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获知此事后立刻警惕起来。秧参不是随便谁都能种的,比起直接在园子里种参,移植山野的秧参要有足够的采摘经验。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野参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必须查明那一批秧参从何处而来。
调查却出乎意料,追查的速度比与预计中慢很多。
无法抓到是谁卖给南方商人假的野参,卖家仿佛消失在人海之中,相关户籍证明、路引凭证都是假的。
虽然造假屡禁不止,但每一步都完美地造假,更说明问题很严重。
幕后主使者能量颇大,否则也不能安排得面面俱到。查了整整四个月,也是运气使然,南方商人再次撞见了骗子。
这一次,密探顺藤摸瓜查到了盛京,最终发现秧参一事由索额图的儿子阿尔吉善操纵。
消息被传递给南巡的皇上。
康熙闻讯后,对索额图彻底失望,不再抱有一丝一毫的感情。
赫舍里家不缺钱,若是摆在明面上搞种植人参,他也不会不批准,那么为什么要私下弄出大批秧参?
答案不言而喻。
以次充好,能获得巨额利润。索额图需要大批见不得光的钱,以便他结党营私,罗织出一张官官相护的大网。
这是想做什么?!
康熙自问给索额图的权利够大了,给他的宽恕与自由够多了,他的贪婪却永无止尽。
索相一党是想要彻底架空皇上吗!想让他早点下台,扶植太子上位以便更好操纵吗!
既然如此,那就让索相彻底消失。
康熙本来想完善所有实证链再将人下昭狱,但越忍越不愿再忍。
要治索额图的死罪,随手挑一个他的大不敬行为就行。这些年,他是习惯成自然,不敬的行为早就数不甚数。
择日不如撞日,选择了胤礽疾病之时。
事实证明这次的雷厉风行很有必要。
放老四单独出门溜达一圈,有额外收获。
老四发现的东瀛鬼船古怪事件,补上了索额图犯案过程的最后一环,是知道秧参都被卖到哪里去了。
卖给东瀛,汲取大量白银。
难为索额图用心了,买卖与收款不走一条航线,掩人耳目做得真漂亮。
明末走私人参是为后金获得军费,这方法倒是让他全学了去,并且翻陈出新。
康熙一想到人参是被私下卖去外邦,就当即有了决定。哪怕胤礽生母赫舍里氏死而复生,他也不会再给赫舍里家族半分恩情。
早几年,索额图去与沙俄谈判,他就对那份条约不够满意,觉得索额图不够强硬,没能收入更多土地。
碍于当时刚刚结束三藩之乱,必须休养生息不能再穷兵黩武,也就勉勉强强认可了领土划分。
昔日不追责,但今天索额图竟然私自对东瀛出售秧参敛财。
这往轻了说是目无法纪,往严重了说就是里通外国。今日为钱卖参,来日呢?!
索额图决不能留在太子身边。
否则胤礽就不只是性情骄奢,而是有亡国之嫌。
在盛京西北边,娃娃村的村民参与种植秧参。将培育出的幼参移栽到附近连片山林中,这事是阿尔吉善负责的。
康熙说将一本折子狠狠砸在了索额图的脸上。
这件事的人证物证俱在,你怎么还有脸恬不知耻地说不知道秧参从何而来!阿尔吉善做事,会不告诉你这个做阿玛的?
索额图听到娃娃村这个地名,双手不免颤抖起来。
打开了折子,里面一行行字看得他头昏目眩。皇上不是诈他,是真的查到了养参地点。
康熙没再去看索额图背脊佝偻的模样,而将视线投向在场其他人。
人参是为大清财源之一。谁敢妄动,无疑就是变相摧毁大清根基。索额图的罪行罄竹难书,据可靠消息,他所种植的秧参疑似运往东瀛,私自谋取暴利。说说你们的想法,谁去把事情查清楚?
去查索额图。
这个问题被抛了出来,却要思考更深一层的意思。动了索额图,他全力支持的太子呢?索额图以不利手段敛财,财流向何处?那些给太子的钱要怎么查?
此时,胤禟终是悟了,为什么四哥刚刚教他沉默是金。
索额图的事情牵扯太广,去彻查就要做好得往死里得罪太子的准备。
康熙在气头上惩罚了太子,但谁知道一段时间后会怎么样?
整整二十八年,康熙宠爱太子太久了,对胤礽的偏爱之盛超越其他所有皇子。
胤禟琢磨着,眼下也没有与太子死刚到底的必要。
偷瞄一眼,四哥也没作声,那也就是不想沾手。四哥不动,他就不动了吧。
不是怂,而是生意人的精明。
胤禟自有一套判断。
四哥冒充弟弟的身份去见船帮帮主,是足够有胆量足够有想法,那都不主动提调查索额图,说明这水足够深,别碰。
胤禟不开口,有的是人开口。
直郡王最先表态,儿臣虽不擅于查账,但愿为汗阿玛分忧彻查秧参走私一事。
有了胤禔开头,胤禩琢磨着也跟着道,儿臣愿助力大哥核查各项账目。此事,九弟亦然能助一臂之力,九弟精于计算账目。
哎呦喂!
八哥啊,你咋就学八哥鸟叫呢!话可真不能乱说。瞧瞧四哥,那种可贵的安静品质就不能学一学吗?
胤禟暗叫糟糕,他是真没想掺和进去。
汗阿玛向来不喜他经商,要是他从这方面狠狠打了太子的脸,到头来谁的脸更痛?他可不敢与太子比圣宠。
汗阿玛,儿臣恐怕不适合。
胤禟急中生智自诬一把,您知道儿臣在江南做了不少生意,指不定秧参售卖的罪人里就有与儿臣相关的生意对象。查案,儿臣理应要避嫌的。
康熙有点意外胤禟的自黑,深深瞧了他一眼。难得,这小子终于脑子能清醒点,知道不是所有事都能掺和进去。
他面上却不露分毫,转而看向老四。听了一番对索额图的发难,老四的想法是否改变了?老四,你说呢?谁去查比较合适。
回汗阿玛的话,儿臣认为陈鹏年合适。
武拂衣不曾改变想法,理由非常充足。
东瀛船运输钱款必定经过江海关与浙海关。想要查清此事,寻一位精通江南政事与水路消息的官员更合适。陈鹏年秉公无私,可当此任。
理由不只于此。
武拂衣围观了一场康熙设套索额图,见识到了这位帝王的心机与决心,是铁了心要将索额图彻底废了,比当年处置鳌拜时更狠。
当初,康熙年幼登基被鳌拜挟制,对鳌拜并无深刻感情。
而对索额图与赫舍里家不同,加恩三十多年,应该有过真心期盼君臣相得一辈子的时候。
有过期盼,就会有更深恨意,何况其中还夹着胤礽。太子越偏向索额图,康熙就越发厌恶索额图。
因此,于公于私都别沾手此案的最终调查。
武拂衣竟是顺着胤禟的话说到,九弟的那句避嫌说得颇有道理。查案应该避开利益相关者,以及感情亲厚者。
索额图毕竟是太子的外叔公。我等兄弟查办索额图,未免伤了与太子之间的感情。儿臣也怕兄弟们会徇私办事,不如交予外臣。
谁特么和太子感情深!
胤禔抓住了老四话里的重点,也不管是不是抓偏了重点,差点爆粗口。
他怎么可能偏袒太子。四弟,你多虑了。这种时候,我是会秉公行事的。
武拂衣不与直郡王去争长短。论公证,她敢说比在场所有人都公证。
这会是公证的事吗!胤禔还是不懂,不论他多努力,在康熙心里就是越不过太子。这个越不过,就是一辈子的事。
人心就是偏的。
有的事从出生就注定了,谁让赫舍里皇后生下胤礽就死了。
这样的理由,要让胤禔去做选择。他想得到皇上一辈子的偏宠,因素之一是出生就没了额娘,恐怕他也狠不下心。
若非康熙依旧不舍伤害太子,眼下就该让胤礽也到场表态,但偏偏没让他来。
今时今日,皇上认定了索额图是罪魁祸首。除掉他,就能让太子重新成为最理想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