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舒又沉默了会儿:我妈问我怪不怪她。
魏宇澈心一紧,那你怎么回答的?
实话实说呗。她故作轻松。只是略微打了些折扣。
她虽然没有经历过被人嘲笑你爸妈不要你了这种话,但是在看到其他小孩儿爸妈的时候难免会羡慕,尤其还有个父母爷爷都在家,整天鸡飞狗跳的魏宇澈在身边。
她那时候经常在想,为什么同样在上林,同样在青竹巷,同样是父母很忙,自己爸妈就是聚不到一起呢?
是因为她太懂事,所以他们非常放心,还是因为她本来就不是很重要。
她陷入到怪圈里,钻牛角尖。大人们夸什么,她都会在心里反驳。
我常常会觉得他们很爱我,但有时候又会觉得他们不爱我。梁舒揉了揉眼角的泪,总之就是,我很怪他们的。其实我到现在还是会有些怪,我难过的点也在这里。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想。
我妈二十二岁的时候我就出生了。照年龄看,她得比我外公还要再出息一点儿。之后跟着我爸去他教书的大学,做大学行政。有学历、有编制、有时间,丈夫体贴、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她成了我外公眼里最盼望成为的女孩儿的样子。
魏宇澈没说话,等着她继续。
但是。梁舒哽咽了一下,但是她觉得不该是这样的。
*
梁筠说:我不应该在这样好的年纪成为一个家庭主妇;不应该抛弃我在大学里的所有知识做一份毫不相干的工作;更不应该辜负我的导师,辜负理想,辜负我自己,只当一个我爸眼里、大家眼里的幸福女性。她笑了下,当然,与其说我不应该,不如说
梁筠注视着梁舒,眼睛里闪烁着她无比熟悉的光。
这光,她在镜子里见过很多次。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在第一次刻出满意的作品的时候、在决定重新拿起刻刀的时候。
那是一种勇气和野心,催使着她们奋不顾身往前。
梁筠一字一顿道: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成为谁的附庸,我不甘心碌碌无为,更不甘心让家庭成为评价我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指标。
她辞掉工作,安心备考,做研究。从一个行政老师到考古队一员,没人知道她付出过什么。
日复一日的尝试中梁筠成功了,但那也意味着,她不得不做一个抉择。
一个有关在梁舒和自己之间,必须要舍弃一个的选择。
答案显而易见。
有时候回上林,看着你一次比一次大,又一次比一次跟我疏远。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你是我唯一的女儿,可你都快不认识我了。
我想过放弃,觉得要不然就这样吧,什么事业,什么自己,什么价值的,我回来做一个家庭妇女,安心地教你,看你在我身边一点点长大也挺好的。
可就是有那么一会儿。我不想做梁晟的女儿、李汉声的妻子、梁舒的妈妈了。
我想做梁筠。
*
梁筠经历过的,梁舒也会经历;梁筠面对过的困境,梁舒迟早也会去面对。
换句话来说,梁筠就是她,她就是梁筠。
她理解梁筠追逐自我的选择,可作为女儿,她又不可避免地觉得失落。
这便是梁舒觉得难过的地方。
她是一个自私又卑劣的人,自私地埋怨过为什么梁筠或者李汉声不能为了自己放弃一切,卑劣地盼望着他们遭受挫折变得一无所有而逃回她身边。
梁舒,你看着我。
梁舒闻言抬眼。
魏宇澈一脸正色,轻柔地揩去她又落下的泪珠,郑重道:硬币有正反,事情有两面。谁也不能确保今天的因就可以成就什么样的果。我们不都是在赌吗?
谁没有得过且过过,谁又没有误入歧途过?难道只要跟别人想的不一样的就是错了吗?有担心害怕,有顾虑疑惑就是罪了吗?
我们每个人不是生下来就三观健全、明辨黑白的。梁外公想后辈安稳是对,你想迎难而上就是错了吗?梁阿姨追逐梦想是对,你想念爸妈就是错了吗?用现在的想法去审判以前的自己是大错特错。
你说过,有一个人证明了此路可通,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可以。现在,梁阿姨已经帮你证明了一部分女性,就算是结了婚,做了妈妈,依然可以改变、依然可以选择自己、依然可以野心勃勃。所以魏宇澈眉宇清明,望着她的眼神皎如月光,你也要去做。
无需自责,不要顾忌。从此以后天高海阔,任她选择。
梁舒缄默良久,接着在某个瞬间,她眼中突然闪烁起光,像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洁净动人。
她说:我知道我要刻什么了。
第98章 我很庆幸会喜欢你
目前可以考证传世的竹刻,大部分都是动态的人像罗汉跟静态的风景书法,或者动静两个元素独立或者搭配。比如王新明的海螺罗汉竹根雕,又比如这个,洪建华的竹林七贤笔筒。
梁舒展示着屏幕,放大了图片细节。
她从车站回来之后就躲进了工作室里,连晚饭都是魏宇澈给她强拉出来吃的。对付两口,回房间匆匆洗过澡,就在书桌前坐定。
魏宇澈原本还想表现一把,刮了胡子,喷了香水,躺在床上等她。
梁舒背影岿然不动,伏案专注得很。
他从精神抖擞等到睡意深深,最后实在顶不住睡死过去,没多久猛然被她叫醒。
魏宇澈睡眼惺忪,他看了眼墙上挂钟,时针正指向 2。
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风声凛凛。梁舒盘腿坐在床上,举着平板满脸兴奋。
他揉了揉眼角,打起精神,掀开被子,示意她躺进来。
虽然开了暖气,但梁舒穿的少,甫一进来就像个冰坨子,脚凉得厉害。魏宇澈忙凑过来,将她的脚勾住,用小腿贴着。
他说:竹根跟竹筒不是一个部分吧。
当然。梁舒将东西全放在被子上,头枕在他怀里,说,竹根雕是用来做摆件的,虽要根据形状、纹理来决定雕刻内容,但主办方准备的料子区别基本都不大。跟竹筒比,竹根的发挥空间更大一些,所以每年比赛,十个人里起码有六个都做竹根雕。
比如她,当年获金奖靠的就是一座麻姑献寿图竹根雕。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竹根雕就能在比赛里一往无前,有的人刻笔香筒或屏风照样可以脱颖而出。左右不过是一个概率问题罢了。
魏宇澈懵了:那你是要刻竹根还是竹筒呢?
笨呐。梁舒说,我的重点不在于是竹根还是竹筒,而是内容。
这也是她为什么愁画稿的原因,像她这样的,如果跟那些资历深老十几二十几年的竹人比技巧,肯定是不保险的。
所以她必须要保证内容上足够打动人,最好能让人眼前一亮。
不管是徽商行还是祝寿图,在他们成为竹刻之前,都是图、是画。梁舒说,举个例子,我研究了比赛官网上的公示,也看了那些作品图。我过初赛的屏风,并不是什么技艺大成者,在这一群人里,也只能勉强算个中上水平。可我的分数却在前五,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它的画面内容由我完全独创。竹林七贤也是这样,虽然内核故事耳熟能详,但是七贤面貌如何,背景竹林深浅怎样,都是自己琢磨思考下刀的。
画家不一定可以刻竹,但一个竹人一定会画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有名的竹刻里,出现的女性元素要不就是仕女图、仙姑祝寿,孟母三迁,他们歌颂女性的柔美、繁育,却独独不歌颂女性的热血。
梁舒将一边的本子翻开。
图纸上线条粗狂,简单勾勒,但可以看出是不同年代的一些人,以衣袂或工具相连。每个人物底下都标注着姓名、朝代。
所以我准备用时代感的工具将女性人物串联做内容。从古代到近代,有将军、有皇帝、有诗人、有平民。梁舒眼眸明亮。
这些女性有大义有才情,做出的贡献也不比谁差,却被放大不足,只提美貌,不论功绩,这太不公平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