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阿达兰还不说话。
张阳在他的耳边低声道:“你们向大唐买东西,不仅仅是驰援吐谷浑,甚至还能给你们自己留一条退路。”
“退路?什么退路?”
张阳继续在阿达兰的耳边说着,“你心里也明白吐谷浑和吐蕃的胜算有多少,如果真有朝一日吐谷浑败了,你可以带着吐谷浑的王室来到大唐居住,就算是吐蕃人想要追杀,他们也杀不到长安城。”
“甚至你在大唐的待遇也会很好,你看看在场的人,有赵国公,有河间郡王,还有我们礼部的人。”
听着张阳的话,阿达兰感觉自己像是在听恶魔的低语。
他突然想到了很可怕的事情,下意识地一哆嗦。
“我们大唐也是按照之前的盟约办事,为了大家着想,为了吐谷浑王室着想。”
莫索拉着阿达兰的手使劲摇头,嘴里的西域话不停地说着。
阿达兰恭敬地说道:“允许我们商议一下。”
张阳依旧摇着手中的扇子,“麻烦你们快点。”
阿达兰和莫索走到不远处,两个人争论着,声音越来越大。
好一会儿之后,阿达兰一巴掌打在了莫索的脸上,他用西域话说道:“都是为了你们,将来你们在大唐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活着。”
摸索的眼里带着泪水也用西域话说道:“他们就是魔鬼!不能答应他们,吐谷浑的一切都会完了的。”
阿达兰对自己的侄子低声说着话。
有时候亲情就是这样,大家都不是瞎子,当知道一切都无可挽回的时候不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住亲人。
长孙无忌默不作声地看着张阳,这是对方谈判中最大的弱点,就算是用这些财宝给他们的亲人一个安宁的栖身之地也是值得的。
吐谷浑太羸弱了,还要在大唐和吐蕃的夹缝中生存,大家都明白大唐不会轻易出兵支援,吐谷浑被吐蕃吞并也是迟早的事情。
那叔侄两人又商议了一会儿,莫索即便是知道这是一笔非常不公平的交易,他也无法阻拦自己的叔叔。
阿达兰低声说道:“那就这样吧,也不能让我们的战士饿肚子,这些东西我们都要了。”
张阳咧嘴笑着说道:“这才像话。”
这个阿达兰像是作出了此生最重要的决定。
张阳又说道:“这些兵械也全要吗?”
“全要了!”
“很好,这是一次很愉快合作,希望我们下次再继续。”
临走前,张阳对莫索说道:“光凭一腔热血救不了吐谷浑,但你的叔叔可以用整个吐谷浑的财富,给你留下一个安宁的后半生,你应该得到满足,吐谷浑的王室也该谢谢你的叔叔!”
莫索擦了擦眼泪,让等在外面的吐谷浑人带着了一车陈粮和一车老旧的军械。
留在礼部门口的是一车的金银珠宝。
尉迟恭沉默着还在回味张阳的话语。
长孙无忌让人带走了一车。
这种做法光不光彩两说,至少张阳的手腕很硬,能把对方使者逼得无路可退。
尉迟恭拍了拍张阳的肩膀,“你小子真该来军中,老夫最看不惯那些待外臣客客气气的文臣和御史。”
弱国与强国之间的谈判就是这样。
李世民对各国的使者都太过客气了。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朝中一些人不仅不会赞赏你,甚至还会有人弹劾你,你别高兴太早。”
李孝恭上前一步,“弹劾就弹劾,老夫这个礼部尚书就和这小子站一起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堂争执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一起离开了。
三人在礼部门前站着,张阳看向许敬宗,“多谢许兄刚刚的递话。”
许敬宗微笑着拱手。
两人配合得还算不错。
李孝恭冷哼着回到了府衙内,趴在桌案上接着睡觉了。
许敬宗小声说道:“张侍郎,这朝堂说不定还真的会弹劾。”
张阳惆怅着地站在府衙门口欧,看了看太极殿方向,“人活一世何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许敬宗低声道:“是呀,人活了一世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下确实很累。”
拍了拍许敬宗的肩膀,张阳笑道:“看来许兄也是一个很有经历的人。”
许敬宗快四十岁了,他笑得有些沧桑,“下官年轻的时候是前隋的官吏,也风光过,后来下官的父亲被杀害,天下大乱,下官跟了瓦岗军,也跟过李密大将军,后来大将军败了,被下派涟州做别驾,直到后来成了秦王府学士。”
年轻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又经历过天下大乱,又投军过,还被外贬过。
不得不说他的经历很坎坷。
张阳叹道:“都是过往了。”
许敬宗一脸的悲伤,“只是老父亲去世得早,下官连孝心都没来得及尽,下官的父亲叫许善心,他时常教导下官为人做事要有善心。”
倒是没在许敬宗身上看到多少善心。
“为人处世有善心是好,但也不能光有善心。”
“张侍郎说得在理,下官经历过这么多也明白,光有善心不能光宗耀祖。”
宫里,李世民看着一车的金银珠宝,也听着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说着事情的经过。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张阳的做法太过强硬了。”
尉迟恭瓮声道:“陛下,末将以为该强硬还是要强硬。”
“会引来非议的。”
“行得正站得直怕什么非议,这些银钱又没到张阳的手中。”
听着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各执一词。
长孙无忌是一个顾得上大局的人,在他看来张阳的作法太过强硬。
尉迟恭则是觉得强硬没错,该强硬的时候就要强硬一些。
李世民低声说道:“国事无小事,再议吧。”
长孙无忌低声道:“臣告退。”
尉迟恭也行礼,“末将告退。”
等两人离开之后,李世民拿起一块金饼,分量实在货真价实。
朝中终于有钱了……
李世民感动得想哭,太想哭了,从去年到现在都没好好吃过一顿像样的饭。
回到立政殿,李世民让长孙皇后算着银钱,这一车的财宝大概价值六万贯。
长孙皇后算了好半天,拿出一卷账目说道:“抛却以后宗正寺的用度和后宫用度,再加上各部过年过节要发的赏赐,陛下还能盈余一点。”
“当真?”
李世民神情没有波动心中有些欣喜,“还盈余多少?”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还能盈余三百贯。”
“三百贯……”
欣喜的心情一扫而空,李世民又沉默了下来,三百贯?三百贯能有多少?
朕有三百贯能做一些什么?
就这么点?
长孙皇后放下账目,“这一些银钱可以省着点加上朝中库中原有的银钱钱税,今年省吃俭用,过一年不成问题,算上给朝臣过年过节的奖赏,今年还是挺丰厚的。”
李世民的目光看着账目,他突然有些懊悔,这个张阳为什么不多要点。
长孙皇后笑道:“朝中处处要用钱,倒是礼部还能给陛下挣钱?还真是奇怪呀。”
李世民苦涩地笑了笑,“朕的这个女婿办事有些一言难尽。”
朝政方面的事情长孙皇后不会多问。
在媳妇的眼中夫君是做大事了,自从做官之后李玥变得乖巧了许多,也殷勤了一些甚至还会主动端茶送水。
饭后夫妻俩一起洗着碗筷。
李玥听到了张阳在朝中的事情,也知道张阳让朝中兵不血刃地拿下了。
手里洗着碗筷,李玥说道:“我发现现在孔明灯的高度越来越低了。”
张阳点头说道:“体积越大重量越大,需要的上升自然也要最大。”
把洗好的碗筷放在一旁,李玥擦干净手,“这样一来不就陷入矛盾了吗?”
张阳说道:“当然还需要解决热力的问题,需要更大的上升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