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闻言脱下外衣,走到沙袋前开始打拳。
打得有些凌乱,随着沙袋晃动这棵树也跟着晃动,不断有树叶落下来。
“孤有些不解,红楼是你印出来的,你难道对外面的议论不在意?”一边说着话,李承乾的拳头还在打着沙袋。
“这有什么好在意的。”
“士族中对红楼的议论很多,你难道不怕?”
“太子殿下,臣有一身浩然正气自然不怕。”张阳给自己搬了一把凳子在一旁坐下,“如果太子殿下也能练出一身浩然正气,也就不怕了。”
“浩然正气也能练出来?”
“当然可以,浩然正气永存于心便不会被他人左右,就像是郑公。”
“郑公?”
“是非对错分明,不向恶势力屈服,这便是郑公的浩然正气。”张阳清了清嗓子又道:“我正在向郑公学习,将来也要做一个维护正义的人,为了正义豁出性命死又何妨。”
见李承乾力道弱了几分,张阳接着道:“还请太子殿下专心一些,不要怕疼,这能锻炼意志力。”
李承乾重重点头,打沙袋的力道更大了。
在东宫侍卫眼里,作为一个东宫舍人张阳显然不称职的,竟然让太子打沙袋,难不成要教太子拳脚功夫?
过了半个时辰,张阳才开口,“好了,可以了。”
李承乾扶住摇晃的沙袋,擦去额头的汗水,拳头上有不少的血痕,之前打沙袋的伤口凝成了血痂,这一次又新添了几处伤口。
“让太子打沙袋,除了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力,还能让太子静心,锻炼身体更是练心气。”张阳拿出挂在自己的腰间的水囊,倒上一碗凉白开递给他。
李承乾灌了好几口,疲惫地坐下,“确实如你所言,每一次锻炼之后,孤感觉自己的思绪清明不少。”
“长久坚持,会有更多的好处。”
李承乾重新穿好外衣,“你听说了吗?青雀要将肥皂生意的利润其中五成交给朝中,说是修缮长安城各处街道。”
“有这事吗?”张阳心里明白,神情上还是一脸疑惑。
“父皇让阎立本去安排了,你不知道?”
“臣最近挺忙的,没有听说。”
“也对,这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青雀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自己肥皂生意赚钱所得用在了长安城建设上,消息是今天早朝群臣议论的,孤也听到了,想着不久之后应该会有更多人知道。”
“这些事情与太子无关,如今太子应该专心学习。”
眼看李承乾今天似乎没有学习的心思,张阳释然地笑了笑,“我给太子殿下做个游戏。”
“什么游戏?”
张阳捡了一堆石子,“准备二十个东宫的侍卫,包括太子一共二十一个人,我会分给每个人石子,大家各自不知道对方的石子数量,当所有人拿到自己数目的石子,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要求,向其余二十人要一颗石子。”
“自由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但每人每一次问对方只能要一次,且只能要一颗,对方也可以不给,也可以给。”
“第一轮一炷香的时间,结束之后淘汰石子拥有最多和最少的俩人,然后再重新分配石子继续下一轮,直到只剩下最后三个人中获胜一人,这个游戏要估算对方手中的石子数量。”
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后的好意
游戏开始,大家开始互相要石子,李承乾前后问了五个人要了石子,然后就没再要了,再看其他几人,不少人都没动作,看来大家对游戏的热情并不高。
每一轮结束接过淘汰两人。
玩了好一会儿,李承乾在第三轮就淘汰了,他的石子在第三轮的时候最多。
张大安回来了,他将弘文馆的那些人的议论都记录了下来。
打开这份书卷,张阳皱眉看着上面的内容,只有偶尔几个人名,还有弘文馆几个管事的名字,有些人名也不认识。
“大安呐。”
“在。”
“你再抄录一份送到村子里,我另有他用。”拍了拍他的肩膀,张阳笑道:“以后你就是我的记者了。”
“记者?”
“对,专门记录这些事情,多打一份工你不介意吧。”
张大安有些迟疑,还是答应下来,“不介意。”
大安这小子老实,最重要的是他能实话实说,实事求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东宫的侍卫和李承乾玩游戏,大家都让着当今太子,这种互相谋算的游戏一旦有这种风气出现就没意思了。
看李承乾还乐在其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
挺为这个太子的后半辈子担忧的。
张阳起身离开东宫,还没走到立政殿就听到一阵嬉笑声,媳妇带着一大群宫里的孩子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这还是她的那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带着她玩过这个游戏。
现在她也能带着其他孩子玩。
见长孙皇后朝着自己走来,张阳行礼道:“见过皇后。”
长孙皇后递上一个陶罐,“这里面都是细盐,宫里也还有。”
这么一罐细盐价值不低,长安城的细盐贵得让人牙疼。
宫里生活也不容易,皇后还要带着一大群的孩子如今还怀着一个。
“收下吧,这立政殿也没什么好给你们夫妻的。”
“那就多谢皇后了。”
“做母后应该给你们。”长孙皇后看着玩闹的孩子们,低声问道:“玥儿的身体如何了?”
张阳接过这罐细盐,解释道:“还在恢复,手脚依旧冰凉,畏寒,大体上没什么问题。”
长孙皇后点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一边照顾着长辈,还和青雀太子他们相处得当,又不逾越规矩,本宫也听说过一些事情,你这般年纪的孩子很少能够在老少两辈之间兼顾好。”
“皇后过奖了。”
“本宫也听说了,你在东宫让太子也锻炼身体,还教会了太子写百官公卿表。”
“臣是东宫舍人,只是适当给太子一些建议。”
长孙皇后笑着,“本宫还听玥儿说,你们要带着封地中的人过上好日子。”
老鹰认输了,立政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当初到封地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贫困的村子,那里很穷,别说我们自己过好了,他们活得更是很辛苦,本来就想着将来有个家业为生,就想着带动村民。”
“将来有个家业为生?”长孙皇后点头道:“这是你们的打算。”
张阳回话道:“或许对别人来说有了食邑可以衣食无忧了,也不用在乎别人活得怎么样,食邑皇帝所赐,采邑是为食禄,有这食税权,但这是建立皇帝的赏赐之下,一年食禄之后封地子民的日子会更艰苦,与其这样我更想一起致富,让他们为我打工,他们得到自己的劳动所得,我也能得到自己的好处。”
“不怕皇后笑话。”张阳尴尬地笑了笑,“起初我们到了封地有一种想要把封地退还给陛下的冲动,不过玥儿是个善良的人,我管这个叫做脱贫致富,与其让他们穷着不如一起富起来,不论是家产还是人心我们都得到了。”
长孙皇后点头,眼神带着赞赏,“光是食禄你们夫妻二人就可以衣食无忧,你们还是选择了一条不容易的路。”
“总会遇到波折,就当是锻炼自己了。”
“本宫还听说你想要几千亩地?”
这媳妇还真是什么都和她母后说,张阳苦笑着点头,“人生嘛,总要有个远大的理想。”
长孙皇后向李玥招了招手。
看着媳妇走来,张阳特意晃了晃手中的陶罐,眼神示意这是你母后给的。
李玥走上前乖巧地站好,“其实我和夫君在家里什么都不缺。”
长孙皇后看着俩人,“早点回去吧,以后也多来宫里走动。”
“嗯。”
李玥重重点头。
离开立政殿还要去崇文殿看一看,一直都是夫妻俩人在打理,也有些日子没去收拾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