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早的记录不可寻,但查到了在南宋时期,湖州的叶金扬始创了养殖附壳珍珠。
使用褶纹冠蚌培育,养殖的珍珠珠形状似佛祖与菩萨,在湖州德清的地方志中仍能寻觅到踪迹。③
此类附壳佛像珍珠并未绝迹,目前在大清市面上偶然也见到一二实物,却不知是否还出自最初的产地德清?
胤禛听闻过数量极少的佛像珍珠,但不知道这类珍珠如今由哪一家养殖,以往也没想要追根溯源。
只能通过查阅典籍确定一点。明朝时期,湖州境内的珍珠养殖仍在继续,而且有诗词为证据。
伍载乔写到:春水龙湖水涨天,家家楼阁柳吹绵。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
而今,世事变迁。
特定形状的珍珠培育是什么情况,需要进一步勘察。
雍郡王却从典籍中汲取灵感,在京郊庄子上试着搞一搞珍珠养殖。幸而得到皇恩庇佑,历时三年给造出了一批光泽极好的淡水圆形珠。
胤禛心里明白,最后那句是假话。
哪有什么皇恩庇佑,康熙之前压根没问过养珍珠的事,但有些奉承之词得用最诚心的语气讲出来。
他就养殖珍珠一事从茫茫书海里找对应资料,到落笔成书洋洋洒洒写了一长篇文章,忙了小半个月。
对比来看,给李氏做每月一次英语口语陪练,远远不及这种工作辛苦。
不免怀疑被送了价值不菲的珍珠猪仔,是武拂衣自知剥削他太过心虚了,所以提前支付了润笔补偿费。
不论如何腹诽,胤禛把这篇文章准时交给了武拂衣,让她在接待康熙参观时参考着说。
感谢皇恩浩荡也得演得真诚些。
往实际点想,康熙一直没有干涉北郊庄子的实验也是提供了一种安稳的养珠环境,算是皇恩的一种了。
武拂衣将此参考文章倒背如流,又将她的实际养珠经验融合了进去,包括且不限于如何控制水温、调节池水的营养成分等等。
准备妥当,二月初三就接待了康熙微服而来。
陪着参观了简陋暖房、拆钟室,一边走一边聊珍珠、钟表的养殖、制作过程。
不只于此,吃了午饭与康熙谈了谈教育孩子的一二三点建议。
总体围绕一个核心思想。
不能死读书,要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保证基础教育的情况下,让他们去寻找感兴趣的学习方向而因材施教。
谁叫康熙是皇帝,不能生硬否定他不懂就背一百二十遍的理念。
只能委婉地说这样学习效率太低,不如帮助孩子们进行理解,多出来的时间能习得其他知识。
至于康熙有没有听进去?
离开时,他对珍珠养殖与安置游民的方案表示了肯定,但这件事无法一蹴而就。
雍郡王搞的养殖更像是实验室培养。虽然出了成果,但耗费的成本高,要转化成民间产业批量养殖还需进一步摸索。
比如第一批养点选址于何处?
这就很有讲究,不只是自然环境允许,也要当地官员、地方势力的配合。
这事胤禟如果真的有兴趣牵头,让他呈折子做几套预案。不能一拍脑袋,要前期实地调研一番。
武拂衣等的就是实地调研这句话。
要调研,不就又有理由出京城了。她一定要争取离开,也有合情合理的理由。
如今雍郡王被调到了工部,给派了对各类工程与器械查漏补缺的任务。
更要因地制宜,不能纸上谈兵。修水利也好、搞农业工具也好,各个地方环境不同而使用器物不同,长期在外考察是名正言顺的事。
等到把工部卷宗熟读一番后,应该要出门考察才对。
武拂衣不仅自己想走,也想给孩子们制造出去游历的机会。
康熙没有明确表示行或不行,但在回宫后公布了对小辈们的课程安排。
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皇上竟然给出了额外休假奖励制度。
孩子们的课程,每个月有三天基础休息日,是上九休一。
另外,每个月又多批六天休假,可以达成上七休三。想要获得额外的两天休假,学生必须通过每七天一次的随堂测验。
测验考得好,多出的六天随你的喜好安排;考得不好,这段时间就要用来查漏补缺复习功课。
考考考,康熙的法宝。
孩子们对此喜忧参半。
喜,与父辈们全年无多余假期对比,新课表宽松很多;
忧,每七天一回的小考核难度未知,更不知能不能顺利登上休假名单。
总得来说,喜过多忧,至少有休假玩耍的盼头。
武拂衣与胤禛收到了这份课表安排,推定康熙确实有改变教育方式的倾向,也看到了能让孩子们离京游历的一线希望。
奖励式休假,是凭本事争取的。先争取每个月休满九天,再争取将来有春假、暑假、秋假等等。
是将这一点也告之了弘晖、弘昐,能不能获得更多出宫休息日,就看他们平日的学习自觉性了。
当然,武拂衣也转达了胤禛的另一嘱托,让两个孩子适时藏拙。
在文化课上优异表现,就在骑射上弱一些。十全十美易招妒,反正雍郡王本是不善骑射,子肖其父也是无妨。
两兄弟都是充分领会这些嘱托之意,从二月初十开始了入宫读书生涯。
*
*
时间匆匆,转眼四月芳菲尽。
胤禟那一边表示对养殖珍珠感兴趣,但是具体落实要等一等。他还在重新整合手中产业的人手构成,与胤禩脱钩是去年九月开,最快也得今年六月理清完成。
珍珠一事急不得,也必须在大换血完成后在进行。
正因是暴利产业,而且涉及到安置游民,所以事前要做足准备。否则,搞不好就是胤禟一通忙碌,最终变成八阿哥稳定社会有功劳了。
武拂衣没有催促胤禟,而她在定期观察入宫后孩子们的近况,确定弘晖、弘昐对于新生活没有不适。学习上更是如鱼得水般顺利,还结识了好些个能聊天的新伙伴,与胤祺家的弘昇关系不错。
至于她自己,在工部混得也还成,才不会傻傻地起早贪黑工作。总体上熟悉了工部运作后,将感兴趣的卷宗往北郊庄子运,让胤禛去阅览分析。
反正,雍郡王被安排到工部并非插手实际政务,而是做技术性顾问的角色。
两个月,日子平顺地过着。
四月二十,北郊庄子。
午夜时分,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苏培盛不敢置信地接到了来自顺应天府的消息。
顺天府衙役来传话,一个时辰前在京城西边的郊外发生一场打群架事件。接到报案后,逮捕闹事者,这就来通知雍郡王了。
为什么通知雍郡王?雍郡王已经不管刑部了。
当然是因为参与此事的人,包括了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他的亲弟弟。
苏培盛强行维持平静表情,没有表露出听闻这一消息后宛如被雷劈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去武侧福晋的院子通传。
今夜,四爷留宿在那边,但愿武侧福晋能在四爷闻询后,帮着劝一劝他要消消火气。
夜阑人静。
大吃一惊珍珠猪仔正诙谐地立在床侧置物架上。
今夜,武拂衣又来听了一场睡前故事,终是听到胤禛说了顺治帝剃发的八卦。没想到没在梦里看到光头,反而被苏培盛的敲门声给搞醒了。
直接说发生了什么。
武拂衣被打断睡眠,不想听一句废话。说重点,谁出事了?
苏培盛不敢废话,而也着实不知该怎么委婉表达,尽量客观地复述了顺天府衙役的话。
主子爷,是顺天府来人请您尽快走一趟。晖少爷、昐少爷以及十四阿哥,今夜去京郊西侧的乱葬岗,被人当做偷盗尸体的,与一群人发生了冲突。这会都被带到了顺天府问话。
武拂衣:?
一时间,她也蒙了。
弘晖与弘昐不该是在宫里吗?后天才是休息日,他们怎么今夜就出宫了?
而且不顾宵禁,深夜出现在西边的乱葬岗?是想换一换人物身份了,皇子不做了,搞盗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