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阳叹道:“您老不该这么着急喝的。”
“如此好酒还有等到什么时候。”
“其实往其中加入冰块口感会更好。”
“当真?”李泰狐疑着。
“那是自然。”
看李泰飞奔着离开,也不知道这胖子从什么地方拎了一篮子冰块过来。
一共只有二十罐麦酒,在长安城混迹人脉很重要。
而人脉也是需要经营的。
将其中三罐送给李世民去,给老师家一罐,再给许敬宗送去一罐,还有程咬金,牛进达,李孝恭。
各家送完之后,能留给自己喝的已经不多了。
储存技术落后的现在,麦酒不能长期保存,容易变质,这个季节酿造出来麦酒这两天内就要全部喝完,再继续发酵下去就真的变质了。
李玥小口喝着麦酒,还给小武尝了尝。
麦酒并不怎么醉人,喝着爽口痛快最为重要。
看李泰和李渊已经一人喝了一大罐。
让牛闯的人把麦酒都分发出去,张阳嘱咐道:“话语一定要带到,麦酒送到当天就要喝完,一定加了冰块喝。”
“喏。”
牛闯把一个个装满了酒水的瓦罐放到马车上便带着人赶着马儿前往长安城。
宫里,李世民正批阅奏章,这个皇帝这两天忙坏了,一边批阅奏章额头还有不少的汗水。
太监把加了冰块的麦酒端来,“陛下,这是骊山送来的酒水,说是今天一定要喝了,放久了就会坏了。”
李世民的目光还在奏章上,他一手接过酒碗便喝下一口。
酒水刚刚入口,这个皇帝愣了愣,再看黄澄澄的酒水诧异道:“这个酒水怎么是这个样子?”
“说是用麦子酿造出来的酒水。”太监回禀道。
李世民一口气把一碗喝完,把冰块都送入口中嚼着,“再来一碗。”
“喏!”
冰爽的酒水入嘴,让李世民的思绪也清明了不少,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麦酒。
不一会儿三罐麦酒已经喝完了。
李世民看了眼空荡荡的瓦罐内,意犹未尽。
“就只有这么点?”
“都是骊山送来的,说是一年只有这么一次能够喝,是用新鲜的麦芽来酿造的,特意嘱咐了放久了就会坏了。”
酒水不醉人,喝着爽口让人喝下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李世民喝问道:“是张阳酿造的?”
太监回禀道:“送来酒水的人说是骊山酿造的。”
李世民笑了笑,擦了擦嘴,从批阅奏章的繁忙中抽身出来,还是这个酒水让朕清醒许多。
这两日为了政事整日忙碌,竟是疏忽了许多事宜。
“朕在宫里忙碌,他张阳还逍遥快活,还有闲情酿酒?”
人比人气死人,张阳的潇洒快活的日子,光是想李世民心里就来气。
真想把这个小子给抓起来他给朕继续酿酒。
李世民开口道:“要麦芽是吗?”
太监讲道:“是需要麦芽。”
李世民点头,“让人去收新鲜的麦芽,交给骊山让他们接着酿造这种酒水。”
“喏。”
第二天,张阳下了朝刚刚回到家中,就听杨婶说起,魏王殿下和太上皇一早就开始闹肚子,还是孙神医亲自给了两碗汤药这才好。
再看看小武和李玥,包括自己也喝了麦酒都没有事。
张阳思量着这才想起来,第一次喝这么多的冰镇酒水,不说肠胃痉挛就不错了,冰淇淋吃多了还闹肚子。
哪有他们两个人一直不停地喝。
杨婶又讲道:“还有一事,宫里已经派人去收集麦芽了,陛下有意让骊山接着酿酒。”
张阳点头道:“那就让魏王殿下去酿酒吧,反正酿酒的过程他都知道。”
“这就去安排。”
李玥梳理着小武的发髻,“我不喜欢麦酒,还是我们自家的稻米酒好喝。”
张阳点头,“等秋后村子里的稻米都收了,我们家再酿一些稻米酒。”
李玥点头,给小武梳理好发髻便继续专研导数。
对李玥来说导数的求证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导数的概念对她来说也很生涩。
求导的过程对她来说是一次质的提升。
等李玥掌握了导数之后,张阳又觉得自己没有其他的数学知识可以教她了。
求导函数值的过程几乎就是自己能够教她达到的数学极限境界。
再往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了。
李玥的桌案上放着一张巨大的纸,这张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这些还都只是她草稿。
她把自己学过的函数知识融会贯通,再一遍又一遍地拿出去套其中的公式一点点推倒。
木板上的题目画着一条切线,通过函数来阐述对线率上的极尽,这便是李玥的终极目标。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做题算答案,这是对数学的另外一种认识。
张阳无奈摇头有点懊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能够教她高考题目就是自己的极限。
不过看媳妇一脸认真又纠结,一遍遍折磨她的思维。
这样的情况,又让张阳觉得莫名和很爽。
太痛快了。
好一会儿,李玥把自己的思绪从复杂的公式中抽离出来,她揉着自己的眼睛,“夫君,我累了。”
张阳收起她的草稿,“休息休息吧,今天就到这里。”
“嗯。”李玥还是闭着眼点头。
在躺椅上坐下来,看李玥也脱了草鞋躺了上来,看她蜷缩地靠在肩膀上,眉宇间没有了之前的纠结。
当她睡觉时眉宇舒缓的时候,就说明她睡得很安心。
夫妻俩相处这么多年了,彼此非常的了解。
知道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她会做出什么选择,知道她最喜欢的睡姿,也知道她在什么天气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夫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建新家。”李玥枕着隔壁闭着眼呢喃着。
“快了吧。”张阳低声讲道。
“嗯。”
当秋季结束的时候,长安城的日子也快到了年关。
贞观七年最后两个月,一个又一个传令兵在长安城前住马,将边关的军报送入承天门。
年初时,李世民释放了就要秋后死刑的人。
如今日子已经到了,这些人全部都回来了,房玄龄还亲自过来确认了一番,年初的这些人一个都没有少。
都是大唐的好汉,这些男子即便是来长安城赴死也是义不容辞。
张阳看着让人为之动容的一幕,长安城围观的居民也越来越多,这二十九人在回到大理寺地牢之前,还朝着太极殿行礼。
称颂李世民明君的声音越来越多。
细雪从天空落下,张阳牵着李玥的手问道:“冷吗?”
李玥收了收自己的衣袄低声道:“不冷。”
再看小武她伸手想要去接住雪花。
一家子走入朱雀门,在去见长孙皇后之前,一家人去了一趟钦天监。
袁天罡已经走火入魔了,李淳风解释道:“袁道长将所有心力都用在了当初的谜题上。”
张阳看了看袁天罡神神叨叨的状态,“要不要劝劝他。”
李淳风摇头,“或许这是他这辈子要做成的最后一件事,就算是油尽灯枯也就这么成全他吧,要是阻挠他,他会死不瞑目了。”
带着张阳一家走着,李淳风讲道:“也不要去帮助他。”
此刻的袁天罡心气正是最高峰,一个巨大的谜题放在眼前,这是他的毕生成就,自然不会让任何人来阻挠。
跟着李淳风来到钦天监的另外一个地方,这里放置着一个庞然大物。
数根巨大的铁轨围绕着一颗球。
而且还是用铜铸造的。
李淳风站在风雪中,张开双手讲道:“这是贫道这两年的成就,此物名叫浑天黄道仪!”
浑天黄道仪终究还是被李淳风做出来了。
张阳拱手道:“祝贺李道长。”
李淳风大声笑着,“此仪分三重,三辰,三环四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