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有福娃会种田 > 我有福娃会种田(105)

我有福娃会种田(105)(1 / 2)

周郡摸了摸周娇的头发,你不要想这些,哥哥是希望你能一直读下去的。

周娇道:哥哥,我在家也可以学啊。路拾和你还有周立哥哥赵雍哥哥都可以教我啊。等我在铺子里,也可以跟着路嫂子学啊,咱家里还有书啊。再说我可以随时回来。过完年后再说。他现在不想谈这个,转而道:路嫂子说要给娃找干爹了吗?是谁啊?

周娇摇头,我还没问。等我去问问。说罢就跑走了,然后没多久就回来了,一脸恍惚地说:那娃娃的干爹是咱村口一颗老槐树。

周郡:?!

周郡愣住了。

周娇道:听说是路阳哥去找了神婆,神婆建议的。村子里老人说这颗老槐树被雷劈过两次都没死,一直活着,命最硬。路嫂子家的娃拜它为干爹最合适。

周郡:

这还真是无话可说的合适。

第137章 磨坊

这个年过得人神清气爽,充满了対来年的期待。正月初三,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再次去打听各种消息,都想知道节度使宋麒麟是真的要班师回朝,朝廷的政令和奖赏什么时候发下来。

豫章王要不要减负,去年赋税多收的一成今年不会再收了吧。马上要缴纳兵税了,会不会取消之类的。还有人专门往县衙瞧,看看里面有没有在办公。

周里正也让周立不要再去周氏族长那边去了,就在家里读书备考县学。然后又托人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周建。周建上次回来给了小周氏二两银子,说是他的月钱,他攒下来的。

小周氏没敢私藏,和周二贵说了,周二贵拿给周里正,周里就拿了过来给周立读书用了。二儿子媳妇两口子虽然没说什么,但心口那股气显而易见的不平了。所以周里正这回过年,给了周妮和周芽各一百文的压岁钱。老大媳妇没说什么,这点做的他比较满意。

周建这个孙子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周里正无可奈何。他一直想家里出个读书人,改变家里的身份。可是摊上兵祸又逃荒,现在周立堪堪要成才,他也没办法只能可着劲的供着。这対老二家是不公平。可是不公平又能怎么办呢,老三还未娶亲逃荒路上就没了,不是更不公平。

大儿媳妇来和他说周明该成亲了。周里正叹气,也知道不能耽误孙子。可是周立还没考出来,周明成亲至少要三四两银子。他是能拿出来,可是拿出来后呢。家里也住不下,又要建新房子。又是一笔开支。

周里正道:等周立考上县学,就半年时间了,之后给周明说亲。周明和周郡差不多岁数,实在是不能耽搁了,耽搁下去,周立和周明这兄弟俩恐怕有了龃龉和隔阂。战事一结束,家里的鸡鸭蛋又能流转开来,家里的豆腐也能做下去。加上土地收入,不大不小的熬一熬也能接下去。这两次服徭役都是周二贵和周明去。如果半年后周立没考上县学,就去服徭役,读书的事情就要缓缓了。

周里正细细的在心里思量着。随后又想到之后的事情,他曾建议郑村长大家一起凑钱在村里建个磨坊,省的磨稻磨面粉还要去大姜村,给别人钱,耽搁这么长时间。但是郑村长不为所动说费钱,村里人口也不多,不用麻烦了。

周里正不禁在心里暗骂他见识短浅。磨坊一建,村子里又多了个活计,每日他们村去大姜村磨面粉,少不得要往大姜村和蔡湖村边上的集市上走一圈,换点东西回来,这不就是人气?白白给人家大姜村。他家里有小的石磨,磨一点小麦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用就不够,而且费劲了。

他前年力排众议买了头牛回来,轮流养着,这两年地里的土地翻新,犁地给他们省了多少事,多少力气。有些工具就要做,一旦入手就事半功倍。但是这磨坊,要是郑村长不出面牵头,他要靠自己的能力还真建不起来。就算建造起来了,村民们要用,一直收钱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大姜村收钱那是说收给人家村的,也有人偶尔去一次根本不给的,只有用很多次的才会给钱。

周里正琢磨着,转而见到周妮和周娇带着帽子从河边走来,挎着小篮子。两人见到他打招呼,喊爷爷。周里正嗯了一声,问周娇:你哥呢?

在家烤火呢。爷爷,我去喂鸡了。

娇娇,你喂完鸡回家告诉你哥一声,让他下午来我这一趟。

周娇也没问什么事,答应了。他带着周郡周立带着鸡蛋和一小袋细面粉和一只活鸡,去了郑村长家,赵礼也在,然后一起吃了点晚饭,在饭桌上再次提起建磨坊的事情。村里修的祠堂年年都修缮维护,但是祠堂两边是空着的。直接在那修了一个小磨坊也占据不了多少地。

一个滚石墨要三两五钱银子。别的他们架子这边他们可以自己做,王冬嵩就可以做。搭个磨坊他们用土坯和山上的木头,每家再出一点茅草,很快就能完成。三两五钱银子每家不到六十文就能搞定。但是郑村长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恐怕拿不出来几文钱啊。他说的也是事实,虽然战事停了,但去年老天爷不赏脸,现在他们都靠着种下的菜充饥。

不过郑村长收下了周里正的礼物,知道他拿的这些东西现在是硬通货,话风就有了松动,说着开春后他和乡亲们说说。

赵礼道:这事是得要和乡亲们说说。早前我们想把村里的河往下挖一段,赵五家那几个兄弟不同意,就一直耽搁到现在也没挖。现在村里的几个小子又分到了地,以后灌溉也是个问题。他家大孙子今年就是分到地的一员,那块地他看了地势高,以后可不容易放水灌溉。

周郡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知道周里正带他来是敲边鼓的,建个磨坊是好事,就像能打个水井一样。河里的水不怎么干净,每到夏天都有小孩子喝了生水拉肚子的,不过家长们也不当回事,拉着拉着就过去了。

周郡用木炭净化水,但是洗衣服洗尿布赶鸭子洗菜什么的都还在一条河里,寻思着更不自在。但水井太贵了,也就搁置了。建个磨坊倒是可以的。郑村长推三阻四的,不过就是因为他懒得做,让村民们出钱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小心思,容易扯皮,而且出力不讨好。

他看了看饭桌上的几个人,说起了孙里正六十岁了吧,要是他下去了不当里正了,不知道要选谁。这话一出,饭桌上的几个人脸色就变了。特别是郑村长心思一动,几个人就这个话题说了半天。周里正笑着看了周郡一眼,这小子精啊。周郡说这个就是暗示郑村长可以去争一争里正的位子。但是你要怎么争,首先要得民心,要为村民做好事,要德高望重,要有人服你。

等他们出来后,赵礼还没走。赵礼対郑村长也说孙里正年纪大了,身体嘛就那样,没几年能为村民们服务了。他想让自己大儿子接任他的位子,可是他大儿子才多大,上任了肯定不能服众。也劝郑村长争这个位子。郑村长哪里不想争啊,可是自己资历浅,只在下营村这头有威信。前几年赵家那些人还和他杠。大姜村那边他插不进去,他也无可奈何。

最新小说: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