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1 / 1)

烛太亮,搅了您满腹经纶,书论后边那一半,还是您罚奴婢补写的,故而奴婢不敢再扰您。”

黄五作威不成,反自揭了老底,气得他撵着丫头叫她滚。

把顾悄几人笑得打跌,直呼肚子疼。

“黄五,你找枪手真是不拘一格!连会写字的丫头都不放过??”

又闹腾一番,丫环红着脸添了两只烛台,顾劳斯才搓了搓冻着的手继续。

鉴于二位底子实在拿不出手,顾劳斯只得用速成法,将八股结构与律诗平仄拆明白了,供他们硬套,这还不算完,他又将方灼芝惯用的几个韵,单独从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中摘出,默了下来,叫二人临时抱佛脚突击一把。

“作诗没有天赋,那退而求其次,在样式上绣花,也一样可以蒙混过关。”

那年婺源之行,徒劳而返,谢景行点着他新憋出来的干瘪七律,笑着宽慰他,“老杜不如李白诗意纵横,但沉郁顿挫,亦能达凡人成圣之极致,况味不比诗仙逊色。古来都说,杜可学,李无解。你不如换个思路?”

这两呆瓜比我还要缺灵气。

顾劳斯心想,大历初年,八股和试帖诗都还没形成定式,他们倒是可以占个形制上的便宜,用后世顶峰的文体在这小小县考玩一把新手村虐菜。

原疏还算识货,他将纸上八股与六韵,与近日顾悄递的范文一比较,立马开了窍。

“嘿嘿嘿,琰之不愧是我哥。”

反正他们几个哥弟乱叫都成习惯,顾悄坦然受着,还不忘刺激兄弟一把。

“我听说,你那叔叔婶婶,卖了你姐姐,还准备卖你?眼瞅着你快十八,紧催着顾家放你回去娶老婆,是也不是?”

原疏讷讷。

不是眼瞅着,是打小就定下的亲。

他那二叔不仅吞了长房遗产,还将兄长一对儿女都卖上个好价。

姐姐做续弦,嫁给比她老子小不了几岁的老男人,弟弟偷偷配了湖州丝绸商的女儿做倒插门。

这些年,原秾将这弟弟寸步不离带在身边,就是防着二叔捣鬼。

只要她护到弟弟正经结亲,二叔就再奈何不了他们。

可这事实在羞耻。

尤其在他对顾情有了别样心思之后。

可最终,这层窗户纸,还是被原家不要脸的腌臜亲戚捅破了。

原疏垂首,胸中委屈,眼眶涌出一阵酸涩。

小时候,他时常怪老天不公,为什么叫他和姊姊年幼失怙、遭遇巨变,为什么给他们那样一对心肠歹毒的叔叔婶婶,为什么原家那么多人,竟没有一个站出来护佑一下他们姐弟。

可姊姊为了他,嫁给顾悦后,他就再也不怪了。

他该长大了。

可他还是妄想一辈子在父母怀里撒泼耍赖,妄想像休宁那些公子哥儿一样,再混账也有父母替他遮风挡雨。

既然不能,那便望梅止渴吧。

原疏最开始接近顾悄,怀着便是这等隐秘的心思。

或许还有妒忌。

只是他心思不坏,那点失衡心很快在久处中,被小公子不着痕迹的偏护,化作无尽感激。

但那只是对恩人的感激。

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将恩人当做知己、朋友呢?

大约是从那天,恩人满目繁星,却俯落凡尘,对他说着“原子野,没有试过,你又怎么知道不行”开始的吧。

“喂,就说了下娶老婆,原子野你不至于这老半天都回不了魂吧?”

顾悄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还是你口嫌体正,心里其实挺喜欢原家那门亲?”

“哪有!”原疏红着眼眶辩解,“我才不会为了千金就去给湖州的丝绸商做倒插门!”

“咳咳。”李玉轻咳一声,示意他露底了。

“哈哈哈哈,丝绸商?湖州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哪家要抬你,届时我定去随份子!”

黄五毫不客气大笑,眯着缝缝眼将人上下打量一番,评头论足道,“陌上少年足风流,难怪人小姐肯舍千金为聘,急着娶你过门,就千金这还少了,要我去谈,定给你翻上一番。”

原疏那点子伤感,被黄五气得鸡零狗碎。

他抄起家伙,要找黄五拼命。

胖子逃命倒是灵活,隔着一个顾悄,他左闪右躲,愣是没叫原疏碰到一下。

闹了一会,黄五举手投降,“是为兄说错话,这就向你负荆请罪!你看,我陪你一同发奋,咱们考他个功名在身,回去踹翻原家那糟狗窝,夺回你和姐姐的金银细软,从此自立门户,可好?”

好!好得不能再好!

这话原疏爱听。

还听得激情澎湃。

他眼中燃起火焰,额头再绑个fighting,就可以神还原少年漫里的中二少年。

顾劳斯摇了摇头,心道黄五这洗脑技能,实在是青出于蓝。

誓师鼓气,就这么不正经地告一段落,效果竟然还不错。

李玉全程围观,若有所思。

后来,他成为顾悄麾下第一猎头,舌灿莲花忽悠瘸人的天赋技能,约莫是这一夜点亮的。

里头人不知时辰,可急坏了外头的苏朗。

护卫小哥就跟卯日星君司鸣似的,对着天色,催了顾悄好几趟。

最后一回,屁股饱受折磨的护卫以怨报怨,“三爷,今日晚膳,你是想白粥就白菜,还是白粥就白饭?”

顾悄给面子地大惊失色,扯着黄五袖子,“我的鸡崽呢?”

小鸡崽大闹一夜,早被冷酷无情的鸡妈妈撵到仆人房,由老农带着小孙子照看。

顾悄一刻也等不得,直奔侧院提货去了。

那猴急的模样,不比逛窑子见姑娘的真纨绔差多少。

老远顾悄就听见“叽叽叽”的稚嫩叫声。

小鸡崽被老农安置在一个小小火桶里。

火桶,是徽州人家冬天的御寒神器,顾悄也是重生后才长的姿势。

徽州府有句老话,手捧苞芦馃,脚下一炉火,神仙赛不过我!

这物什同寻常木桶有些相似,但要大上一些,和凳子差不多高度,底部放一个陶钵,盛灶火余炭,钵上几寸架一层铁质网隔,再上方刚好可以容纳一到两人窝窝坐,团着烤火。

数九寒冬,只要窝进桶里,不一会儿就能感受到热意蒸腾,通体温暖舒泰。

江南多雨而潮湿,寻常农家火桶白天烤火,晚上烤衣服。

若逢徽州姑娘腊月、正月出阁,火桶更是必备的陪嫁,桶底撒入红豆,放红纸包好的木炭,再加一捆豆芽菜,祝福女孩儿红红火火、落地生根。

算是江南独有的民俗。

可惜这东西顾悄不耐受。

炭火直烤火毒旺,遇到特别冷的时候,桶内热桶外寒,特容易遭凉,小顾悄没少冷热交替伤寒,苏青青就不再让他用了。

老农正端着小马扎

最新小说: 一个不上进的beta(番外) 上位女教师情欲升迁路 【虫族】从失孤幼崽到黑星霸主 存在主义唯心论 岁月的边缘 你是我无法承受的伤 失忆的新娘 为你洒下漫天流萤 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隐形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