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公说的是。”
“吾不如公公也!”
赵南星跟着附和了一句,然后看向顾宪成:
“叔时,我素先生等暴毙之事到底真相是什么,别人可以不问,但我们不能不问,不然如何算得上是朋友呢?”
“是啊,陛下都下旨让锦衣卫严查,陛下尚且都把我素先生放在心上,我们难道就真的就这么冷血,让他们就这么白白死了吗?”
钱一本跟着问了一句。
孟养浩也跟着说:“这的确是非朋友之道,今日我们不问我素先生之死因,他日我们若如此,谁来问我们?”
顾宪成看着这三人,知道自己不说会失士林人心,一时也只得叹气说:
“也罢,此时吾倒也的确知道。”
“是谁?”
赵南星忙问道。
张鲸也挺直了胸膛,凝神听了起来。
顾宪成道:“东泉先生!”
“他为何这么做?”
钱一本这时忙问了一句。
顾宪成道:“东泉先生本意是好的,是怕奸党借楚王谋逆与吴公之事兴大案,列党禁,就想着,先让已上本为吴公说话的同仁永远闭嘴,这也是为了天下士林安宁嘛!”
“叔时真是糊涂。”
这时,孟养浩说了一句,就道:“这种事怎么能知情不报呢?”
赵南星则问顾宪成:“叔时如何知道的?”
顾宪成道:“东泉先生希望我不要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名望深究此事,故坦诚告之于吾,去缅甸的梅州先生可以佐证。”
“这石东泉真是心坏的很!昔日认购劵的事,他就表里不一,如今竟做出阴狠卑鄙之事,倒也不奇怪!”
钱一本这时不由得批判起来石星来。
赵南星也跟着道:“他还小视天子,以为天子不会因为自己厌恶的臣子暴毙就不会多问,就敢如此做!可事实上,陛下可比他更有情义的多!”
赵南星说着就指责顾宪成说:“叔时也明显是因为门户私计蒙了心智,对天子没有一个公正的看待,以至于,也觉得天子不会问,可事实上,天子一直是真的在把天下子民当人,如没有因为李植之事败露,而大搞冤假错案;也没有因为李三才之事罗织他人、大搞党禁!所以,天子怎么会真的坐实安、岳等公被毒杀而不问?”
“所以,我才说叔时糊涂!”
“这种事居然知而不报,是不把安、岳等公当朋友吗,还是不顾事实的把陛下当昏君,为了表面上的士林安宁,不惜对奸人遮掩。”
孟养浩跟着说起顾宪成来。
顾宪成红了脸,一口气堵在胸口半天下不去,只突然站起身来,怒视着赵南星和孟养浩。
明明自辱的是他们,如今被批评的却成了自己,这让顾宪成如何受得了?
张鲸见顾宪成突然站起来就忙问他:“叔时这是怎么了?”
接着,张鲸就劝了一句:“朋友之间,难免有逆耳之言,别在意。”
顾宪成这才堆砌生硬的笑容来:“诸君说的是,在这件事上,我是有过错,是对不起安、岳等公。”
“叔时也不必太自责,其实我等也没有高风亮节到哪里去,如近溪先生言,门户私计太重,以至于只顾着庇护同门,没在乎是非,才有了今日这般处境,被圣明天子关到诏狱上了一课。”
“叔时不妨自己上本向这事实情告知于天子,他石东泉虽位尊侍郎,想必以天子之明,也不会偏袒他,如此也算对得起安、岳等公了。”
钱一本这时也劝起顾宪成来。
顾宪成讪笑了笑,然后道:“启新说的是,吾会上本伸张此事的。”
“如此就好。”
钱一本笑着道。
顾宪成则在这时转移话题,出来指着自己东林堂的一对楹联说:
“适才启新提到诏狱里被上了一课,吾也久闻当今天子好令大儒在里面讲课,针砭时弊,只不知可与我东林堂意一致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鲸这时先出来念了起来,然后说道:“我倒是知道这事的,如果这东林党能同诏狱一样,准异论出现,且先明确自己非德行完美之人,愿意更正自己观点,倒是目的一致。”
顾宪成听张鲸这么说就脸色寡欢起来。
当晚。
张鲸就立即让人送了密报进京,告知朱翊钧,毒杀安希范、岳元声等的人是谁。
顾宪成自己也写好了揭发此事的本,却在交给自己弟弟顾允成派人送进京时,又踌躇起来。
顾允成便问道:“兄长在犹豫什么?”
“这本一上,我的声名亦将大损也!”
“将来天下人迟早都会知道,我顾宪成是因赵、钱等人相劝,还是一内宦相劝,才尽了朋友之义,如此我的声望将大跌,而反倒是天子将声望大增,这样的话,我将来还怎么再入朝廷左右人主?”
顾宪成说道。
顾允成点头道:“赵梦白、钱启新进诏狱一趟,一下子就变了个人似的,这才让兄长进退维谷,不得不自损声望,说来还是今上实在是太聪明!”
“是啊!”
“而我更担心的是,申时行等所主张的圣意即天意、人主即人圣的观点,真为天下人接受,如此人主与人圣就不能分,就不能如泰西之国,人主理庶政,人圣明礼法。”
顾宪成又说道。
顾宪成受这个时代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思想影响,一直是想让政教分离的,即人主和人圣相对独立,甚至最好是人圣控制人主。
而他则成为那个人圣。
但顾宪成现在越发觉得这个很难,连士林内部的君子们都对他并不怎么诚服。
顾允成这时颔首,没有多说什么。
顾宪成这里还是把揭发石星的本给了顾允成:“还是呈上去吧,以免有人主动献媚天子,使我顾家遭祸。”
“好!”
多日后。
朱翊钧的确先后收到了三份揭发石星的密报,一份是张鲸递送的,一份是顾宪成递送的,还有一份是赵南星递送的。
朱翊钧在拿到赵南星的密报后笑了笑,便对张岳吩咐说:“这赵南星还是想进步的,让吏部找个机会起复他!”
第508章 绞杀石星,通缩问题
转眼已是万历十五年三月,春和景明,阳光明媚,暖风让大明京师彻底褪去了厚实的白氅。
人人也都精神抖擞了许多,达官显贵与市井百姓,出城郊游的更是不少。
石星这一天也来到城外别苑,偷得了浮生一日,恣意放纵了一番。
不过待到第二日,他还是回了城,去了户部。
石星之所以来户部,是因为这一天是发俸的日子。
万历即位以后,对官僚们而言,最值得他们心里称道的事就是皇帝一直没短少他们的俸禄,也没有用胡椒苏木、宝钞来充数,基本上都是折成银元,且俸禄都增加了不少,让他们一直觉得没白给朝廷打工,日子也就都过得比较悠闲。
“怎么今年改发本色了?”
但石星在户部领银后就发现自己的俸禄变成了本色,即粮食。
发俸的户部左侍郎吕坤这时说道:“本色还不好吗?”
石星争辩道:“谁不知道如今天下缺银钱,故银贵谷贱,所以最初银元出来后没多久一两银元就可折粮食二石,现在一两银元可折粮食三石,如今依旧有此趋势,银越来越贵,谷越来越贱,你们直接发本色,不就相当于克扣我们俸禄吗?!”
石星这么一说,吕坤就反驳道:“按成例,本就该发本色,折色只是一时短粮而不得已之举,发足本色,哪里就说得上克扣?”
吕坤说着又问:“再说,亏公也知道现在银贵谷贱,百姓缺银元用于交易,以至于不得不用更多粮食换银元易货,或因粮越发不值价,而抛荒严重,宁进城打工赚银,既然百姓缺银,我等官僚为何要与民争利,却争更多银元进自己私房,如此岂是爱民之道?” ', ' ')