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倭僧缓缓睁开眼,看着上面的内容说道:“贫僧没有做过这些事。”
张阳摇头叹息说道:“杀了,喂狗!”
“不!贫僧不想死。”倭僧爬着求饶道。
倭僧有气无力地说道:“贫僧画押签字之后,你们能放过贫僧吗?”
张阳咧嘴笑着,笑容充满了阳光,“当然了。”
缓缓抬起手,倭僧在上面按下血手印,并且接过笔写下自己的法号。
张阳确认无误之后收好这份罪状,“从现在起,我们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什么都要听我们的。”
倭僧双目无神地点头。
张阳接着说道:“首先你写信让人送去,让你的人每年这个时候都送五百斤银矿到我们手里。”
“五百斤?我们没有……”
“我不管你有没有,如果拿不出五百斤银矿,我们就把你的罪状交给朝堂,你应该知道朝堂看到这份罪状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程处默的手下看到这一幕也是一阵牙疼。
五百斤银矿是什么概念,这是多少银钱。
还真敢开口,几个手下面面相觑,这人穷疯了,一定是穷疯了。
从苦日子过来的,张阳做事宁可现实,也不对人客气。
倭僧看着张阳,这个年轻人仿佛是个魔鬼。
“贫僧可以回国,帮你去寻银矿……”
“呵,你连离开长安城都不行,还回去?你想都别想。”
让程处默的人把这个倭僧收拾了一番,就要把他送到驿馆。
张阳对倭僧小声说道:“这长安城到处都是我们的人,你以为你为什么被人洗劫?你觉得为什么吐蕃的女人会出现在你床上?”
倭僧瞳孔地震,看着张阳许久说不出话来。
“没错,都是我们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弄死你,对我们来说并不难。”
“明白了……”
倭僧低下头,无力地说道。
程处默拉着张阳走到一旁,“为什么不让这个倭僧回去?要把这人留在长安?”
张阳叹息道:“这家伙来中原很久了,他看过中原很多书籍,也了解中原的治理方式,说不定还看过兵书。”
“你的意思是……”
“这人在中原学到了太多东西,回去之后就会教给别人,他们倭人狼子野心,不能放他回去呀,这人肚子里有货。”
“要不某杀了他灭口。”
“杀他只是下策,官府会查的。”
“你说的有道理。”
程处默认同地点头。
张阳回头看了一眼瑟瑟发抖的倭僧,“把人先送回驿馆吧。”
程处默招呼手下办事。
经过这两天两夜的殴打,还被签下了罪状。
此刻倭僧走路像是一具行尸走肉,感觉人生已经完了,未来也是一片灰暗。
程处默带着倭僧来到驿馆门口。
见李孝恭就在驿馆门口。
李孝恭看到程处默上前打招呼说道:“你小子怎么来了,你家老货身体怎么样了?”
程处默笑着道:“承蒙河间郡王关心,家父身体好着呢。”
李孝恭拍着他的肩膀,“见外了,平日里叫叔伯就行。”
“哎。”
倭僧看着程处默和河间郡王能够聊得这么熟络,想起那个年轻人的话,这个长安城都是我们的人……
就连朝中官吏也和他们一伙的?
倭僧又看到驿馆门口卖红烧肉的凶神恶煞。
倭僧吓得腿一软,差点当场跌倒。
李孝恭终于注意到了倭僧,“这是……”
程处默说道:“我在路上看到这个倭僧,他被一群盗匪绑了,我顺路给救回来。”
李孝恭中肯地点头,“做得好,老夫正头疼找不着他。”
听到这对话,倭僧心头猛跳,脸色惨白,就连郡王都是他们的人,斗得过他们吗?完了完了……都是他们的人。
李孝恭看向这个倭僧说道:“真是这样吗?”
倭僧连连行礼说道:“全靠他们救了贫僧,贫僧感激不尽。”
第九十五章 走到群众中去
程处默说道:“如今世道是太平了,可坏人依旧不少,有些人离开长安城没过几天就被绑了,好点的能留个全尸,要是遇上手段残忍的,就被剁碎了喂狗,尸骨无存。”
话音落下,倭僧听到尸骨无存四个字吓得一个激灵。
程处默看向倭僧。
倭僧连忙哆哆嗦嗦低着头。
程处默说道:“以后呀,不要在外面瞎晃,万一遇到个坏人呢?”
倭僧回来了,李孝恭也是长出一口气,不然还要派人去找,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使者,丢了不好交代。
李孝恭也嘱咐道:“处默说的没错,你们这些事情切莫乱跑,丢了还要找你们。”
倭僧的脸色愈加苍白,果然是一伙的。
把人送回驿馆之后,李孝恭跟着程处默一起去看望程咬金。
如今的肥皂已经在长安的权贵阶级打响了名头。
尤其是在长安城的贵妇圈中,一块带香味的肥皂,那价格已经被倒卖三百贯钱一块。
让长安城王公权贵们也头疼。
平时贵妇们的消费力也不是很强,顶多就是买一些上好的香料和丝绸。
现在多了肥皂这个一个东西,还很紧缺,价格还在不断地飙升。
这让王宫权贵的爷们圈很无奈,贵妇们为了一块肥皂把钱哗哗地往外花,就算是不用肥皂,放在家里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程咬金见到李孝恭来了,连忙让家中的下人准备,“把今天刚刚剁好的牛肉拿出来,备上好酒。”
“牛肉?”李孝恭疑惑道。
“也不知道怎么了,我老程家昨天又有一头牛摔断了腿。”
“呵,你老程家的地头真是邪门了,不出十天半月就有牛摔断腿是不?”
“很让人惆怅的。”
程咬金略带文绉绉地说话。
把人请到家中,程处默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李孝恭问道:“你家买肥皂了吗??”
程咬金说道:“买了,家里娘们买了五块,真是贵的要命,花了不少钱。”
李孝恭叹息道:“是呀,这些娘们看见肥皂疯了一样。”
程咬金又问道:“你家买了几块。”
李孝恭神情悲怆,“我家娘们多,买了十多块,眼下连喝酒的酒钱都没了。”
家里娘们太多也是一种悲哀呀。
长安城的街市上,东市。
市集上,张阳还在跟一个卖芦笋的人讨价还价。
卖芦笋的汉子没见过讨价还价这么难缠的人,便说道:“小兄弟,这些芦笋你还这般讲价吗,讨个生活不容易。”
“谁容易了,这长安城物价多高呀,咱也不容易。”
“小兄弟,四文钱一根真卖不了,你们不容易我们活不活了!”都说长安城的人出手大方,怎么还有如此讨价还价的人。
张阳又拿出一文钱说道:“这样!我多加一文,九文钱买你两根芦笋。”
那汉子长叹一口气,“行吧。”
他一咬牙还是把两根芦笋卖了出去。
满意地提着两根芦笋,张阳想着还有什么需要买的。
“你都这么有钱,还要如此讨价还价!”
“咦?谁在说话。”
张阳扫试了一圈没看见人。
“我在这里!”李泰强调道。
低头一看果然是李泰,张阳笑道:“不好意思,魏王殿下长得太矮了,在下一时间没有看到。”
李泰跟着他的脚步说道:“不说你开的那家店里的钱,光是肥皂生意也给了赚了不少了吧,你怎么还这么死扣的。”
“我那是讨价还价吗?”
“难道不是吗?”
“魏王殿下有所不知,我那是体验生活。”
“本王看你为了一两文钱,都快和那人打起来了。”
张阳目光扫着集市两旁的货物说道:“这叫沟通,魏王殿下懂不懂沟通的意思,我经常和这里的商贩聊天,他们可欢迎我了。”
李泰无奈摇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