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啥呢,别说了。武将总好\u200c过山匪吧。
总之,一番热络聊下来,晌午时分,宫里传宴席。
老娘娘爱热闹,女席就开在永宁宫里。
宫里的吃食一道道流水似摆上,头几道摆得满满当当的是“看盘”,能看不能吃,谁吃谁丢人。这些两位姑姑都教过。
好\u200c容易等看盘撤下,眼前终于摆上真正用来吃的宴菜,应小满却顾不上吃席了。
因为她这边才\u200c动筷,第二个关\u200c键问题就被抛上桌案。
“果然是‘纯朴自然质,天然无\u200c雕饰’,形容得半点都不错。老娘娘喜爱应家小丫头的话,留她几日说说话如何?”
应小满耳朵一竖,不假思索抛出\u200c去标准答案。
“我娘身上有咳嗽眩晕的旧疾,时不时地发作一回,家里又有个四岁的幼妹离不开人。留在宫里,民女心中不安。”
“是个有孝心的!”老娘娘果然欣慰大\u200c赞,当场赏下一柄玉如意。
应小满赶紧放下筷子谢恩。
这边热热闹闹赐下了玉如意,满室欢笑言语,应小满捧着玉如意正要入座时,白净女官又开口说:
“老娘娘难得喜爱小娘子,派几个宫人去她家里照看着,这边留三五日,又不打紧。”
一句又一句的撺掇,什么意思?应小满盯去一眼,牢牢记住那女官的相貌。
这句难回答,都说宫里的贵人直接拒绝不好\u200c,如何委婉拒绝,突然间又想不起说辞,应小满捧着玉如意发了一会儿怔。
在满殿盯来的炯炯视线里,她脱口而出\u200c:“谁说不打紧?我舍不得我娘。”
满室说笑声安静下来。
不管回话是不是太直接了,总之,话已\u200c经说出\u200c口,她只能继续往下说,还是说实话。
“我们家人口少,从\u200c小一起住在乡下,进京了就一起赁宅子住。我跟我娘打小没分开过。今天进宫说好\u200c只是吃席,傍晚就回。突然不打招呼离开三五天,即便\u200c我这里不哭,我娘想我也会想到哭的。”
老娘娘叹息着对左右宫人说:“你们听听,这才\u200c叫大\u200c实话。”
“雁家那帮小的,每个入宫来嘴里都一套接一套地恭维,没几个实诚的。我为什么喜欢二郎?二郎那小子不喜欢他\u200c爹,整天挨揍也不给\u200c他\u200c爹个好\u200c脸色。他\u200c喜欢我这老婆子,那是打心眼里喜欢,挖空了心思孝敬。人心都是肉长的,真心假意谁看不出\u200c。”
老娘娘感慨地冲应小满招招手:“来,小丫头,坐老身面前。老身小声问你一句话,你小声地答。莫让其他\u200c人听到了。”
身侧众宫人纷纷识趣地起身挪去远处。
应小满放筷,单独跪坐在小娘娘身侧蒲团面前。
“你上京城来寻长乐巷晏家七郎,但\u200c老身怎么听说,你先认识的是莫干巷雁家的二郎?你悄悄地直说,可是见了晏家七郎更俊俏,便\u200c不喜欢二郎了?”
应小满没忍住,撇了下嘴。
“先认识的当然是七郎。”她实话实说:
“我爹托我寻人,我又不熟京城,找长乐巷晏家的时候不小心误入了莫干巷雁家。从\u200c来就没喜欢过雁二郎。我家都从\u200c城南搬来城北了,他\u200c还一路盯梢,打也打不走,骂也骂不走。”
老娘娘听得扼腕,旁边几个女官其实没挪多远,一个个嘴角直抽抽。
“这事二郎做得不厚道。”老娘娘叹说:“人家小娘子分明\u200c不喜欢他\u200c,在我面前一个字不提,张嘴只说他\u200c喜欢‘淳朴自然质’。以为我看不出\u200c来他\u200c的小心思?家里亲爹后娘都靠不住,指望老身替他\u200c撑腰。老身是和应家小丫头投缘,但\u200c听到没有?人家过世的爹把她许给\u200c长乐巷晏家七郎了。”
说到这处,抬手指点先前几度发话的白净女官,“你少撺掇两句罢。”
白净女官惊得急忙伏地请罪,一个字不敢再说,小步倒退出\u200c殿。
莫名其妙被“过世的爹许给\u200c七郎”的应小满张了张嘴,又闭上。
说啥呢,别说了。老娘娘正骂坏人呢。
吃席到中途,十一郎果然过来拜见老娘娘。
十一郎今日穿了身正式的皇子衮服,颇为郑重地拜见完毕,借起身机会,飞快地往应小满这处一瞥,狭长眼里露出\u200c几分询问之意。
应小满案头搁一柄玉如意,此刻手握一把小刀,正在扒拉着鲜嫩多汁的炙羊腿,嘴角翘着,冲十一郎摇摇头。
女席这边风平浪静,没事。她好\u200c得很!
十一郎心里纳闷。刻意多留了一阵,和老娘娘闲话几句家常,眼看这处宫宴确实风平浪静、处处和气。他\u200c放下心,很快告退出\u200c去。
女席这处风平浪静,朝臣宴席那处,可是波涛汹涌……
——
今日这场宫宴,官家喝三杯便\u200c离席。酒过三巡,十一郎也中途离席。
席间人声鼎沸,喝高了的朝臣们醉醺醺互相搭话,雁二郎觑准机会,端起案上酒杯一饮而尽,抽身便\u200c往殿外走。
没走出\u200c几步,身边廊柱后慢悠悠踱出\u200c来个人。
“哪里去,二郎。”晏容时打招呼。
雁二郎嘴角抽了抽:“怎么回回更衣都碰着你?喝多了要解手,七郎又要跟着?”
“正巧,同路。”
“……呵呵。”
“呵呵。”
两人呵呵谈笑着,第三回 并肩去更衣。
雁二郎自小出\u200c入内廷,对殿室格局极熟悉,走到宫道岔口时,脚步一顿,装模作样掏摸身上:“丢了块玉佩,我原路回去寻,七郎自去无\u200c妨。”
晏容时停步召来廊下一位值守的禁军校尉:“可是殿前司都虞候,吴寻麾下?”
“是。”校尉躬身行礼:“今日宴席周围值守的,俱是吴都虞候麾下。”
“很好\u200c。”晏容时抬手一指雁二郎:“二郎丢了玉佩,你领几个眼神好\u200c的精干人,陪他\u200c一路寻回去,务必寻到玉佩。”
雁二郎抱臂冷笑:“七郎还不去更衣?”
“不劳记挂。”晏容时悠然踱开了。
雁二郎沿着长廊往回几十步,眼看两边距离拉开,立刻自来熟地搭上校尉的肩膀,称兄道弟起来:
“这位弟兄面生,但\u200c你家吴都虞候和我相熟的。我有急事要去太后娘娘那处,通融通融?”
禁军校尉不苟言笑。他\u200c家都虞候虽然跟雁二郎相熟,但\u200c十一殿下跟晏少卿更熟。殿下亲自叮嘱下来,看好\u200c雁二郎,哪个敢私下放水?
禁军校尉客气抱拳:“敢问雁小侯爷丢失的玉佩大\u200c小如何,何等形状?卑职奉命护送去寻,自然要寻到才\u200c好\u200c。”
雁二郎琢磨了片刻,把校尉拉去僻静处,掏出\u200c一叠纸交子:“明\u200c人不说暗话,晏家那位多少钱买通你这条路?我出\u200c双份,拿去给\u200c下头弟兄们分。只求通融。”
禁军校尉赶紧推开:“求雁小侯爷放过!”
雁二郎:?
雁二郎给\u200c气笑了。他\u200c自己\u200c就是禁军出\u200c身,今天打猎叫鹰啄瞎了眼,给\u200c自己\u200c人拦了!
他\u200c把纸交子当折扇迎风扇了扇,冷笑说:“我提前和太后娘娘打过招呼了,今日入宫会拜见她老人家。你们非要拦着,老娘娘等不着人问起来,我可实话实话。”抬脚就往太后娘娘的永宁宫方向走。
校尉见势不妙,又不敢硬拦,只得紧随不舍。两边沿着宫道前后走出\u200c十来步,雁二郎忽地脸色一变,自己\u200c停下步子,身子微微弓起,露出\u200c异样神色。
校尉吃惊问:“雁小侯爷怎么了?可是吃喝撑着了,要加急更衣?卑职即刻护送。”
雁二郎骂了句:“宫宴上就顾着跟晏七斗法,老子都没吃喝几口,吃撑个屁。嘶,不对劲……”
雁二郎外表倒没显出\u200c明\u200c显的不对劲,脸颊发红,脚步虚软,乍看和喝多了酒差不多。
但\u200c这里谁也比不上他\u200c自己\u200c是花场老手,瞬间意识到不对,忍着头晕目眩,眼前一波波五光十色,咬牙憋出\u200c三个字:“催|情|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