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是索罗斯第一次超越当初自己设定的20%的止损底线。
毫无疑问,索罗斯成为这场灾难下,最大的失败者。
不过,做空巨额就是做空巨额。
股灾后不久,索罗斯便抓住一次做空美元的机会,最终扭亏为盈,令1997年量子基金的盈利还是达到了两位数14%。
再说巴菲特,就在黑色星期一这天,股神巴菲特前不久才重仓的所罗门公司便足足损失7500万美元。
巴菲特个人财富更是蒸发3.42亿美元!
一周以内,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暴跌25%,资产损失愈发加大!
众所周知,巴菲特同索罗斯这种投机性金融巨鳄不同,他信奉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
股灾爆发后,他极为淡定,既没有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抛售股票。
他表现的云淡风轻,仿佛那高达4亿美元的损失与自己毫无关系,只是淡定的继续做自己的事。
或许很多人还沉浸在巨大损失的悲痛中,但是他已经开始做研究。
研究哪些公司具备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然后在股灾之后,抄底进场,有条不紊的购买那些极具竞争力上市公司的股票。
就在这一年,巴菲特盯上一家公司——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总股本42.97亿,1987年,也就是今年的收盘价格只有3.21美元420,总市值也只有150亿美元。
但是巴菲特通过各种报表,经过长达数月的详细调查,最终算出这家公司的实际内在价值为381.63亿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发展良好,每年业绩都在增长。
也就是说,可口可乐公司的实际价值,被市场远远低估了!
当一家公司的实际内在价值远远低于市场价值,那便是绝佳的入场时机,若你还非常看好这家公司,那就能长期持有!
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
就在1988年,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5.93亿美元的股票,并在1989年增持近一倍,总投资达到了10.24亿美元!
到1991年,可口可乐股价飙升,他的投资变成37.43亿,2年涨了2.66倍!
如此夸张的涨幅,就连巴菲特自己都震惊了。
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巴菲特既开心,又得意的说:“三年前我们大笔买入可口可乐股票,伯克希尔净资产大约是34亿美元,但是现在光是我们持有的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就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
于是,1994年,巴菲特继续增持可口可乐股票,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
此后,持股一直保持不变。
到1997年,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市值已经上涨到133亿美元,相比于他的投资暴涨10倍。
仅仅只凭这一只股票,就赚了120亿美元!
而没有盛天步的真实历史上,1997年的港岛富豪是什么情况?
这一年的港奥首富,名叫李兆基!
而他的总资产,也只有140亿美元,第二名被他远远甩开,家族资产只有108亿!
单凭对可口可乐的投资,都差不多可以将巴菲特推到港岛首富的位置!
这便是价值投资的魅力!
投资可口可乐,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有价值的投资之一,与之类似的,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他大笔投资苹果公司!
现在为何不投资苹果?
不投资当然是因为苹果业绩拉胯,看不到任何希望,没有未来。
到1997年,苹果股价跌到只剩1美元,都特么快破产了。
如此困境,苹果董事局束手无策,没办法,只得厚着脸皮,把乔布斯重新请回来。
事实上,哪怕是请回乔布斯,他们也没抱太大希望,纯粹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随后乔布斯这位时代巨子上演一出王者归来的大戏,率领苹果绝境逢生,最终成为全球第一个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的巨无霸公司。
因为它的市值都超过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说回索罗斯、巴菲特。
这两人分别代表着两种投资理念,一种是投机型,要的是现在,索罗斯就像是一个疯狂的赌徒,经常玩梭哈,赌身家。
另外一种,则是价值型,着眼于未来,不计较于一时之得失。
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投资理念不同。
当然,若是唯成功论,以财富来衡量,那毫无疑问赢家是巴菲特。
毕竟单单只靠投资,不进行任何实业生产制造,他就曾将比尔·盖茨拉下马,做过世界首富,这是索罗斯永远也难企及的位置。
我们常说的华尔街巨额、资本什么的,本质上就是巴菲特!
就是索罗斯!
而现在,盛天步已经决定将从桑国经济泡沫时代攫取来的巨额资金,套现离场,用在这一年的全球股灾,构建自己的金融帝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