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接一句,账房娘子精明地拨着算盘算账分钱似的。
周临渊的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将她抱得更紧,恨不能将她彻底揉进自己的怀里。
虞冷月觉得难受,轻哼了一声,不满道:不答应就算了你这样抱着我,很难受。
周临渊却覆下眼睫,低声道:好。
手臂却没松开。
虞冷月心里高兴,四肢却动不了,央求他松开。
周临渊闭着眼,没头没脑地问:伶娘
虞冷月觉得他怪怪的,只是应道:嗯?
周临渊在她耳畔叹出一段沉沉的灼气:情|虫冬眠过后,还会活过来的,对吗?
虞冷月身子在他怀里一僵,没有立刻回答。
周临渊手臂随之松开。
虞冷月转身,搂着他脖子,徐徐抬眸,双眼溢着流光似的,忽地一笑,道:对呀。活不活,从今以后都听你的这也算作筹码之一,如何?
周临渊深深地凝视着虞冷月,而她至始至终,只是扬着一张挑不出错的笑脸。
第78章
好。
周临渊这样应答虞冷月提出的条件,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还有什么答案,能让她满意。
夫妻俩这便算是谈妥了。
从此以后, 虞冷月替他住持内宅, 乃至于他名下产业的事情,而他则给她一个正室妻子应有的所有荣宠与体面。
虞冷月比周临渊想象之中的很高兴。
她又勾着他的脖子,踮起脚尖,蜻蜓点水的吻。
夫妻间这样的浅吻,比深吻更有情|趣。
周临渊低头,托着她的后脑勺,闭着眼, 轻轻回吻,用凉凉的唇瓣,描摹她温热的朱唇,在这细致的动作里,体味从前的余温。
虞冷月还不知道要不要配合他,就听周临渊说:那钗, 你拿回去吧, 单单一支, 放丢了不好。
早前她要时,怎么不给?
这会儿又要给了。
虞冷月觉得奇怪, 却没拒绝, 笑着说:好。
周临渊道:就在我身上。
嗯?
竟带在身上了?
倒也好,今日拿了, 省得她改日特地去前院拿。
但周临渊说完这话, 半晌没有动静, 她便问:在哪儿?你倒是给我呀!
周临渊睁开眼, 却也只是半睁,浓密的眼睫,微微轻颤,黯淡之中稍带淡淡的光芒,他说:在衣服里,你自己拿。
虞冷月伸手去摸,因他没有松手,只能反手胡乱地摸。
一开始也摸错了地方,但两人亲昵已久,很快她就找对了地方,在他袖子里找到了那支蝴蝶钗。
和她刚开始送出去的时候,没有两样。
周临渊松开手,还未彻底离开她身子时,徐徐道:戴给我看看。
他目光一直锁在她身上,像离不开她的一道影子。
声音幽幽的,还带着些热气。
虞冷月耳廓发痒,点了点头。
她捏着钗,歪着脑袋,修长白皙的脖颈弯出一道漂亮的弧度,随意地把钗簪在头上。
周临渊看着那钗,道:戴一对。
虞冷月又去妆奁跟前,把另一支钗找到,弯腰,对着铜镜簪上。
一对金蝴蝶,就这么悬在她乌黑的发间。
她从镜子里,往后一瞥,周临渊整个人被笼在黄铜镜面里,长身玉立,似镀了一层金光,越发显得挺拔清隽,一双冷眼,似被金光融了去了冷意,反倒冒出一道缱绻情深的漆黑旋涡,叫人怦然心动得不大真切。
她的眼神莫名其妙停滞,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动了。
周临渊视线稍移,也从铜镜里看着她的眼睛,便知道,她在看他。
抬腿走了过去,扶起俯身对镜的她。
他的眼却没离开镜面,仍旧看着镜中的爱妻,唇边弯了个宠溺的弧度。
虞冷月不明所以,也顺着他视线,靠在他的胸膛,从镜中看他,抿一抿唇笑问:好看吗?样式会不会太旧了?
她还特地晃了晃脑袋,让他看清楚蝴蝶的模样。
周临渊摇摇头,说:不旧。
他抬手,用白净瘦长的食指,轻轻拨动蝴蝶薄薄的金翅。
又贪恋地蹭过去,脸颊贴着她的鬓发,发自内心地说:很好看。
镜子里,金蝴蝶好像刚经历破茧的那一刻,初见天日,颤着漂亮的蝶翅,闪出一丝细细冷凉的光。
金属震动的细碎声响,像一道美妙的仙音。
虞冷月敛眸,仿佛亲耳听到了茧壁上出现裂痕的声音。
晚上,夫妻二人照常就寝。
虞冷月对着镜子,卸了钗环,换衣裳睡觉。
翌日早上,天不亮周临渊就醒了。
他常常早起去衙门,虞冷月早就习惯了,也不大容易被惊醒。
周临渊起身时,回头看了一眼床榻上的女子,她睡得很熟,侧颊贴在枕头上,挤出些婴儿肥,眼眸闭着,不似睁开的时候那么有神采,瞧着有点儿傻气。
他弯一弯唇角,走到妆奁前,找到她的蝴蝶钗。
她还是太自信了,觉得没人会知道蝴蝶钗里的秘密,藏都不藏一下,这钗就放在妆奁里。
他摸透了蝴蝶钗的秘密,轻而易举就拿到了里面的东西。
周临渊将另一只钗里的东西收入袖中,蝶钗归还原位,衣冠楚楚地去了前院。
天色昏暗,人意蒙昧,早起开院门的婆子们,都还没清醒,打着哈切,继续找个地儿掺瞌睡。
周临渊眼神格外清明。
她连天大的秘密都不藏着,大抵也是已经猜到,周家无一人知情她的身世。
天地之大,无一人是她的依靠。
不过,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天崩地裂,他这个做丈夫的,也得替她顶着。
皇子殁了。
适逢酷暑,停灵时间不宜过长,钦天监择吉时、风水宝地,劝诫皇帝早早使皇子入皇陵。
皇帝不舍幼子,更不愿匆忙操办丧礼,有意以太子礼下葬,新修陵墓。
悲痛之中,挥金如土。
而西北旱灾的赈灾银,至今未曾拨出去。
文武百官齐齐跪在殿前,高呼:皇上,务必使皇子早日入土为安啊!
不至午时,二十多位朝廷大臣中暑晕倒,宫中内侍,视而不见。
紫禁城内,帝王与朝臣已是剑拔弩张。
入夜时分,皇后出面,含泪道:皇上悲痛欲绝,已晕在宫内。
这才劝回众臣。
周临渊回到家的时候,神情疲倦。
陈循礼等了许久,上来就报了喜:三爷,顾豫的伤好很多了。
周临渊略应一声,眉宇间仍旧笼罩乌云。
两人进了书房,陈循礼便问:阁老今夜怕是不回了?
周临渊坐下揉了揉眉骨,闭眸道:父亲和其他阁老尚在宫中,不止今夜,这几日都不回了。
陈循礼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宫中的动静闹得太大,他早就知道听说了,只是没想到,最终皇帝与臣子的矛盾,会在皇子丧事上闹开,足以记入史书。
等到追根溯源的时候,盐引案必然要被翻出来,三太太逃不脱干系。
文官背这个锅,已经背得够久了,有的是人迫不及待要翻案。
但,此事翻案,则辱及先帝,仕途也算走到头了,谁肯来做出头鸟?
若不翻案,三太太身份一旦暴露,逃不脱流天涯海角放或是一死。
周家若不想落得个包藏罪臣之后的名声,就该趁早撇清关系,半点不要插手。
陈循礼望向了周临渊,直截了当问道:三爷预备怎么办?小心又恳切地道:事关重大,三爷还是要与阁老商量才是。他心知周临渊素来不爱与周文怀在政事上搅和在一处,此刻也不得不劝了。
周临渊却没有说话。
书房的冰块到了现在全都融化了,屋子里像蒸馒头的锅。
陈循礼汗如雨下,后背一点点濡湿,直至湿透,心里也越来越忐忑。
他屡次欲言又止。
周临渊手掌摁着桌面的奏本,忽抬眸问:陈先生可有两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