
师母送别两个孩子,除夕一顿饭吃得并不愉快。
李玥帮着师母整理碗筷,一直安慰着。
张大安端正地坐着。
张公瑾低声道:“你当真考虑好要参加科举?”
张大安点头,“当初进东宫也是父亲安排,儿子不想一直受着父亲的照顾留在东宫,即便是在东宫继续留任十年或者二十年?儿子也是没有寸进,虚度光阴。”
打量着自己的小儿子,张公瑾低声讲道:“你有这般心思,老夫很满意,可你要知道当初把你送入东宫,是陛下安排,陛下也是看在老夫的功勋上,此次你要离开东宫,便不再有陛下的照拂了。”
张大安再是行礼,“儿子不想要继续受陛下的照拂,这两年看了很多书籍,想了很多事情,即便是检验此生所学,就算是科举落第,孩儿也不后悔。”
又是点头,张公瑾宽慰地笑了笑,“你就住在村子里,在家中多看看书,准备来年春天的科举。”
“孩儿明白了。”
等张大安说完离开了,张阳注意到老师的目光连忙解释道:“我也没有想到大安会想着参加科举离开东宫,这不是学生的建议。”
张公瑾站起身呼吸着夜里还带着寒意的空气,“大安这个孩子胜在善良忠厚,让他留在东宫也适合他,朝中没有他所想的这么简单,他还是天真自以为是。”
张阳小声道:“老师需要我照顾他吗?要不把他纳入礼部,只要学生还在礼部的尚书,就没人敢欺负大安。”
“这小子野心很大,想要直接参知政事入中书省。”
“大安有大理想,有做宰辅之心。”
张公瑾摇头,“那就让这孩子去试一试,也让他见识见识东宫以外的人是什么样的。”
先是清了清嗓子,张阳看了看四下小声道:“需要学生帮忙吗?”
“帮什么?”
“其实国子监的孔颖达老夫子来找过学生,想要我出几道数术题目交给他,来作为科举试题的参考,我可以透露给大安。”
闻言,张公瑾神色凝重,“你这不是在帮大安,是在害了他,老夫三个儿子就数大安最善良,最纯真,你真要毁了他吗?”
“太过善良不能在朝堂生存。”
张公瑾抚须道:“你在朝堂老夫自然是放心,你有手段有魄力,也敢做敢当,若说大安这个孩子进入朝堂,以他的这份纯真忠厚,说不定也会另有一番前程。”
话语顿了顿,张公瑾思量着,“且看吧,容老夫多活几年。”
张阳笑道:“您老可千万要多活几年。”
夫妻俩帮师母和老师收拾完家里这才回家。
科举考试的题目还是不能透露给大安,大安确实是个纯真善良的孩子,他没有世俗人那么多心思。
老师的这个小儿子从小就在庇佑中长大。
在东宫也是为了保护大安。
这也让大安的短处非常明显,他不善于与人交谈,也不善于与人争辩。
这两年他的变化很大,可自始至终他都保留着心中那一片净土。
当年天下战乱不止,老师是李世民手中的谋士,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甚至谋嫡位,鼓励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从一个父亲的上半生就可以看到他的儿子。
或许是老师上半辈子阴谋诡计之事用多了,这才想着给大安一个天真,让真正的内心能够安宁一些。
见夫君还神情凝重,李玥小声道:“夫君在想什么?”
牵着媳妇的手,张阳的脚步很慢,“大安,可能是老师心里也想要的一份安宁。”
细雪不断地落下,飘在夫妻身上。
还能听到村子里孩子们的欢笑声。
张阳从库房中拿了两桶东西,这些都是先前攒下来用来做炮仗的原料,只要稍稍改建一下,就可以做成烟花。
回到自己的住处,张阳便开始准备起来。
见李玥提着油灯走来,张阳连忙吹灭灯火,“做这个的时候不用靠近明火。”
屋内点着烛火,烛光便可以照到屋外,张阳借着这些光耐心做着烟花。
夜逐渐深了,风也停了但是雪越来越大。
李玥坐在屋中看着书,再看看坐在屋檐下的夫君,好在这些雪落不到夫君身上。
心中很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年,李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好,力气也大了不少。
十八个竹筒都装填好火药之后,张阳把它们都藏在一个箱子中,“这些都还只是半成品,想要让它们成为真正的烟花,我还要多加一些东西。”
李玥一手撑着自己的右脸,另一只手还拿着书卷,“为什么是十八个?”
张阳洗着手又洗了洗脸,“因为你过了除夕就十八岁了,媳妇恭喜你,现在你在我心里正式成年了。”
避开夫君的目光,李玥脸颊通红捂着嘴轻声笑着,心中的幸福让她鼻子发酸,悄悄抹了抹眼泪。
张阳提着酒壶,“我们应该喝酒庆祝,我们平安过了今年,往后还有很多很多年。”
“嗯,值得庆贺,每年都要庆贺。”
第三百六十九章 骊山的烟花
夫妻相对而坐,张阳倒下酒水,“来年我们的新家就可以动工了。”
夫妻俩碰杯喝下一口酒水。
小熊爬到房梁的柱子上,正坐着发愣。
每每有风吹过的时候,就有一些雪花从门口吹入,炉子的火光也随着摇晃。
“外交院虽说已经落成,算上现在夫君是礼部尚书,其实在夫君的心里一直对朝政是有排斥的。”
俩人相知相处这么多年,互相都很了解彼此。
“你父皇多疑又自负,我怕我做官哪一天被你父皇给砍了。”张阳再是喝下一口酒水。
“夫君早晚有离开朝堂的一天。”
看着媳妇的眼神,张阳稍稍低下头,“嗯,早晚有一天我要离开朝堂,这一天比任何人都要早,当然了在此之前我也希望大唐富强,至少让你父皇不要傻呵呵向恶势力委曲求全。”
轻声笑了笑,李玥再与夫君碰杯,“不只是今年要庆贺,以后的每年都要庆贺。”
“那是自然。”
夫妻俩再是一饮而尽,说着将来的规划,说着以后的日子安排,畅想着骊山新家建成后的模样。
俩人都喝得醉了。
张阳支撑着昏沉的脑袋,再看媳妇的神色。
她的酒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看向屋外的大雪,婶婶正领着小武而来,见到老师她快步走来。
李玥细心地给小武扫去外衣上的雪花,“今天怎么来老师家了,不陪着父母吗?”
小武咧嘴笑着,小嘴还缺着牙,“想老师了,爹娘又吵架了。”
李玥牵着小武的手,带着她洗漱,“天色不早了,我们早点歇息吧。”
媳妇和小武走入房间,张阳走到屋外吹了吹风,这种冷风可以给自己提神。
除夕前夜,村子里摆了宴席,骊山村大摆宴席庆贺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如今太极殿前很是热闹,许久不见的宗室中人正说着话。
李泰没什么精神,正希望这今天可以早些过去,这种宴席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李承乾走上前讲道:“听说今年他们夫妻要在骊山过除夕。”
李泰点头,“早已知晓了。”
“听闻你和张阳最近的买卖越做越大。”
“这些事情父皇也知晓,皇兄不必管得这么宽。”
“孤觉得你也该多照应一下括地志编撰之事,不能耽误了正事。”
“正事?”李泰站起身讲道:“现在骊山的生意能够驰援朝中,我以为那便是正事。”
听着青雀反驳自己的话语,李承乾语气重了几分,“父皇时常说起你的才学,孤只是希望你不用荒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