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看欣浪的意思,他们是不从了!”
“哈哈哈。”王成听到巴莱卡的话,不自觉的笑了一声,然后说道:“要是他们这么简单就从了,那多没意思,你说是吧,巴莱卡!”
如果这还没开始欣浪选择投降,那它就不是欣浪了……
别的不说,就拿欣浪的大股东段咏基来讲,他本身就是当前国内商界的大佬之一,更不是那种易与之辈。
所以,在王成看来,这次收购欣浪,最硬的骨头十有八九就是段咏基这里。
王成对此也并不担心,段咏基虽然是欣浪的大股东,但是他的股份并不多,只有18%。
至于段咏基为何只有18%的股份,其实也不怪,本来他之前是有23%的股份的。
然后之前陆续卖掉了5%,理由是大家都喜欢用的“改善生活”,所以到现在就只剩下了这18%。
最大股东的股份就剩这么点,可想而知欣浪的股权是有多么的分散。
当然,欣浪的股权分散的原因早已注定。
如果你仔细研究欣浪的发展历程,你就会发现欣浪的股权分散其实原因是多方面导致下来的结果。
首先是欣浪的融资策略上就有问题,欣浪在成立的初期及整个发展的过程之中。
为了筹集资金支持其业务扩展和技术研发,采取了多轮融资的方式。然而这些融资过程当中,欣浪向多个投资者发行了股份,直接导致股权结构逐渐变得分散。
几轮融资下来,欣浪创始人持股越来越少,包括早期的管理层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也没有选择持有大量的公司股份,或者通过股份稀释的方式为公司筹集了更多的资金,也就导致了他们手上的股份少之又少。
前两年创始人王制东被段咏基等人赶出欣浪的时候,他作为欣浪的创始人,居然只有不到3%的股份,你觉得这正常吗?
不可否认,王制东被赶出欣浪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业绩压力,互联网泡沫危机,还有管理层之间的分歧。
但是终其核心原因,就是王制东在欣浪丧失了掌控的能力,而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他的股份太少。
欣浪作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门户网站,自上市以来经过这几年的交易,原本在发展过程中吸引的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