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对他说这样的话,他也能记好几年。
闻畅心底莫名升起一点心虚。
旁边两个人感叹完好巧后,又开始问一些有的没的,闻畅一概不回答,专心开自己的车。
常琳家离高中并不远,在堵车的情况下也只需要三十多分钟的车程。
国庆刚过去没几天,街道两边的旗帜还没撤下,自带一片肃穆又祥和的氛围。金秋的银杏树叶特意几天没有打扫,两边街道铺了厚厚一层,提醒高楼林立的城市季节的区别。
学校里这个时间没有学生,但两侧的店家依旧开门招客。
不过正好方便了在抢食这方面技能退步的大学生。
不用常琳说,三人直奔校门口的鸡公煲店。
这家店以前人最多,也是他们来的最多的一家,校门口的店面只一个讲究,就是味道,以前放学人多得拿不上号。
作为寿星,常琳为了一洗以前吃不上饭的怨念,豪气地点了四个煲,鸡公煲、鸡翅煲、鸡爪煲、鲜虾煲。
徐锦桓看着桌上的小菜:“点这麽多,吃的完吗?”
常琳一脸傲娇,“那你别管,我生日我最大,吃不完我打包带回去。”
今天店里也有不少客人,加上他们点的数量多,等待时间就相应长了许多。
吃饭的高峰期店里陆陆续续进来客人,闻畅正要给自己倒茶,拿茶壶时余光瞥见对面的店里走出一人,身影和面孔都有些眼熟。
人越走越近,闻畅这才发现是刚刚还在三人口中的林词閑。
第17章
常琳和徐锦桓算不上热心肠却是十足的爱凑热闹和瞎起哄,跟着闻畅回头看见林词閑,自然要把他拉过来一起。
闻畅想到他之前可能说过的话,心虚一阵接一阵的,为了避免常琳二次提起,他迅速道:“我刚刚看你从对面的店出来,你吃过饭了吧。”
林词閑却是摇摇头,“没有。那家店没有位置了。”
闻畅心说这家店也没有位置了呢。
常琳指着自己对面,也就是闻畅旁边的位置道:“那你坐我们这,那没人。一起拼个桌不介意吧?”
林词閑笑着拉过椅子,“得谢谢你们收留我,怎麽会介意呢。”
闻畅做不到抱着椅子不让林词閑屁股落下的事,只能懒洋洋地问,“你怎麽在这儿,家在这儿附近?”
不过他记得学校附近一带都是商业街和普通小区,林词閑家不像是在这儿的人。
“閑着无聊过来随便看看,也有几年没来过这儿了。”林词閑语气很温和,落在他人耳朵里就有种怀念青春的感觉。
常琳简直要站起来和林词閑握手,“看吧!你们瞧瞧!我就说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
常琳平时的朋友都是诸如闻畅一类的,小时候不爱和那些文静乖巧的孩子玩,现在和林词閑聊下来却觉得新鲜。
一顿饭的功夫三人行就变成了四人游。
说是回忆青春,吃完午饭当然要进学校看看。
衡平高中也算历史悠久,师教水平深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考人才、社会栋梁。
相应的校园环境在教育局的资源分配,还有一批又一批杰出毕业生资助下相当不错。
只不过进门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保安大爷尽职尽责地道:“不是本校学生不让进。”
常琳掏出早已準备好的学生证和毕业照,指着身后的人,“大爷,我们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不是毕业的时候还说常回来看看吗,我们现在回来了不能不让进吧。”
因为拍毕业照的时间距今没几年,保安大爷一眼就把面前的人和照片上对上号,只不过他来回扫了几遍都没有看到和林词閑相似的面孔。
“那他呢?也是我们学校的?”保安指着林词閑,“可不能蒙人啊。”
常琳刚想随便说林词閑去韩国整容了,后者站出来道:“不好意思,我没带学生证。不过你可以在学校官网查到我,历年的光荣榜上。”
因为优秀毕业生资助的原因,学校专门在官网开辟了一页记录这些毕业生。同时还有一角留给了光荣榜,可能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曾经登上过这个榜,让这些荣誉不再只属于学生,也属于学校。
保安按照林词閑说的查询,果然在官网上找到了他。
因为没有学生上课,也不怕打扰他人,进来之后四人率先跑到教学楼閑逛。
教室窗户外,三人透过透明玻璃回忆青春。不过…
“天杀的!怎麽把桌椅给换了!我当时都还是铁的,他们怎麽就用上软木的了!大冬天睡觉给我脸冻的都快面瘫了!”常琳愤愤不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