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王说道:“当今天子失德无道,我等本来是想规劝天子的,不曾想过有废立之事。”
“但是,如今天子听了臣等的苦劝,却依旧不从,执意作恶,陷大汉江山于悬崖之边!这大汉朝的天下,怎么能交到这么一个独断专行、目空一切的皇帝手里!”
“今日,我等这百余名汉室宗亲,就是背负千古骂名,也要行废立之事了!”
“陈留王也是先帝的子嗣,况且又是诸侯王,得先帝敕封为王,他凭什么没有资格继承大统?”
东海王这话一说出来,其他的诸如赵王、甘陵王、河间王等人也是纷纷发言。
“不错,天子昏庸无道理,当废之!”
“这天下不是他天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我们大汉刘氏宗亲的天下。”
“就是!大汉刘氏的天下,岂容他一个少年败坏!将来吾等死后,有何颜面到九泉之下面见高皇帝?陛下废之!”
众人闻言皆是纷纷点头,然后你一句我一句的批评起了刘辩,将他的罪状一遍一遍的数了起来。
王允站在下方,高声怒喝道:“尔等一群乱臣贼子,你们可将当今天子放在眼里了吗?”
东海王猛然转头,看向王允:“老贼,你休要饶舌,现在我们还是没有闲暇处置你!但是你妄图篡逆之事,此事早晚要找到你头上!你且莫要着急寻死!”
这一番话可着实是将王允气的够呛。
随后,便见荀攸冲着他身后的一众清流使了一个眼色。
这些清流纷纷走上前来,冲着刘辩说道:
“陛下,诸侯王们与宗亲所言甚是,他们既然已经看出了朝廷有弊端,看出了陛下有过失,那陛下不妨从谏如流,改善自身,如此,众诸侯王们今后也将会继续为陛下效力,且于朝廷、于国家,于陛下都有利。”
“是啊陛下,人虽有错,但改之即可,陛下也是人,犯错也是正常,何必如此执拗呢?”
“陛下若是肯改正自身的过失,也不枉为日后将会成为一代明君!”
面对众人的说法,刘辫就是不肯低头也不肯认错,他死死的盯着众人。
“朕没有错,你们冤枉朕,朕有什么错?!都是你们故意想要迫害朕!告诉你们,朕绝不会认错,也绝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过失,朕也不相信你们有能力敢废了朕!你们若是敢废朕,那就是对先帝不敬,先帝的灵魂还有大汉朝的列祖列宗,会要了你们的命。”
陈留王刘协在下方一脸无奈的看着他的这位哥哥。
他心中既感悲凉又感可怜。
兄长啊兄长,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固执,这么执拗,还这么愚蠢呢?
你怎么变得这么不识时务呢?
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刘俭说道:“诸位,天色已晚,陛下也需要休息了,有些事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决定的!我们要耐心善言的劝导陛下,不要对陛下恶言相向,今日之事发生的突然,陛下一时半刻可能会有点儿接受不了,咱们不妨让陛下与殿下好好休息,”
“过几日后,相信陛下一定会对我们的忠心有所明悟,一定会体谅我们的一片苦心的。”
一众诸侯王虽然没有明白刘俭的用意,不过他既然说话了,大家就不会不遵从。
“既然如此,那就且让天子和殿下早点安息!回头咱们商量出一个让天子改过的章程,大家细细梳理一下,然后上呈给天子。”
这话是甘陵王刘忠说的。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想给刘俭拍拍马屁。
眼看甘陵王刘忠第一个响应的刘俭,众人反应过来了,纷纷给天子和太后道晚安,随后集体离开了皇宫。
适才还是人声鼎沸的皇宫境内,此刻则是成了一片萧索。
这些人,无论是汉室宗亲、诸侯王,还是朝廷重臣,都是来的快,去的快,来时候人声鼎沸,去的时候也如风扫秋叶。
望着空空荡荡的大殿,刘辩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头痛哭了起来。
而他的母亲何太后也是蹲在了地上嚎啕大哭:“天呐!先帝呀,快来救救我母子吧,您的儿子让人欺负成这样,先帝你情何以堪呐?先帝呀,你显显灵吧!”
其实,刘俭今日让所有人都撤出来,是有目地的。
刘辩和何太后在适才的争锋之中基本上已经精神崩溃了。
别看刘辩咬着牙不松口,就是不认错,但这表明他已经足以失去了冷静,完全不足为惧。
他的被废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之事。
刘辩若是适才当着一众人的面表示自己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十条大过,表示从今往后愿意当一个好皇帝……那刘俭想要把他硬拽下来,还真就是得掂量掂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