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俭笑道:“先不着急,咱们来了雒阳,在这块也算待了好一阵子,就这么冷不丁的撤走,说不定会让人说三道四,说什么也得走一趟程序才是!”
……
次日,刘俭暗中派出使者,悄悄的进入了雒阳城去见董卓,向他阐述了青州和徐州黄巾势起,其势甚大。
董卓心中明白刘俭的意思,于是又向宫廷之中,向天子刘辩请柬,言青州兵祸起,恐危及东青州牧刘虞,当此时节,非得让刘德然派兵相救不可。
对于董卓和刘俭,天子刘辩现在很是信任,说白了他现在也只能信任他们。
按照董卓的意思,刘辩当即下诏书,让刘德然率兵火速赶往青州平定叛乱。
不过青州和徐州黄巾的势力甚大,除了刘俭之外,必然还需派遣其他人一同前往青州平叛,方有胜机。
兹事体大,董卓当即请天子出宫,组织朝议,研定此事。
自打刘辩返回雒阳皇宫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参加过朝会,直到今日,刘辩在何太后的陪同下,在德阳殿召集诸臣,商议关于青州黄巾之事。
黄巾之事乃是公事,这当中对各方势力都没有实际利益可言,该平定就要火速平定!
除了让刘俭率兵前往青州之外,董卓还建议加青州牧刘虞以大司马之位,让他总督东边军事,统筹各部骏马平叛。
马日磾,吴硕等人计,则是让陶谦前往徐州任徐州刺史,与青州的刘虞遥相呼应,共同平叛。
事情紧急,这些建议在一众人的公议之下,统统被刘辩恩准。
但是接下来,就到了关键时节了。
却听刘辩突然开口道:“自先帝去后,战祸绵延,朝纲不振,天下叛乱不止,朕有意,设立相国,并立十三曹,助朕治理国政,总领军政,而董司空救驾有功,并一心扶汉,当居此位!”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朝堂之威
刘辩的这番话自然是让满朝的公卿士族们不甚理解的,董卓自己想要当相国,这一点无可厚非,所有人公卿士族们都能看出他的野心甚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少年天子居然会出来为董卓站台!
小皇帝是疯了,傻了,还是被人威胁了不成?
就在这个当口,却见太史令高生站了出来!
他怒气冲冲的看向董卓,道:“董贼,一定是你威逼陛下,才致使陛下下了这样的诏令,是也不是?你这西凉贼子,竟然逼宫!”
董卓听着这话,当时就是哈哈大笑。
他的笑声极为嚣张,或许说是极为诡异。
少时,方见董卓停止了狂笑,摇头道:“真是可笑,陛下下旨要立相,并议十三曹,你们却把罪名怪到老夫的头上,连问都懒得问了是不是?”
说罢,便见董卓转头向着刘辩施礼道:“陛下,既是诸公对此事有疑虑,依老臣看来,这个相国,老夫还是不要做,以免给陛下惹些不必要的麻烦!”
高坐在主位的刘辩有些蔫了,不知如何作答,就在这个时候,却听何太后冷声道:“董爱卿不必自谦,此事乃是我与陛下商议,推荐忠臣为皇家臂助,以振朝纲,与爱卿无关,卿不必避嫌。”
在场的朝臣们,万万没有想到何太后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刚刚迁为侍中的伍孚站了出来,道:“太后,董卓乃西凉虎狼,若以暴虐恐吓太后和陛下,还请太后直言,臣等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不要,也定然要为陛下和太后讨回公道!”
“不错,我与此獠势不两立!”
“董卓,你究竟如何威胁陛下和太后的!”
“奸贼误国,合该万箭穿心而死!”
“……”
董卓冷冷的听着一众人对他的怒吼,反倒是一脸的笑容,毫无不适之处。
等到那些人怒声批判完了之后,董卓冷厉的来回扫视着众人,道:“吼完了?骂完了?没有后续了?好,若是如此,那是不是该轮到老夫了?”
说到这的时候,便见董卓拍了拍手,随后便见六名西凉军士,将三口大木箱缓缓的抬到了殿中董卓的面前。
那里面都是一卷一卷的简牍。
董卓笑呵呵的走到了那托盘之前,伸手指了指上面的简牍,问道:“诸公,可知此中乃是何物?”
站的离董卓较近的几名臣子鼻中发出了重重的“哼”声。
“不知道是吧?好,老夫告诉你们!当初广宗之战,老夫与皇甫义真,刘德然共同攻克了张角所在的府邸,张角为刘德然所斩杀,老夫在张角的府邸,没有拿到什么东西,只是看到了这一摞又一摞的简牍,老夫打开一看……嘿呦,这里面的东西可是不得了!都是张角跟各路豪杰的书信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