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香料从赵家手里买也就罢了,可他们卖给我们的都是用剩的边角料,不仅不值那些银子不说,质量还低劣,做出的香品味道奇差。”
“再这样下去,眼看年底我们铺子要不关门,要不就得卖给赵家。”
“可在下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没了铺子在下的家眷怎么活!”
等李承甫说完,晏辞没急着发表意见,而是沉思道:
“可这件事,不是一张方子就能解决的吧?”
“就算在下给了方子,可是没有制香的原料,结果还是一样的。”
李承甫自然知道这一点,忙起身再次作揖:
“还请晏老板救我!”
晏辞站了起来,将李承甫扶起。
“李老板不必如此,还是坐下说吧。”
等到李承甫坐下,晏辞抬眼看了看他有点紧张的样子,心道让他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找他一个二十出头的人,实在难为他了,恐怕他自己内心也不好受。
若非事态紧急,这位李老板想来不必如此。
晏辞拿起茶壶给他把面前的茶杯斟满,又将自己的杯子续上。
他用指尖轻轻扣了扣桌面,思考片刻委婉道:“这件事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李承甫一听这话,顿时欣喜若狂:“那晏老板这是答应了?!”
晏辞顿了顿,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继续说:
“听李老板的意思是,想用独特的香方制香,借此来把局面挽回来?”
李承甫忙点头:“正是此意,所以无论晏老板出价多少,在下都愿意出银子来交换。”
晏辞笑道:“倒也不必如此麻烦。”
“我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知李老板愿不愿意听我说。”
李承甫本就是走投无路,硬着头皮前来碰运气。
这整上有一半香铺是依附晏家和赵家存在的,如今晏家隐隐约约有倾颓之势,所以不出个把月,赵家或许就会成为镇上最大的香料商。
可面前这个年轻人和他的铺子却是个意外。
谁都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铺子里的香师会一举夺下斗香会的魁首,令这个本来同样默默无名的香铺瞬间成了镇上能和赵家匹敌的存在。
当然它的规模还是不能和赵家相比。
可优势就在于,这个铺子的香料货源或是香方来源,都不必依附其他家族。
于是李承甫这些天都在四时香铺门口转悠,就是为了找机会能见一见这香铺的主家。
没想到今天的运气格外好,才转悠一会儿,便有一个茶坊的小厮请他去茶坊一叙,说是一位姓“晏”的老板请他上去喝茶。
而这一上去,果然看到他一直想见的人。
...
李承甫紧张地看着对面的人,此时晏辞在他眼里不是一个弱冠之龄的男人,而是他直觉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
所以他忙不迭道:“愿闻其详!”
只见眼前的年轻人用修剪干净的指甲轻轻扣着红木桌面,似乎在思考什么。
许久他缓缓道:“这香方,恐怕我不能卖。”
李承甫一听,心立马沉了一半,然而下一刻只听这年轻人话音一转:
“但是不知道李老板有没有兴趣跟我做一笔交易?”
屏风后的苏青木和杨安继续面面相觑,愈发不知道晏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承甫忙道:“敢问晏老板,是什么交易?”
晏辞眯了眯眼睛:
“虽然香方我不能卖,但是我铺子里制好的香品李老板可有兴趣?”
李承甫微微一愣。
晏辞拿起茶杯轻抿一口,悠悠道:
“如果李老板愿意,可以以成本价从我们铺子里购买制好的香品,然后放在你的店面上出售。”
“这其中所赚利润,都是归李老板所有。”
他看了看李承甫诧异的模样,解释道:
“这样做的话既不需要重新找运送原料的商队,也不需要依附赵家。”
“当然弊端也是有的。”
晏辞笑了笑,坦然道:
“那就是从此李老板的铺子就和在下的香铺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
晏辞也不着急,安静地等待他考虑。
李承甫额角的汗都冒出来了,似乎在利与弊之间难以衡量。
“可如果是这样,那晏老板岂不是有些亏?”
晏辞笑道:“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如果李老板愿意考虑,我再说我的条件。”
李承甫沉思片刻,既不想受制于赵家,又想继续做生意,那思来想去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于是他最终咬了咬牙:“只要晏老板言而有信,在下同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