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万历佑明 > 第715页

第715页(1 / 1)

('

“毕竟对于舍我其谁的天子而言,没有需要讨好和不能得罪的势力,天下权贵豪族皆相当于中等人家,只要肯扶持一部分为自己的心腹,同时打击另一部分,就能够做成事,这与治理一个县不同,知县上面有很多能管他的势力,但天子没有。”

太子在升任山东巡按时,戚报国则升任为湖广右布政使,为此两人便再次在南都相遇。

而太子在见到戚报国后,就谈起了自己眼下的为政感悟,且因他和戚报国关系很好,彼此也很信任,便也就毫无保留的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戚报国对此则微微一笑,道:“以眼下的情形来看,殿下似乎倒也不用将来如此辛苦,只因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为陛下铲除了大量荆棘,将来之大明,中土已如一王朝肇建之初,没有多少权贵乡宦,这样也就能让政令通达得多。”

太子听后点了点头。

戚报国则又道:“只是,殿下可能将来面对的天下将不只是中土与周边诸夷,而是整个宇内万方,也就是说,四海之外也得予以统治,这在以往朝代是没有出现过的,也就没有圣君仁主之政可做参考的,而且就算不说如今治域之广,关键是,所面临的百业之新,也需要殿下自己摸索!而难以再按图索骥,譬如,蒸汽机这样的新机器以及连发铳这样的新火器,殿下将来是需要继续扩张还是要着重调整各类行业之权重,皆是需要慎重但又不能不管的事。”

“你说的没错。”

“自从新礼出现后,国朝天子面对的将不是一个旧的世界,而是一个新的世界。”

“而当如何统治好这个新世界,已经不能指望只依靠古人,还得靠今人自己领悟。”

“然则,这已非我一人之责任,你们也要去多多领悟。”

“整个华夏的人都不能再只指望古圣贤能教自己。”

太子这时跟着说道。

戚报国拱手称是。

接着,因红日西沉,淡月上墙,太子也就对戚报国说道:

“天色已晚,不宜久留,我们就此别过吧,只是君去湖广后,当替本宫去看看先太师墓,父皇能有当今之赫赫圣德,他功莫大焉,连带着因他,使得我这个太子将来也不用面对百年积弊。”

戚报国颔首:“放心。”

随后,太子便真的弃船北上,而戚报国乘舟西进。

而太子一到山东后没多久,就的确感受到,自从大量乡宦豪右以“罪犯”的形式被流放海外后,整个山东地方也更好治了许多。

他这个太子,因而可以直接去架阁库查看钱粮户册,而不用考虑乡宦豪族们的感受,甚至也能直接放钱鼓励百姓经商,不用担心因为乡宦豪族的势力垄断了地方商业,而使得百姓不敢经商,以至于官府即便放低息贷款刺激商业发展,也刺激不起来。

连下属的官吏也老实了许多,因为,他们也已经无法再依靠地方乡宦豪族对抗上司。

“一切真如戚报国所说,现在才是政令通达的时候,有点为官一方的感觉了。”

太子因而在这一天也笑着对张蕴生如此说了起来。

第739章 太子改革,戚继光自劾

张蕴生附和着说道:“东翁说的是!”

“但也由此可见,很多事,在权力小的官员面前,是难于登天的事;但同样的事,在权力大的官员面前,则是轻而易举的事。”

“譬如,东翁之前为知县时,因乡宦豪族们控制了地方的人口和产业,使得东翁做任何事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而避免当地民生都受影响,乃至需要所做的事利于他们谋利才能让一些政令推行。”

“但这样的困难,在执政面前皆算不上什么,尤其是对于天子而已。”

“因为没有谁可以考成天子,所以天子不用像地方官一样由于担心考成结果,而不得不配合乡宦豪族,当然,受天子信任的当朝执政也不用担心考成结果,不用配合乡宦豪族。”

张蕴生为让太子多些进取的心思,也就多言了几句,而希望太子可以对权力产生更大的兴趣。

“权力!”

“权力果然还是越大越好!”

太子其实自己也意识到了权力非常大的好处。

而也因此,太子在这时就不由得问道:

“张老,你说,一个县甚至是一个里的风气不正,税赋不均,是不是根源上还是由于权力最高执掌者的疏懒或者昏庸所致?”

“而任何一个贪官和恶吏出现的背后,权力最高执掌者都应该背负一定的责任?”

张蕴生身子一颤:“东翁,老朽不敢言!”

太子则自言起来,道:“国朝是天下之权皆集于天子,天子如不明,纵有贤臣,也无用武之地,好在当今天子圣明无比,只是不知将来储君能否也可以像当今天子一样圣明。”

“东翁勿虑太深,东宫是否能担当将来大任,在天子在东宫诸先生师傅。”

“东翁现在只当考虑如何尽快再获升迁。”

张蕴生忙说道。

太子笑道:“你不是说眼下吏治清明,执政者皆公忠体国之辈吗?既如此,要想升官,自然首要是在于治理好地方,广增人口与粮秣,你应该能猜到,我一直想做什么事。”

“知道。”

“东翁是想必是解决人口隐匿与逃税避税的问题?”

“这也是天子和当朝执政还未大力解决的事,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外扩张和开发以及对内发展新技艺上。”

张蕴生这时笑着回道。

太子点头道:“没错!我正打算解决这事。”

“只要将人口隐匿的问题解决,短时间内,山东就能增加大量人口,使得考成上更好看。”

“而且,这样也能限制汉人为奴的情况,为将来解救大量汉人摆脱奴婢身份打下基础。”

“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以山东巡按御史的身份在山东试点,也能积攒一些经验,将来若能真进步为执政,也能够据此经验,在全国推行解决人口隐匿的政策。”

“东翁说的是,但眼下,东翁需先同抚院商议商议此事。”

张蕴生笑着回道。

太子点了点头:“那我这就与抚院张副宪去信。”

山东巡抚衙门。

一春光明媚的室内。

山东巡抚张文熙在收到太子的信后,当场拍手称快:“很好!真正是后生可畏啊,本朝就需要这样积极于解决积弊的敢于改革者,我新党可谓后继有人也!”

张文熙说着就对自己幕僚吩咐道:“回信于巡按,本院会亲自去见他,商议此事。”

历史上的张文熙就属于敢想敢干的改革派官员,在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期间,他是第一个上疏建议征倭捣巢之策的官员。

南京刑科给事中徐桓所作的《征倭当急捣巢非计乞详审以收胜算疏》里,就附和称赞说,张文熙的策略是治国良策。

只是张文熙的策略并不被当权者喜欢,故后来,他被调去了南京。

毕竟历史上的大明在万历二十年已经是保守派当权,亲政的万历连张居正的变法都不想坚持,哪里会积极外扩?

但无论如何,因为张文熙不是因循守旧之辈,所以,这一世,他很赞同太子的想法。

闲话少叙。

张文熙在接下来不久就在曲阜见到了太子。

如今的曲阜已经不再是孔家的曲阜,也因此,曲阜比之前更富庶了不少。

毕竟,曲阜地方最大也最久远的寄生虫被铲除了。

曲阜的百姓自然可以积攒下更多生产资料,也就有更多的余财去投资经营各类产业,也就让曲阜在人口数量增长与商铺数量增长方面,冠绝山东。

所以,太子和张文熙在曲阜会面时,就可以看到曲阜地界云集有大量商铺楼阁还有学校,整个曲阜城的街道也是摩肩接踵。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不得不承认,庄子的话是有些道理的,尊圣可以,而因此尊圣之后裔反不利达成圣人本义。”

张文熙还因此在见到太子时如此感慨了几句。

太子笑道:“没错,要不是这次查矿,让许多乡贤离开了中土,晚生也不敢有清查山东人口之意。”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