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家的屋顶是自己修的,想要在屋顶修建一个蓄水的水桶需要建设一个架子,或者再搭建一个平顶。
修建一个架子倒是容易,只不过稳定性需要考虑,而且还要时常维护,一旦架子垮了整个水桶倾覆反而不好收拾。
而且这个水桶一定要大。
砌一个平顶更加地牢固,还要考虑着自己家的屋顶的承重。
要是承重不行,整个屋顶就塌了。
考虑了一番,张阳抬头看着屋顶,大不了再建一层把屋顶扩建一番,彻底换个模样。
考虑工期和建筑材料,这些日子有的忙了。
第二天的早朝,夫妻俩人早早来到了皇城,准备今天再去弘文馆再拿一批书带回家看。
这里的官吏对公主和驸马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路来到崇文殿,张阳卷起自己的袖子先打扫卫生,“今天天气不错。”
正要动手扫地擦地,注意到自己的媳妇的目光,张阳也看了看自己,“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玥好奇道:“夫君昨晚没睡好吗?”
“确实没睡好。”
李玥若有所思,“婶婶说过到了夫君这个年纪的人,总是睡不好的,精神特别好。”
张阳点头道:“所以我把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
李玥越发不解,“工作?”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也是一种工作。”
李玥幸福地笑了笑。
张阳来到崇文殿的隔壁,这里是东宫。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东宫殿前的两个侍卫看到张阳也是笑脸相迎。
朝着东宫殿内看了看,里面空荡荡的也没见人,张阳收回眼神,“太子殿下呢?”
侍卫回话道:“太子殿下正在太极殿听政。”
张阳愁眉揣着手。
侍卫也不敢怠慢这个驸马,太子殿下有过吩咐,躬身道:“不知道驸马有何要事,卑职可以等太子殿下回来了再告知。”
张阳尴尬笑了笑,“想向东宫借两个水桶,不知道方不方便。”
俩侍卫相视一眼,笑得也是尴尬,没想到就这么一件事。
“驸马稍等。”
说完侍卫走入了东宫的一处屋子,不一会儿就拿了两个水桶,“需要帮驸马装满水吗?”
张阳点头,“可以。”
“不知驸马要水桶做什么?”
“水桶还能用来做什么?当然是用来装水的。”
这个侍卫很勤快地在东宫外的一处水井打了两桶水出来。
张阳好奇地看了看水井内。
侍卫下意识也看了看水井,不解道:“驸马这是看什么?”
张阳咳了咳嗓子,“我听说宫里险恶,有人会把不懂事的宫女丢入井中,宫中的水井中时不时会多出几具尸体,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接过水桶,张阳又小声问道:“这位侍卫大哥,真有这种事吗?”
侍卫笑道:“哪有外面说得这么险恶,我们宫里的宫女都很懂事,那都是外面的人胡诌。”
“哦……”张阳应了一声,“那要是不懂事的宫女呢?”
“那都送回去了。”
“是吗?”
“驸马还有何事需要吩咐?”
见这个侍卫岔开话题,张阳提着两桶水来到崇文殿,夫妻俩一人一个水桶,往崇文殿的地面小心泼着水,这样容易打扫。
“都说你张阳有个爱干净,又喜整洁的癖好,没想到真是这样。”
正往地上泼水,张阳回神看向来人,正是刚刚下了早朝的魏征和李承乾。
“见过郑公,见过太子殿下,这不是癖好这是生活习惯,我又没有洁癖。”张阳躬身行礼。
见魏征眼角红肿,张阳不解道:“郑公这眼角是……”
魏征叹道:“朝堂上起了争执,被程咬金这个老匹夫给打的。”
张阳揣着手,“程大将军是个粗人,郑公忍辱负重,如此忍让在下实在是佩服。”
“忍让?”魏征冷哼一声,“等老夫多练一些年月的拳脚,老夫必要和他在朝堂上一较生死。”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彪悍的父子情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下佩服。”张阳拱手道。
大唐的朝堂有一股狂野的风气,一言不合就打架的不在少数,打完之后再据理力争。
魏征抚须道:“老夫和他程咬金没什么深仇大恨,也不用十年不晚。”
又聊了几句关于如今朝堂上的情况,看魏征走了,张阳小声问向李承乾,“郑公何故和程咬金大将军打起来了?”
李承乾感慨道:“还不是今日早朝程大将军因为食邑的失去和虞世南争吵,这一次虞世南也被封了县子,涉及食邑封地的好坏,这才争吵,能够给予食邑本就不多,虞世南弹劾了一句程大将军的封地过多,这才吵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既然是虞世南和程大将军的事情,郑公何故牵连其中。”
“郑公想要去劝说,无奈挨了一拳,要虞世南老先生动手他老人家这把老骨头怕是当场要不行了,也是郑公挨了这一拳,争吵才作罢,不然喋喋不休,不知还要吵多久。”
李承乾感慨道:“郑公也是用心良苦,再者说能够食邑的田户本就不多,父皇也难免失之偏颇,这也是没办法的。”
长安城周边一共才只有多少田亩,灞上,泾阳,蓝田……
如果要更远的位置,只能够从整个关中挑选。
渭南的一片地又给了李玥。
还有李世民的一群儿子女儿还等着食邑封地。
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还要能够服众。
当然了这些事情自己无关,再难取舍也是李世民的事情。
李世民想要进一步收拢权力,用爵位来收买人心,至于上次和李世民说过的化解矛盾之法,李世民全然不提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被李世民用了之后,他一边享受着群臣喊他英明神武,然后把功劳放在他自己身上。
“今日青雀倒是没有来早朝听政。”
“魏王殿下?”
“孤听闻他昨夜也住在了曲江池,而且还让他的护卫都在钓鱼,到了今日早朝也没有来听政。”
张阳尴尬地笑了笑,这个时候要装糊涂,一定要装糊涂。
“唉……要是青雀能懂事就好了。”
“太子殿下吃了吗?”
李承乾笑着摇头:“这刚刚下朝未用饭。”
李玥提着食盒走来,“皇兄不如先用饭,我和夫君还要接着打扫崇文殿。”
“孤安排一些人来帮你们。”
“不用麻烦东宫的人,一点小事我们自己来就可以了。”
“也好,用了饭食之后孤还要去听老师讲课。”
李承乾的老师是李纲,来崇文殿这么些日子,也算是半个东宫的邻居,倒没见过李纲其人。
食盒打开端出里面两碗凉菜,一碗芦笋炒肉,再有一个野菜和黍米做的菜饭。
坐在崇文殿的阳光下,三人吃得安静。
“如若父皇下旨让你再去礼部任职,你可愿意。”李承乾突然道。
李玥的神情平静,慢条斯理吃着饭菜。
张阳皱眉道:“再去礼部任职?”
李承乾点头,“高履行去礼部任职之时,太过刚愎自用,当初派去他吐蕃的使者到现在也还未回来,依旧被松赞干布扣押着。”
张阳吃着饭点头,就当听个八卦。
“他的才学确实不错,也是因为他的家世,难免会让心高气傲,父皇把他下放到弘文馆,也希望他能多多历练。”
“素来与高兄没什么来往,并不清楚他的为人。”张阳接着道:“我也在礼部犯过错,现在也吸取了教训,这崇文殿挺好的,能够让我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多多学习。”
“谦虚好学是个好品质,孤希望你以后也这样。”
“哪来的谦虚好学,我也只是看书解闷而已。”
这个季节的风带着一些清冷,倒是阳光很温暖,适宜的温度和清新的空气,当风吹过的时候,让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