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宋大哥就是那块,很大的灰褐色的,之所以叫白茯苓是因为切开之后里面是白色的。
罗言溪这副身体因为没经历过电子产品的危害,视力非常之好,很轻易的就可以看到宋致脸上的疑惑,赶紧出声解释。
其实白茯苓更多的,是被称呼为赤苓的,之所以罗言溪叫做白茯苓这就是因为前世了,前世在罗言溪的家长,是习惯性把这个称呼为白茯苓的,所以这会罗言溪完全是下意识的称呼。
宋致倒也不是纠结这个药材的名字,他只是想要问清楚罢了,等得到罗言溪确定的答案,他立马动手去采。谨记着罗言溪不要弄散弄破的嘱咐,微微使了个巧劲,折腾了一会,才算是完整的摘取了下来。
等拿着完整的药材回到原地,递给罗言溪,又看到对方惊喜的表情,宋致也跟着心情大好,心里无端的一股满足感。而且这种感觉,好像比他之前挣到大笔的钱还要满足。
这是种纯粹的满足,不掺杂任何的利益纠缠,也不是算计完人心之后得到的报酬,只是单纯的因为付出了,收获了,所以感到满足。
第46章 下山之路
等到两人回来的时候, 乔蓉还有些惊讶疑惑,可等两人走近了, 乔蓉看清了, 原本的疑惑顿时飞到了天边云外,只剩下满满的担心。
这是怎么了?腿受伤了?乔蓉急匆匆的几步走到罗言溪身边,搀扶住女儿, 又上下看着,深怕罗言溪伤的严重。
妈,我没事,就是脚崴了, 多亏了宋大哥, 我这会都没事了, 别担心了。罗言溪安慰着母亲,为了验证自己的话,还特意转了一下脚腕。
可惜, 虽然被宋致处理过了,但是这会猛的一转,还是有点小痛的, 痛的罗言溪下意识僵了一下,然后硬生生忍了过去。为了掩饰她刚刚的僵硬,罗言溪又假装要表演走几步, 顺势从乔蓉手里拐了出来。
这会乔蓉的注意力全在罗言溪脚上,看到女儿算是能跑能跳,担心才下去不少。但无论如何还是不放心罗言溪继续在山上蹦跶。
想了想, 也只能拜托宋致, 亲切中带着一点客气的说道:宋知青, 能不能麻烦你再带着我们家小溪下山去, 她这脚我还是有些担心。
乔蓉心里还是有些纠结,最后还是没能舍下这大片的未摘得枸杞,只能把主意打到宋致身上。至于这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嘛,那就是天知地知了。
宋致点点头,答应的很是干脆,在他看来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他也要下山,而罗言溪的脚伤虽不严重,但是下山路崎岖还是注意点为好。
乔蓉和宋致说的很是高兴,罗言溪连话都没插上,就这么被安排了,乔蓉这也算得上第一次和宋致说这么多话,说的很是意犹未尽,对宋致的观感也更加好了。
要不是顾忌着罗言溪的脚伤,乔蓉还能再拉着宋致说上一会,接收到罗言溪投来的目光,乔蓉总算是收住了话头。
又转过身去,嘱咐着罗小春也一起回去,小春,你这手伤了,也别在弄了,等会给弄严重了,你跟着妹妹一起下山吧。
宋知青,这是我家侄女,你们三一起下山去哈,路上要注意安全呀,这山路可不是好走的。还有小溪,回家之后记得给小春看看手上伤口,换个药,好好处理一下,你的脚伤也得处理。
乔蓉挨个对着三人说着,尤其是对着两个伤患,可谓是殷殷嘱咐!
罗小春还有些不情愿下山,她真觉得自己这就是小伤,但是耐不住二伯娘和小溪的催促目光,只能听话的选择下山。
这宋知青她也是知道的,这村里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这批新来的知青了。她只是没想到,这宋知青居然和二伯娘一家认识,尤其是居然关系还挺亲近。
她老远就看到堂妹罗言溪了,走路有一些些不稳,心里猜测是不是伤到脚了。但是离得远,没看清堂妹身边的是谁,一开始还以为是罗言川呢,等再近些,才察觉不是,这给人的感觉不对。
不过她还真没想到是宋知青,罗小春平日里连门都出的少,母亲张玉英也不是那种爱嚼舌根的,自然对村里关于这两人的八卦没有听到过。
这会被二伯娘安排跟着一起下山,罗小春连话都不会说了,赶忙上前扶过罗言溪,搀着她一起下山。
罗言溪知道这堂姐的性子,本就不是那种外向了,只是在两人间简单的做了一声介绍,就借势半扶着罗小春,往山下走去。
宋致跟在两人的后面,心思大半都分在了罗言溪身上,以防止下山路滑,有个意外的话,他也能及时搭救。省的到时候让罗言溪的脚伤变严重了。
三个人就这么保持着前二后一的队形下了山,直到完全下了山,几人都松了一口气。
罗言溪是觉得自己终于不用受罪了,要知道她虽然半靠着罗小春,但是她又直到罗小春身体也瘦弱的很。不敢狠靠,要是万一一个脚滑,两个人那立马得滚成一团。
罗小春说来是有些轻微社恐的,一路上都有些紧绷着精神,扶着罗言溪,都不敢往后看。甚至因为知道宋致在身后走着,只觉得如芒在背,十分不自在,一心只想快点回家。
而宋致是因为终于下山了,这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不用再担心路上出个意外,他来不及伸手。
三个人的情绪都有了明显好转,这看着气场都不一样了。但是自顾自高兴的三人只顾着走路,没看周围,丝毫不知道他们三人刚转过弯,后面就冒出了一队村里妇女。
这领头的还不是别人,真是村里有名的大喇叭,这会看到三人就像是那见了骨头的狗,就差两眼冒光了。急急探出头,牢牢盯着几人,像是要生生看出啥隐藏的八卦来一样。
那不是宋知青和小溪那丫头嘛?我就说这两人有情况吧,你看这又在混在了一起。
就是就是,这谁家姑娘没意思的话,会和小伙子经常在一起呀,我看就是。害,没想到呀,这罗老二便分家之后,反倒是要转运了。
哼,你这话可说早了,这宋知青可是知青,这有没有那意思还是另说呢。这罗老二的算盘可别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哦。
这话说的就有些酸了,但是这群人一个村里住着也不知道多久了,谁不知道谁呀。坚定这罗言溪和宋致两人有关系的,完全不搭理这人的话茬,依然继续讨论着热烈。
甚至连罗小春这个大活人都被忽视了,话里话外讨论着的都是罗言溪和宋致两人单独相处。甚至越说越离谱,这又是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等到乔蓉和方兰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又被那好事者牢牢围住就是一阵打探。
村里人可没什么不好当着当事人当面说的,反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当面问,还总希望通过当面问,来观察对方的脸色,然后辅以自己的加工,自觉得到了事实真相。
乔蓉被这些人问的十分无语,她就是因为知道村里人的德行,还特意让罗小春也跟着一起下山,就是为了防止被传闲话。
谁能想到还是这样,她自己的心思虽说是有些想让两人相处吧,但这这个的前提绝不是拿女儿的名声做代价。
当下就板了脸,对这些说闲话的人怒目而视,语气也十分不善,我说你们可省省吧,整天就知道嚼舌根,有这功夫多赚点工分不好吗?怎么,还指望靠着别人家闲事填饱肚子呢,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不成?
我可在这说了,我家小溪那是上山崴了脚,刚好人家宋知青路过,知青是什么?那可是来帮助我们广大农民的,这看见了可不得发扬精神,伸出援手?以为知青跟你们一样呢?人家那是领导都夸过的好品质。
都不知道你们在这说三道四些什么东西,还跑来我面前问,真的是,都散了吧,根本就没啥,再要让我听到背后嚼舌根的,我可得拉你们去村部好好说说。
乔蓉一番话说的疾言厉色,甭管这好事的村民们背后还会不会说,但乔蓉这态度就摆在这了,也给今天这个事定性了,不过是宋知青乐于助人罢了。她家小溪和宋知青那也是纯洁的革命友情!
乔蓉深知让这些村民不说那是不可能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又背后不被人说?她清楚得很,只不过该表态的还是要表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