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就在家里干,也不费什么租金。
干家务时抽空就能做好。
高婶子越想越激动,晚上就和老伴说了。
高大叔虽然嫌弃她瞎折腾,但琢磨不出反驳的话,便点头应了。
高婶子兴致勃勃,柳暄红翌日出门,瞧见她拉着媳妇,碰上她,和她说要去买缝纫机!
宋秋咋舌,佩服她的行动力。
小孩子们是难以共享高婶子的兴奋的。就是在高大叔和她儿子儿媳这些人看来,高婶子就是在白花钱瞎折腾。
人都到退休的年纪了,不应该在家享福带孙子,不对,孙子不用她领,她带好富贵就行了,干嘛非要跑去挣钱呢。
家里也不缺这一毛两块的。
高家人摇摇头,都不看好。
筒子楼里的年轻姑娘和有工作的媳妇倒高兴,她们有些是不会做衣裳,有些是懒得做,但都乐意高婶子开裁缝店,便宜她们拿衣服裤子去缝补修改,花个几分一毛的,省了自己干这琐碎的活儿。
卢香梅是和大家反着来。
她是老思想,看不上下海的人,认为柳暄红和高婶子干的就是投机倒把,搁以前得去写检讨罚款。
她天天在小巷里说高婶子是自甘堕落了,有福不享,偏听柳暄红的话,指定要被骗。
筒子楼的女人们觉得奇怪,琢磨不出高婶子在家替人缝补还能怎么被骗,有人指出:卢香梅,你是因为暄红没请你侄女,帮员工在高婶子家租房记恨她们吧。
众人一听,还有这回事儿,那位婶子和高婶子交好,也不给她留脸,把卢香梅侄女想去柳记的事儿竹筒子倒豆子,泄了个干净。
众人一面八卦,一面稀罕地瞅着卢香梅,议论纷纷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因为这种小事就把人高婶子记恨上了,还暗搓搓诋毁柳暄红。
卢香梅初始还嘴硬,可她的那番高婶子被柳暄红骗的话站不住脚,被人犀利质问,她答不出来,灰溜溜回家了。
晚上柳暄红回去,路过小巷,女人们告诉她这事儿,柳暄红也只是笑笑。
卢香梅只是一个邻居,她说再多闲话,别人不信,反而看出她心胸狭窄酸涩嫉妒,压根影响不了什么。
她再酸,也耽搁不了自己和高婶子的上进挣钱。
柳暄红也没这闲工夫和她掰扯。
中秋临近,上回她们谈起月饼,柳暄红上了心。
饭馆里招够了人,习惯了忙碌后,人员快速磨合起来,干的有条不絮,饭馆里秩序井然,她就抽出功夫,琢磨了月饼。
上辈子,她在小时候在老家,见过奶奶做月饼。
灰白色的小煤炉,长方形的木制模具,大大的铁盘子上放着软糯的月饼,在煤炉子下烘烤着。
柳暄红心急,吃不上月饼,在暖烘烘的灶台待了会儿,咚咚咚跑去堂屋,偷吃做月饼馅料剩下的咸蛋黄。
黄澄澄的咸蛋黄,窝在白色瓷碗里,流着艳橙的红油,吃在嘴巴沙软沙软,咸香的滋味润着舌头,有些过咸了,却舍不得吞,舌尖慢慢地舔着,直到吃完,还要闭着眼回味一下。
这时,奶奶发现她偷吃了,故意唬她舌头吃坏了,尝不出滋味,柳暄红两眼泪濛濛灌一肚子白水。
童年的回忆总是透着时光滤镜,美好纯真。
柳暄红弯了弯眉,把注意力放回眼前。
要做月饼卖是成的,配方馅料什么的不是难事,唯一让她纠结的是,卖多少,还有,她不想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做精卖好,让松山县的人能记住柳记月饼!
这么一来,她得回小宋村找人帮忙了。
第42章 四喜饺子
白露后, 暑气渐渐消散,秋风渐起, 掀开一阵寒凉。
高婶子的裁缝铺接的第一笔制衣单子, 就是柳暄红家的。
布料不是供销社需要布票卖的棉布,而是乡下纺织人家织的土布。
柳暄红给了高婶子十块钱定金,请她为自家五口各做一身新衣。
衣服也不要时下流行的宽衣阔腿。
柳暄红自己画了衣裳花样, 宋致远和宋秋俩初中生,做的圆领卫衣和学生校服裤子。
宋小果和小月儿各是一件兜兜帽衫,下配运动裤。
柳暄红本来想为小月儿画一条可爱的田园风花裙子,不过被小月儿拒绝了。
小姑娘一本正经:娘,我要和小果哥哥踢皮球,跳格子呢。
要踢皮球, 自然不能穿不方便活动的花裙子,不过柳暄红总觉得这里面还有些小秘密。
高婶子和她说, 宋小果和小月儿去她家和富贵玩时, 特意找她提要求, 要在上衣和裤子缝上五六个小口袋呢。
高婶子倒不是觉得衣服上缝恁多口袋难看, 而是加一个口袋就要多一片布, 小孩子长得快,这件衣服兴许明年就不能穿了, 她觉着费布料。
柳暄红却不介意, 不过一件衣裳,她家穿的起, 兄妹俩长大后穿不上就送人, 衣服也不会浪费了。
您听她们的吧, 可能小朋友间又兴起了什么。
高婶子一边感叹柳暄红宠着小孩, 一边想, 她是不是也得给自家富贵做一件。
小柳说这可能是小孩子间流行的新式样,她家富贵没做,岂不落后了?
高婶子又问了柳暄红,她能不能照着设计图给自家孩子做一件,柳暄红浑不在意:你们喜欢就好。
兜帽衫和圆领卫衣的设计都不是她发明的,她也是在现代看来的,不会藏着掖着当自己的了。
若是还有人喜欢,高婶子能做衣裳去卖。
大家穿着舒坦就好。
后来,宋小果和小月儿穿着样式新奇的兜帽衫在校园里行走,引来小伙伴们的渴望,宋小果机灵地把高婶子介绍给了同学,小孩子们回家缠家长,高婶子凭借做兜帽衫大赚一笔,彻底把高家人惊住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小月儿不要裙子,柳暄红便放下,去饭馆里巡视了一会儿。
柳记依旧是生意火旺的样子,高朋满座,前呼后拥。
然而喧闹归喧闹,饭馆人员却并不慌忙,乱中有序,步调一致。
柳暄红在自家饭馆里看到不少熟人。
有隔壁筒子楼的人家懒得做饭,晌午和晚饭便来吃一口,全当柳记是食堂,看到柳暄红都是眉开眼笑的样子。
柳暄红笑着招呼,扭头又瞧见平南家具厂的刘主任。
刘主任领着俩年轻小伙子,点了八宝鸭和三个清炒素菜。
瞧见柳暄红还有些不好意思。
平南家具厂和她合作两次,临交货却摆了她一道。刘主任作为她这位客户的主要负责人,内心颇为愧疚。
柳暄红却笑意盈盈地寒暄,平南家具厂的事儿,她心里清楚的很,错不在刘主任,而是张厂长和张春晖,柳暄红不会记错人。
何况,柳记能顺利开业,还要感谢刘主任冒着被厂长记恨的风险,领着徒弟偷摸开工交货呢。
柳暄红送了他们桌一份四喜饺子。
四喜饺子和普通饺子不一样,模样像烧麦,但是包着四个角,据说分别代表着福、禄、寿、喜的好彩头。
这四个角里除了底部的肉馅,面上铺着不同馅料,柳记的四喜饺子是鸡蛋,菠菜,木耳和胡萝卜,不光颜值高,口味多,吃着也劲道。
刘主任连连谢了。
柳暄红又听俩小伙计说他们不在平南家具厂干了,预备独自开一个小作坊,请柳暄红日后多多关照云云,柳暄红满口答应。
刘主任手艺好,为人实诚,注重信念,如今单干了,合作就更安心了。
只是心里到底有点愧疚,刘主任突然出走家具厂,估摸着还和她们柳记的单子有关。
否则,刘主任都这年纪了,应该欢欢喜喜在家具厂等退休,而不是领着俩徒弟去辛苦闯荡。
回到家,柳暄红嘱咐宋秋,做月饼送人时,记得要多送一份给刘主任。
她能做的不多,只能略表心意了。
宋秋颔首。
逛完了饭馆,没什么大事,柳暄红便开始把心思投放到月饼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