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匆忙起身,暄红姐,咱们回县里再聊,我有空去柳记吃饭。
宋老四听到这话,脸都黑了。
柳暄红进了隔壁,听到宋老四质问:三嫂和你说什么了?你不能信。
钱桂英诧异:没说什么,我们就聊了欣欣。
宋老四不信,但追问不出,最后隐晦提他不喜欢三房。
柳暄红摇摇头,没听钱桂英的回答。
钱桂英则暗想,宋老四讨厌她和柳暄红接触,她不告诉他就成了。
回城就抽空去柳记吃饭。
柳暄红虽然不劝她,但是和她聊天,她是开心的。
晌午,宋老四家的小闺女还是在老宋家罗落了户,分了两亩地,宋老头高兴地抽着旱烟,腰也没往常那般弯了。
下午,宋老四和钱桂英没在老宋家用晚饭,歇了一觉就抱着闺女回县里了。
宋小果和小月儿也是跟着一块走的。
明天周一,他们还要上学,等过完这周,就是中秋节,能放三天假。
随着假期临近,县里的节日气氛愈发厚重,小宋村的人家也高高兴兴准备过中秋。
柳暄红的月饼作坊工钱是按天结算的,一天十块,女人们拿了钱回家,家里亲人们让她们安心做工,采买过节的东西让他们来。
有了钱,手里宽裕,小宋村的人天天喜气洋洋。
隔壁村子的人瞧见了,纷纷纳闷,往常大家都是苦哈哈的过节,甚至有的连块月饼都买不起,一家人捧着块月饼捏了点碎的吃,然后供着,直到发霉才后悔。
你小宋村的人怎么现在乐呵呵的。
小宋村的人就说柳暄红在村里开了间小作坊卖月饼,村人们羡慕不已。
消息传到周艳艳耳朵,周艳艳微愣。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周艳艳当了贾家饭店的经理,趁着热乎劲儿回村了。
周老娘天天在外边炫耀周艳艳出息,在县里最大的饭店工作。
问起戴志清,周艳艳说要甩了他,老板贾根民,周家人也不反对了。
虽然周艳艳说戴志清现在混的也不错,但戴志清和贾根民,谁有本事这不一目了然。
周艳艳没想到,她回家一趟搞定了老娘和家人,顺便狠狠出了把风头,结果还是没把柳暄红盖下去。
她邻居婶子露着豁牙嘴儿羡慕隔壁小宋村的好运气。
没人看向周艳艳,在大家心里,柳暄红能耐是上过省报,上了电视机的,周艳艳就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没人想着拿她们比较。
但是架不住周艳艳上赶着比。
众人的无视更令她难受。
不就是中秋节卖月饼。
她也要卖!
火速赶回贾家大饭店,周艳艳向贾根民报告了柳记卖月饼的事儿。
老板,中秋节卖月饼,也能打开咱们的知名度。
贾根民:哦?
咱们是松山县里,甚至整个省城,最好最大的饭店了,来吃饭的人都是贵人,咱们店里的月饼自然也是高档货。
第一批月饼不要卖,盒子印上咱们贾家饭店的招牌,发给vip客户,当过节礼物,到时候
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里都存放着他们贾家饭店的月饼,谁家没有就是落后,普通人家虚荣好奇,也会想要。
到时候,松山县高档月饼圈里,人人自然以拥有贾家饭店的月饼为荣。
贾根民拍手鼓掌,语气欣慰:周经理,咱们饭店,还是离不开你啊。
周艳艳垂眸谦虚。
柳暄红先想出卖月饼的主意又怎样,她周艳艳上次替她做嫁衣,这回拿她的主意也不过分吧。
虽然距离中秋节没几天了,但是贾家势大。有亲戚也是卖月饼的,干脆买了厂子,让陆家传人研究出高贵有档次的月饼,最后选了金火腿鲍鱼月饼。
贾根民购了原料当天开工就生产了九百盒的产量,第二天产量达到了两千。
第三天就生产了三千。
周艳艳傻眼。
这贾家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大厂子和小作坊的产量不能比。
她连忙喊停了,说物以稀为贵,贾家饭店的月饼能卖高价,不能泛滥了。
贾根民对着一仓库月饼犯愁了。
有消息灵通的,想搭上贾家讨好贾家的,自然凑上来,为贾根民解愁。
服装厂里的高大叔突然被隔壁采购科的老赵喊去喝酒。
高大叔懵逼。
老赵垂头丧气:老高,你说柳记的月饼是不是好的?
高大叔:??这还需要问?
高大叔发誓,柳记的月饼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了。
老赵:月饼的事儿要有变化了。
老高一惊。
老赵便说,他死对头今天突然提出,招待远道而来的港商要用最大的诚意,这中秋节送月饼,体现了他们服装厂对客人的人文关怀,不能用柳记的月饼,要用贾家饭店的月饼。
贾家饭店的月饼目前是最高档的,厂长同意了。
那柳记的订单?
老赵摆摆手,咱毕竟是签了合同的,订单照交货。
就是他不能送柳记的月饼给港商了。
老赵遗憾。
翌日,港商到来,服装厂的职工们也喜笑颜开。
他们不是因为港商的事儿高兴,谈生意是厂子领导的事儿,这些人不咋关心。
他们兴奋的是今天要发过节福利了。
老赵,咱们厂子今年上季度卖了爆款吗?怎么中秋福利这么丰厚?
那人拎着大袋子,里面竟然有两盒月饼!
老赵勉强笑道:忙了大半年,大家辛苦了。
嘿,往年也没见你们大方。
老赵的死对头老李回来了,笑眯眯道:你们今天可要有口福了,我为厂子谋了大福利,咱们中秋节发的是贾家饭店的月饼!
贾家饭店?就是那个超贵的贾家饭店?
有人惊叹。
嗯。老李故作深沉地摸摸下巴胡须。
这月饼我熟悉,曾在林书记家里见过。
崔秘书有天也拎着。
我亲戚说,县政府的那些干部,家家都有呢。
我作证,是真的,我妹单位发的就是这个,听说花了大价钱,一盒要二十块!
二十!!!
里面是鲍鱼!
众人惊叹,纷纷宝贝地捧着贾家饭店的月饼。
咦,还有柳记的?
柳记的也不错,我吃着挺好吃的。
但是拎回家,当然还是贾家饭店的有排面。
当天,服装厂职工们回家前,不约而同把贾家饭店的月饼盒露在外面。
老赵叹了口气,瞅了桌上的柳记月饼,还是不甘心,将它原本要送给港商的贾家饭店月饼放在一块。
翌日,港商到达松山县的友谊宾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不知情,直接把所有月饼和其他礼物都带去了友谊宾馆。
第45章 芝麻汤圆
柳记, 杜婶子在向柳暄红汇报近日月饼的售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