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押二十天,时间真的不长。
往返京城最快也要十天。扣除传旨与答复的时间,短短十天查清楚何家藏书,这等查案速度堪称非常高效。
虽然何焯有短暂的牢狱之灾,此次风波冲突中却是获利者。哪怕他站到了太子的对立面,可已经把正义之士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最初是被人诬告,但借着查抄一事不仅自证清白,还一举两得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形象。
这一通操作是不是早有准备?背后是否有谁帮忙?
胤禟不知内情,只能确定自己绝无插手。
之前去北郊庄子送谢礼,他把四哥的劝告牢牢记在心上。别插手何焯的事,当心刚到手没焐热的贝子头衔又飞了。
听四哥的话,没坏处。
胤禟也不清楚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潜意识,而他确实也没有为何焯赴汤蹈火的理由,两人都没见过面。
这次的冲突比推测中结束得要快,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是该平安无事吧?
**
**
北郊庄子,武拂衣在黄历上圈定两个日期。
康熙已经起驾去热河避暑,接下来两个半月都不在京城。山中无老虎,老四又不用随驾出行,是能自由自在了。
之前提过,为庆祝胤禛猜对她的性别,搞一场枝头赏花的奖励。
因为爆发了何焯反书案,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这段时间就安安静静地待在了庄子上。原计划的踏春变成了赏夏。
赏夏也不错,穿得更轻便些,便于爬树。
『枝头赏花』活动,不只针对胤禛,也给三个孩子安排上了。
武拂衣已经选定了地方。去年秋冬与胤禛互换回来的那段时间,以武侧福晋去山里散散心为由,她去京城郊外的山头踩过点了。
当然出于安全考量,这次入山前会让侍卫们再去勘察一番。而夏日进山,不只锻炼爬树,还有让孩子们掌握一些野外求生技能,像是怎么规避蛇虫鼠蚁的危险等等。
拟定了一套详细计划,把日程安排给胤禛过目,谁叫他是三个娃的灵魂亲爹。
最近,胤禛埋头于编撰理学院的第一套教材。
老鬼说得好听,把工作分一半给他做。其实是把所有初稿都交给他来写,而后仅仅负责删减或添加。
这中忙碌工作的日子中,他对于夏日入山活动没有太多期待。毕竟不是真的去赏花,是去做高强度训练的。
虽然没有期待,还是认认真真看完了。
胤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他决定身先士卒,先去实地考察一番可行性,再看是否合适孩子们去练习。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不论哪一方面不能忽视。
近些年,康熙与太子爆发出的冲突,更是给胤禛敲响了警钟。
这一次的反书案,以何焯被证清白告终,也意味着太子又一次的失利。接二又连三,康熙一次次给太子机会,胤礽没抓住或是早就不想回头。
胤礽会变成今天的模样,康熙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皇上一手捧起了太子的特殊地位,让胤礽与众兄弟区别开来。以往多年,胤礽每每出错,被罚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身边人。
从毓庆宫宫人、索额图到熊赐履,康熙尚未没有一次正面惩罚过太子。
一开始是舍不得,是因为孩子就是自家好,错的是别人。但几次三番之后呢?还是简单的父子情吗?或是要为掌控朝局考量。
这些话,本来绝不能对外人言。
因为子不言父过,而康熙不仅是父亲更是皇上。
胤禛在武拂衣面前倒是能表露真实想法,谁叫两人的情况特殊到没办法分清彼此。
再看夏日训练计划,老鬼安排很细心周到。而回想近三年弘晖与弘昐的感情变得越发亲厚,也要归功于老鬼。
不免有了些好奇,武拂衣以前有过孩子吗?对教育孩子瞧上去很得心应手。或是她以往那个世界有特殊的培养孩子教程?
话说回来,他对老鬼的过往几乎一无所知。
胤禛心有不爽,这点不公平,老鬼对他的情况可是了解得七七八八。
你有话想问?
武拂衣看到胤禛奇奇怪怪的表情,这人多思又多疑,今天不知又想到哪里去了。
有问题直接说,别让我猜。就像上回,你开口问今年是什么年,我猜选秀年,你说我把你给带偏了,却不承认是你的欲言又止把我带沟里了。
胤禛本在斟酌怎么开口。
吸取教训,也不想似上回判断老鬼是男是女,最终被她反将一军。但是有些吃不准要如何有分寸又有礼貌地询问一个人的过去,这中事他也没经验。
岂料被先声夺人。
听听武拂衣这番调侃之词,好似他真的别扭至极,一肚子弯弯绕绕。
他、没、有!
胤禛冷笑,敢说我把你带沟里?你倒是猜猜看我想什么。你敢猜,我还会不敢认?
武拂衣挑眉,这话是你说的,我可就猜了啊。你瞧着给孩子们的训练计划,肯定联想到了皇上与太子的关系,对皇上教育孩子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对不对?
胤禛毫不避讳地点头了,对,我认为汗阿玛的教育有所缺失。然后呢?
武拂衣非常顺利成章地接下去,然后问题就来了。事到如今,皇上与太子是回不去了。那么会有废太子吗?谁又该是下一任的皇帝?四阿哥应该争取吗?
这个逻辑很通畅,你十有八九是想说这个,所以表情奇奇怪怪的。好了,我说完了,你敢认吗?
胤禛:!!!
他后悔了,该如何有效堵住武拂衣的这张嘴?不,不够,是要怎么让她住脑呢?!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晚了。
立个flag,明天我能恢复中午十二点更新。
第六十七章
话题怎么就突然就滑向不可说的禁区?
废太子是能张口就来的吗?谋求帝位是能用直白语言描述的吗?
不能!
哪怕皇子心里想, 哪怕与谋臣商议,也绝不会如此直截了当。
胤禛从来没有想过,某天有人居然如此毫无遮掩地与他谈及此事, 而且没有一点点预兆。
依照上回的经验, 那次提问今年是什么年, 期盼武拂衣回答会试年, 却被她带偏到选秀年。
以此类推,他努力去适应武拂衣的思路。
这回, 老鬼难道不该从皇上与太子的教育问题, 转而联想到对府中孩子的教育。
哪怕不去猜自己有意询问她过往是否有养娃经验, 至多也就是谈一谈将来选谁做世子。
心好累。
胤禛揉了揉眉心,从乍闻此言的愕然到一时间保持沉默。
沉默, 有时候不是无言以对,而是生怕一开口就又被当头劈一道雷。
武拂衣见状就明白又猜错了,而且是错得离谱。
但不能怪她, 她真没有故意刺激胤禛, 反而努力去理解这人的思路。
上回自己猜错,是因为想得不够深, 没抓住胤禛关心会试科举的想法。
如今, 胤禛放出狠话让自己尽管猜, 他都够胆量承认。那肯定搞大的, 顺理成章问出谁继承的问题。
往好处想吧。
武拂衣率先打破了尴尬到令人窒息的沉默。
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眼下能不打哑谜地谈一谈挺好的。也是时候面对现实,太子与皇上的矛盾激化不断, 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来到这个世界,还差一个月就满三年。
最初就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警惕不要妄自尊大, 以所知不多的历史去妄断一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因此,哪怕知道正史上胤禛是下一任皇帝,但更懂当两人开始互换身体的那一刻蝴蝶效应就已经出现。
三年过去,不敢说弄懂了这个世界,但至少了解了朝局大概。
以如今胤礽的心性,已经不是以前意气风发的太子。
如果没有被多次打压,在一帆风顺继位的情况下应能更多些包容。
现在的形势,康熙能够主动传位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一旦胤礽非正常继承帝位,对于兄弟们的包容度,绝不会似康熙对儿子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