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马上便过年了,我想着,过两天去给您裁几身新衣裳,再买些年货回来。嗯酒楼便关了,我们好好休息几日。絮儿挽了个利落的发髻,一年下来,倒真有几分掌家娘子的气势了。
要说啊,开酒楼做生意,璨如实在不是那块儿料。好在当年郑盈送来的那个嬷嬷有手段,看她不成个样子,愣生生地把絮儿给□□出来了,她如今才能这般悠闲地往外跑。
离开顺源之前,李申交给她的那个匣子里,其实都是李宗仪给她折现好的银票和地契,她是到平江才打开的。然后就有了这座坐落在平江繁华街道上的酒楼和一个咸鱼的掌柜娘子。
不过年节的时候,才是楼里生意最好的时候。絮儿想的是高娘子回了李家给老太太贺年,她主子一个人守岁太惨了,便想陪着她。
璨如一眼便瞧明白了她的心思,也没戳穿,开心地应了。
看她忙,璨如也不想杵在这儿给她添麻烦,便自个儿慢悠悠地在楼里转。
林娘子,你真的在这儿。她刚要上楼,冷不丁地被一道声音叫住。
璨如回头,只见一眉目俊秀的少年郎越过侍从快步向他走来。少年一身湖蓝色长衫,袖口处缀了细致的云纹,一枚新月型的白色玉佩悬在腰际,笑的明朗。
是平江同知张万麟的幼子,张元殷。
璨如一看是他,笑了。是你啊,我一回来你就得了信儿,这般念着我么?既然他专程找来了,璨如也不矫情,邀他去楼上雅间坐。
张元殷心中一喜,小心地跟在她身后,一边半搀着她上楼,一边吩咐侍从去点几个菜送上来。璨如见他比自己还熟门熟路的样子,笑的不能自已。这明月楼真的是我开的么?我怎么觉得你才是这里的东家的呢。
少年人几乎是藏不住心思的,即便他自以为表现的含蓄,那真的又有谁看不出来呢。
林娘子,我我哪有。他还年轻,说几句就容易脸红。
璨如好歹收住口,不再笑话他了,进雅间坐着与他说起话来。我回来的时候,有位鱼商送了我几条巴掌大的弯井鲤,听说这东西灵气,你回去的时候带两条走,让你也多沾沾运气。
她不信这个,纯粹就是看着好玩儿才带回来的,的确是漂亮,通体金色。
张元殷受宠若惊,耳根处泛起一道红,那谢谢林娘子了
她很自如地与他说着话,海边的见闻,回程的趣事,她娓娓道来,声音温柔清亮,不时给他斟上茶水,当真是十分周到。
连她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变化
怎么说呢,用絮儿的眼光来看,她主子真是通透了许多。不过短短一年,她身上再也看不见初嫁女子的拘谨和小心翼翼,更多的是洒脱和应对自如。
璨如长得漂亮,尤其是随着时间的积淀那种成熟稳重的美,与日俱增。整个人都是明媚而大方的。她可以冷静有礼地拒绝不喜之人的追求,也会对略有好感的男子盈盈相待,至于那些女儿家的羞涩与腼腆,她身上倒是很久不见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气氛倒是还不错。张元殷瞧准了机会,与她凑近了些,犹豫地问道:明儿个年夜,我能同你一块儿吃个饭么?
他屏住呼吸,殷切地看着她,一双眸子清亮无比,是独属于少年人的神采。
璨如一杯茶端在手中,还没喝便放回了桌上,含笑回看过去:大年夜的,你跟我吃什么饭。
她没答应,张元殷暗暗叹了口气,又转过去殷殷地看着她,可怜巴巴地去摇璨如的手:哎呀林姐姐,你最好了,我在家早些吃完便出来了,你就当陪我去街市上逛一逛。
吃饭什么的一点都不重要,把她哄出来玩儿才是最要紧的。
张元殷去年三月满的十八,足足比璨如小了三岁,当真是受不了这弟弟撒娇。
她推了推越靠越近的大脑袋,含笑摸了摸他的头,凝眉思索了一下,目光犹豫。
张元殷紧张的屏住呼吸,就等她的应答。
璨如侧头看了他一眼,噗嗤一笑,嗯也不是不行
她不讨厌他
甚至可以说是喜欢这样鲜活的男孩子
一个总跟在自己身边姐姐长姐姐短,忙时乖乖的不打扰她,闲时又会带她各处去玩儿的弟弟,谁能彻底地拒绝呢。
她的生活平静地泛不起一丝波澜,总是需要一个人,拉她出这死水。
他高高兴兴地在这儿陪她待到下午,才在侍从的三催四请下走了。
晚间,她吃过饭坐在炉边烤火,絮儿神色莫名地拿了个信封给她。娘子,咱们门口一个小孩儿给我的,好像跟上次是一样的。
璨如接过来,唇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弧度。
那是一个普通的信封,薄薄的,也看不出来里面是什么。这样的信封,璨如已经拿到过三次了。
回了屋里,她特意找了专门裁信的刀,小心地划开它。
一片红枫掉落在她怀里
纹理清晰,红的纯粹。
璨如不自觉地笑了。她想不出来谁会在这个时候给她寄一片脱干了水的红枫,还保存地如此完好。她轻轻地拿起来放到手中端详,明明除了漂亮之外,它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细致做了保护而已。
可就是送到了她心坎儿上
或许,也可能是因为,有一个未知的人,在远处关心着自己。她不知道是谁,却依然觉得高兴。有那么一瞬间,她脑海中划过一个年轻清隽的身影,只是很快便被她排除。
因为,好像也不太可能。
璨如把它小心地夹进书页里,然后同之前的几个信封放在一起,锁在了自己存放首饰的匣子中。
她现在多少也算个小富婆,除了对吃很上心外,依旧还是小气巴拉地用着这些旧首饰。还是高悦看不下去,每逢节日的时候便拖着她去金楼打些时新的样式,这才给她的首饰盒添了一点光彩。
除去这次的红枫,她还收到过一串银铃和两幅墨画。那串银铃雕刻了细致的海棠纹样,小巧精致,她戴在了手腕上。她还记得那天高悦兴冲冲地追问她是哪里打的。
而那两幅墨画,画的都是不同地方的风物。高悦见得多些,她说那是京城和金陵的景致,很明显是出于同一人之手。
璨如不懂
她深深的怀疑这是不是哪个寄错了地方。
年夜那晚,张元殷来的果然准时。
他像是怕她反悔,特意早来了一个时辰。璨如跟絮儿在吃饭的时候,远远地便瞧见了他。
你出来的这么早,张大人不抓你吗?璨如苦笑不得。
虽说这里有这样的风俗,年夜的时候年轻人会出来放灯,逛街市,不过他走的这样早,真的不会惹他父亲揍么?
他乖乖的趴在桌上等她吃完,半个脸抬埋在胳膊肘里,说道:没事儿,父亲他有客人,顾不上我的。
他这般实诚,璨如都不好意思慢吞吞的吃饭了,随便对付了几口便带了他跟絮儿一块儿出门。
今夜的街市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繁华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张元殷就是一只跟璨璨一样咸鱼的小奶狗,一个弟弟一样的存在。
不出意外明天会有一场相遇
璨璨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明媚大方的小姐姐。严肃脸)
第61章 年夜
平江的夜晚,或许都是那么的别有魅力。
至少,璨如在顺源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身边擦肩而过的人群,趴在父亲背上突然回头冲她一笑的小女孩儿,幽邃的天空和满街的彩灯,都在昭示着这个地方的繁华和包容。
哦,还有她身边这个对平江大街小巷都熟门熟路的少年。
林姐姐,你想尝一尝那边那个蒸糕吗,我吃过,味道很好,我去给你买。他一刻都安静不下来,总想带她去看些新奇的玩意儿。
璨如看他高兴,不想拂了他的意,轻轻嗯了一声。
他回头买蒸糕去了
璨如和絮儿被一阵人流挤丢了
她被人群挤向了那座安了许多明灯的桥廊。那桥两边的石柱子雕了一些小动物,小孩子很喜欢,便带着大人往那边涌去。
当然,那桥上也有许多有情人,他们走的很慢,羞涩又美好。
璨如一边走一边觉得,这是她不该来的地方,那么多的有情人,连小孩子都有大人牵着,就她像单影只地站在这儿。
莫名觉得自己有些凄惨
她自嘲般地笑笑,深刻地反省自己为什么要把那小鬼放去买什么蒸糕。
桥下波光粼粼,白日清澈的河水此刻却像一幅彩画,各色的灯笼映出各色的光,铺满在水面上,好看地紧。璨如没有再随人流移动,而是找了个相对安全的位置静静地看着两岸的世俗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