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 1)

带诗名。

“这些考校内容,乃琣之临时所出,时间仓促,未及核对,出题或有舛误,须你自行甄别,时间嘛,我们也不予你为难,早课两个时辰应绰绰有余,准备下,你便开始吧。”

说好的默写,变成了抽查,看似减负,实则难度飚了好几个层级。

原本顾悄只需记诵内容,现在却还要熟知排版和目录。最可怕的是,那些几页几页,尽是夫子信手拈的,有没有都做不得准!

这就好比语文抽背,临堂老师突然不按套路来,合上课本星星眼,“同学,咱们拆个盲盒好了,就背……嗯,第二百八十五页吧。”

至于二百八十五页在哪里、有什么,老师耸肩,不好意思,既然是盲盒,那自然他也不知道!

出着最刁钻的题,顾冲面上却笑眯眯鼓舞着后生,“听秦夫子说,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考法想来也难不倒你。这番刚好叫老朽开开眼,出尽奇才的十二房,天资究竟如何过人!”

顾悄磨了磨后槽牙:……这小鞋都换成三寸金莲了,还能说不为难?

不给换舍,大可直说!何必如此婉折……

毕竟谁闲着没事,正经内容读完,还顺带钻研页码和排序!

然而,这些还不是最蛋疼的。

真正令顾悄无语凝噎的,是这时代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教材。

大历兴文,书籍版本本就繁多,就算官刻本,也还另分南北监本、经厂本和府州本。

到底亏在,他未在书院正经读过书,根本不知道顾小夫子出题用的是哪个刻本!

这几页几页,刻本不同,内容亦不同,叫他何如下手!

倒是顾悯看出顾悄为难,笑着放了回水,“你那房惯读悯山堂刻本,学里通行南监本,若以私刻本为蓝本,章句、页数对上也可。”

顾悯乃顾冲独子,与顾冲生得有八分相似,同样身形清瘦,眸光矍铄。

只是他最是温和,与端严持重的顾冲大为不同,眉目间总是带着和煦笑意,最是得学生喜欢。

在休宁他亦是传奇。

盛有才名,却甘为处士,甘心在顾氏族学执教,已二十余年。

顾小夫子口中的南监本、悯山堂本,便是顾悄脑壳痛的“三百千千”不同刻本。

旧时书籍,大体分为三个版本体系,官刻、私刻和坊刻。

官刻本,是中央、地方各级官方机构刊印的书。

自五代国子监统一刊刻以来,监本就成了官刻本中最有名的版本,也是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私刻本,是个人出资刊印的书。

旧时不少书香世家,好读书、亦好藏书,得不少祖本、手抄本,便不吝斥巨资刻印以作私藏。

最早的私刻本,同样出自五代。

彼时,蜀相毋昭裔微末时,酷好书却无书,曾向人借《文选》《初学记》,其人面露难色,于是他发出宏愿,“他日少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

后来他果然飞黄腾达,虽为乱世相,却铭记初心,倾其所能建学舍、立印舍、兴文教。

他首刻的《文选》《初学记》,便是最早的私人刻书。

而坊刻本,便是民间书坊所刻之书。

书贾刻书,趋之以利,是以此本最多最滥,也最为良莠不齐。

这些版本换算到现代,监本大约就是通行人教版,悯山堂刻本算贵族私藏版,而坊刻版,则堪比曾经盛极一时的盗版。

江南刻书之风,自古尤甚。顾氏家学渊远,择善本精校以荫后辈,并不稀奇。

是以,顾准教育子女,用的都是私刻本。而族学应试,用的自然是监本。

虽然顾悯高抬贵手,版本不计,放了顾悄一马,但即便如此,顾悄对着案上白纸,面上还是一片难色。

这个试考不考,是个问题。

不考?

执塾小鞋都赶得上三尺金莲了,这时退缩,过于窝囊。

何况,昨日他才对朱庭樟放下狠话,如若这番自己打脸,那他在族学可就没法立足了。

考?

无疑锋芒毕露。早膳时,娘亲的那句“出头的椽子先烂”,言犹在耳。

以他处境,高调行事,实在不是个明智选择。

犹豫之间,他依稀听到花厅屏风后,有窸窣碎声,伴着一声轻嘲气音。

那声音细且快,稍纵即逝,顾悄抬眼望去,只看到古朴大气的五福捧寿核桃木屏风,隔绝内外。

但镂空雕花间隙中,仔细瞧去,还是能捕捉到模糊的几个儿郎身影。

见顾悄察觉,他们干脆放开,不再回避遮掩。

声讨声高阔,纷沓而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向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会几本蒙本,便可越级与我等同列!”

“哼,小子无所畏,连五经都未读得,也敢入上舍!”

“硕鼠有皮,人而无仪!上次执塾不过一时气话,他竟咬着不放,还以此要挟。”

“论天资,他也不过尔尔,我们不过提议,考校加了些许条件,才这程度就被难住了?”

“族学百年,从无跳舍一说,即便顾家老大、老二,四岁开慧,七岁咏诗,十一二岁以时文艳惊四座,那也得一十五岁才进上舍,这小子可真是厚着脸敢想!”

……

万万没想到,屏风后面,还藏着一群上舍围观的!

顾悄敛眉,这般赶鸭子上架,看样子这个bking,他不装也得装了。

第025章 (倒V开始)

屏风后, 正是族学上舍硕果仅存的五名“尖子生”。

其中四人,已老大不小,磕磕绊绊过了县试、府试, 卡在院试一道上如何也挤不过独木桥, 是典型屡试不中还不死心的“老童生”。

但徽州六县儒生三千人众, 五十取一的府试通关率, 足以教他们自信心爆棚。

即便“老童生”, 那也是凤毛麟角的“老童生”。

最后一人,倒是年轻。

二十岁年纪,肤色白皙, 五官出众, 可偏偏眉目萧索, 神情一派疏离冷淡, 站在一众胡髭拉茬的大叔中间,简直是鹤立鸡群。

不知有意无意, 他落在人后,与其他四人隔得甚远。

耳畔隅隅私语不断,他却眉头都没挑一下, 只微微下压的嘴角,泄露几分不耐。

这时,有人跳出来,假意唱白脸,“严苛至某叶某行, 这般加码,委实难为他了。”

此言一出, 另几人趁势,群起攻之。

“既然敢称过目不忘, 就该知道,古来就不乏博闻强识者。汉有张衡、魏有王粲……”

“宋朝杜镐杜万卷,更是翘楚。书囊无底,书吏每以异书问之,答‘某事,某书在某卷、几行’,从来一字不差。”

“下舍盛传,不论什么书,顾三皆能一遍成

最新小说: 一个不上进的beta(番外) 上位女教师情欲升迁路 【虫族】从失孤幼崽到黑星霸主 存在主义唯心论 岁月的边缘 你是我无法承受的伤 失忆的新娘 为你洒下漫天流萤 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隐形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