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句话能把魏王殿下折磨成这般求饶,这个家伙还能活得好好的,简直匪夷所思,就连一旁的侍卫都对张阳多了几分高看。
此人不能小觑,魏王殿下能这般倚重他,还能将魏王府从困境中救出来。
大家现在还能站在这里,魏王府的下人和侍卫还能吃饱饭全靠这个人。
张阳皱眉说道:“在下还有一些疑惑,刺客抓到了吗?长安城还有刺客吗?”
李泰回过身说道:“据说是都被拿下了,这个消息还算是靠谱的,大理寺放出来的消息,也是为了安抚长安城的民心。”
送开李泰的衣服,张阳点了点头,“打扰魏王了,在下就先告辞了。”
李泰愣在原地看着他离开,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招惹他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个张阳绝对是魔鬼!
天气晴好,疯狂了一夜的长安城,在清晨的宁静之后,午时又恢复了热闹。
昨晚的小波折依旧没有影响过年的热闹。
在如今吏治还算清明的大唐,长安城的治安说不上好但也不坏。
张阳坐在家中做着烟花的最后准备。
李玥还在为了她的热气球努力,即便是不能做热气球俯瞰整个长安城,至少努力不能白费。
小媳妇的脸上写满了坚定。
“官府发了布告,昨晚确实有一些不法之徒已经全部被抓走了,昨晚的那人应该没有同伙,估计已经被官府抓走了。”
李玥用一些藤条给热气球做着框架,她低声说道:“应该剁了喂狗才行。”
心中一阵咯噔,张阳看向李玥。
李玥的小脸上是天真又烂漫的笑容,这种天真的笑容说出这种话,好大的反差。
张阳不自觉打了一个哆嗦。
没想到媳妇还有这种杀气。
今天是除夕,今晚的长安城依旧没有宵禁,还是热闹非凡的一天。
张阳对李玥说道:“今晚我们就看烟花。”
“嗯!”
李玥点头应声。
她费劲地要把这些藤条编成一个箩筐,又叫来了王婶和杨婶来帮忙。
两个婶婶办事倒是麻利,手法熟练地编织着藤条。
李玥说道:“两位婶婶,你们今晚也和我们一起过除夕吧。”
两个婶婶笑着点头。
张阳将这些烟花装在推车上,这些烟花就用来晚上放。
近傍晚时分,长安城越来越热闹。
各国使者也在准备,今晚除夕陛下会在太极殿大摆宴席,到时权贵国公名仕以及诸多皇室宗室中人都会去太极殿。
宴会还没正式开始,太极殿就已经有了不少人。
礼部的官吏忙碌地准备着各项事宜。
太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程咬金,尉迟恭,李孝恭三人站在殿前看着闹哄哄的场面。
三人非常有默契地一起长叹一口气。
心说自己为了家中的烦心事叹气也就算了,怎么他们也叹气了。
程咬金好奇问道:“河间郡王何故叹气?”
李孝恭说道:“朝中用度紧张,今晚的大宴也是一切从简,宗室那边的俸钱都没着落了,家里的婆娘买肥皂也买疯了,家中都没酒吃。”
看了一眼程咬金,李孝恭又问道:“你又为何事叹气。”
程咬金愁眉不展,“还不是家里那个混小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整日早出晚归,要不是老夫绑着他,今晚的大宴他都不想来。”
朝中用人紧张,现如今不少人也是身兼数职。
李世民登基之后封了一堆大臣将军,大家也在长安城混成了新权贵。
而权贵二代中,程处默这小子的混账名声最为响亮。
要说就说程处默这小子不灵醒。
李孝恭说道:“程老匹夫,你也少打孩子,程处默这孩子本来就不灵醒,你再这么打下去孩子越来越傻了。”
程咬金忧心,又一声叹息。
尉迟恭见两人看向自己,低声说道:“老夫担心的是秦二哥,咱们秦二哥的身子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大家都有各自的心事。
从承天门走入的权贵国戚越来越多。
各路皇子和公主也相继到了。
场面也是越来越热闹。
宫女和太监们准备着吃食和酒水。
许久没有回长安的各路宗室子弟也在这个时候纷纷走入承天门。
玄武门的事情之后,李世民登基以来,李渊的那些儿子女儿很难见太上皇一面。
还有不少半大小子在殿前嬉闹着。
身为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还要带兵守在承天门前保证这一次宴会的顺利进行。
长安城的一个小巷里,李玥和王婶,还有杨婶,张阳四人吃着饭食。
今晚的饭食格外丰盛,张阳亲自下厨做了这一只烤鸭。
李玥吃着鸭腿一嘴油腻。
倒是两个婶婶拘谨不少。
张阳说道:“两位婶婶不用客气。”
这两个邻居平时挺热心的,就是古怪了一点,或许也有自己的家事,别人家的家事也不好多问。
张阳笑呵呵说道:“今晚我还想带媳妇出去逛逛,两位婶婶不出去看看热闹吗?”
第一百一十章 繁华长安
夜色笼罩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城的大宴也顺利召开了。
太极殿,两侧坐着的是大唐的文官和武将。
能谋略千里之外的文臣,能带兵纵横沙场的大将军。
彰显着大唐的最核心的实力。
武将中少了李靖,自从李靖北征突厥之后,交了兵权便开始闭门不见客。
李靖的名声响彻中原,面对突厥颉利可汗一战更是打出了大唐的实力,让周边小国都闻风丧胆的人。
在场的武将也都明白,李靖闭门不出的原因。
功高震主四个字就在头上。
如今君臣和睦,也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场面。
据说陛下好几次私下去见过李靖,只是和李靖聊了什么大家都不清楚。
大宴之前,陛下就去见过一次李靖,帝王亲自上门慰问,即便是李靖放下了兵权,李世民还是很看重李靖的。
禄东赞站在承天门前与一群使者站在一起。
从这里朝着宫门看去,前方就是大唐权力的核心,太极殿。
有多少国策和谋略都是从太极殿开始。
那里是整个大唐最顶尖的存在。
禄东赞心中有些热血沸腾,终于要见到传闻中的李世民,终于看到太极殿了。
等待在承天门的使者都很安静,等着当今陛下的召见。
身为吐蕃的使者,吐蕃的大相,除了松赞干布交代的大事。
禄东赞对大唐陛下也有一种瞻仰的心思。
大唐的繁荣和强大,是多少其他小国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这里太富裕了,太繁荣了,禄东赞多希望吐蕃也能够这样,可如今吐蕃还深陷战乱。
太极殿内,众多大臣和武将落在两侧,众人笑呵呵地聊着。
李世民扶着太上皇李渊坐在最上座。
如今李渊离开了太极殿,但李渊这个太上皇该有的待遇,李世民一样都没少。
李世民给李渊倒上一杯茶水说道:“父皇,这是玥儿的丈夫炒制的茶叶,儿臣喝过妙用无穷,父皇不妨尝尝。”
李渊拿起酒樽一口喝下点头说道:“有些苦涩。”
李世民解释道:“此物酒后饭后饮用最佳,稍稍品一口回味无穷。”
李渊又浅浅尝了一口,“确实好多了,不过朕还是觉得酒水好喝。”
李世民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和长孙皇后坐在一旁。
在座的还有不少李渊的儿子女儿,这些在封地的公主皇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兄弟姐妹,在今日都回到了长安城他们也纷纷向李渊请安。
看着这些已经成人有了家室的孩子们,李渊笑呵呵看着点头。
这一次唯独李元昌没有来。
李渊也知道李元昌这小子不懂事,李世民只是把李元昌打发回了封地。
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小子还敢揍朕的孙子,李渊也没有替李元昌说任何好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